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动态热力学分析方法(DMA),研究了联苯液晶聚氨酯(DLCP)/环氧树脂(E-51)固化体系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力学损耗因子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通过改变振动频率求出链段运动的活化能并探讨聚合物分子链段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DLCP可降低材料的内耗,提高材料的Tg。加入质量分数5%的DLCP,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可达2 700 MPa,Tg比纯树脂提高10~30℃。  相似文献   

2.
轮胎橡胶材料动态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德国 GABO公司500N EPLEXOR动态粘弹谱仪在拉伸和剪切模式下对轮胎橡胶材料进行温度/频率扫描,研究结果表明,在动态温度/频率扫描情况下,频率一定,随着温度升高,胶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逐渐降低;而当温度固定时,随着扫描频率加快,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的整体变化趋势是上升的。此外,在移位因子拟合时,Gauss拟合移位因子的准确度比WLF方程拟合移位因子的准确度更高,WLF方程在高温区拟合效果比低温区更佳,并且采用Gauss拟合的移位因子拓宽得到的胶料粘弹主曲线频率范围与DMA测试仪自动拓展的胶料粘弹主曲线的频率范围相比更宽。  相似文献   

3.
盛柏松 《橡胶科技》2017,15(6):22-24
介绍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A)仪的原理、应用和测试影响因素,从DMA数学模型分析储能模量、损耗模量、损耗因子偏差的原因。分析测试条件、氢键、并用胶对胶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动态力学性能优化方案,推荐使用交联型白炭黑超级偶联剂SCBD。建议分析胶料动态力学性能时注意偏差,避免误判。  相似文献   

4.
以聚磷酸铵(APP)作为阻燃剂,用挤出成型法制备具有阻燃性的PE基木塑复合材料.研究APP含量对木塑复合材料的静态力学性能以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静态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加入APP的木塑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比未加入APP的木塑复合材料有所增加,当APP质量含量为16%时,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6.94 MPa和13.38 kJ/m2;动态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APP含量的木塑复合材料在60.2~70.4℃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松弛,当温度低于松弛温度时,木塑复合材料的存储模量(E')较大,而温度高于松弛温度时,木塑复合材料的存储模量明显减小;随着APP含量增加,木塑复合材料的损耗模量(E〃)和损耗因子(tanδ)均先降低然后升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MA)仪在拉伸和剪切模式下对轮胎胶料进行频率扫描。结果表明,一定频率下,随着温度升高,胶料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逐渐降低;而当温度固定时,随着扫描频率加快,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的整体变化趋势是上升的。此外,在移位因子拟合时,Gauss方程拟合移位因子的准确度比WLF方程更高,WLF方程在高温区拟合效果比低温区更佳,并且采用Gauss方程拟合的移位因子拓宽得到的胶料DMA曲线频率范围与DMA仪的频率范围相比更宽。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分析纺丝温度对涤纶工业丝动态粘弹性的影响,研究了纤维储能模量(E')、损耗模量(E″)及损耗因子(Tanδ)的温度依赖性。结果表明:纺丝温度300℃,涤纶工业丝初生纤维取向及结晶几率低,链段运动能力强,经后拉伸可有效提高纤维强度;在玻璃化转变温度范围内,E',E″及Tanδ均出现极大值,随温度升高,E'及E″下降,在120℃左右E'和E″再次升高,140℃左右则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7.
将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接入多乙烯基硅油制得含DOPO的多乙烯基硅油,并用于白炭黑的改性.以苯基硅橡胶为基料,添加改性白炭黑制得具有超分子作用的硅橡胶阻尼材料.研究了阻尼材料在温度、频率、振幅多参数环境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材料的储能模量随着频率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氯化顺丁橡胶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邓涛  王伟  赵树高 《橡胶工业》2005,52(12):725-727
应用RPA2000型橡胶加工分析仪研究氯化顺丁橡胶(CBR)的动态力学性能,并与BR和CR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CBR硫化胶的储能剪切模量(G′)大=FBR,损耗因子(tanδ)小于BR和CR;在试验频率范围内,CBR硫化胶的G′大于BR和CR,tanδ小于CR和BR(高频下);在试验应变范围内,CBR硫化胶的G′大于BR和CR,tanδ与BR相差不大但小于CR。  相似文献   

9.
利用氯化聚乙烯(CPE)、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AO 2246)和三维卷曲七孔中空涤纶纤维(SHPF)分别制备了CPE-AO 2246和SHPF/CPE-AO 2246一系列的阻尼复合材料;通过DMA和HD026NE电子织物强力仪等仪器对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和静态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经热压硫化的CPE-AO 2246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在低温平台区出现了增加,并且平台区向高温方向转移,尤其是经高温热压的出现了大幅增加,损耗模量的损耗峰值也出现了较大的提高,材料的强刚性获得了一定的改善;随纤维的加入,CPE-AO 2246的储能模量平台区向高温方向偏移,储能模量峰值出现了大幅增加,且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的峰值随纤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材料的拉伸应力随纤维的增加而增加,而拉伸应变正好相反,这为SHPF/CPE-AO2246复合材料进入工程应用提供了性能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与4,4′-双(仲丁基氨基)-二苯基甲烷为硬段、以聚氧化丙烯多元醇(PPG)为软段,采用半预聚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硬段含量的聚氨酯脲弹性体。通过静态力学性能测试、动态力学分析等研究手段,考察了硬段含量对聚氨酯脲弹性体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50%硬段含量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室温附近(15~30℃),且具有较高的阻尼因子峰值(tanδmax)、较宽的阻尼温域;随着硬段含量的升高,弹性体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逐渐升高,tanδmax降低,Tg向高温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1.
PU/P(MMA-co-MAH)/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勇军  付丽华  黎婕  贾德民 《橡胶工业》2006,53(12):709-714
将插层纳米复合技术与互穿网络共混技术相结合,通过同步插层聚合法制备PU/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P(MMA-co-MAH)]/有机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试验结果表明,PU/P(MMA-co-MAH)/OMMT纳米复合材料为剥离/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各项物理性能较优;其优化制备条件是:过氧化苯甲酰,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酯、OMMT和MAH在单体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8,0.02,0.05和0.05,PU/PMMA共混比为60/40;亚甲基双邻氯苯胺因数为0.8。  相似文献   

12.
陈宇宏 《橡胶工业》2002,49(8):474-476
探讨异氰酸酯、扩链剂、交联剂和聚合工艺对高性能透明PU复印机刮板物理性能、工艺性能和透明性的影响。试验确定 ,以聚四亚甲基醚二元醇 (PTMEG)为主体材料 ,异氰酸酯选用 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 ,扩链剂选用 1,4 丁二醇 (1,4 BDO) ,交联剂选用三羟基丙烷 (TMP) ,按PTMEG/MDI/(BDO TMP) (其中BDO/TMP摩尔比为 6 5∶1)摩尔比为 1∶2∶1、预聚反应条件为 (70~ 80 )℃× 0 5h、扩链反应条件为 (12 5~ 13 0 )℃× 1h聚合PU浇注料 ,利用离心浇注成型法制备出透明PU弹性体 ,经机加工可以制得透明性和物理性能好的复印机刮板  相似文献   

13.
OMMT/PU/HTV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月辉  杨淼  温绍国  王麒  奚征 《橡胶工业》2008,55(10):588-591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钠基蒙脱土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有机蒙脱土(OMMT)/PU/热硫化(HTV)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HTV硅橡胶相比,OMMT/PU/HTV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当OMMT/PU用量为2份时,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
邹明清  张海 《轮胎工业》2009,29(2):67-70
介绍国内外PU翻新轮胎技术的发展概况,分析几种PU翻新轮胎技术(包括PU直接浇注法和PU/橡胶复合预硫化胎面).重点阐述PU/橡胶复合预硫化胎面技术方案、工艺流程、技术关键点以及该技术与现有橡胶预硫化胎面技术对比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PVC/PU共混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将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助剂进行高速混合,然后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的体熔融共混。测试其拉伸性能及流变性能,确定共混的工艺条件,和加工条件。综合试验的结果,找出增韧性较好的最佳合金配比。另外,在聚合物中加入少量的CaCO3,即降低了成本,同时又提高了聚合物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软包装用聚氨酯胶黏剂发展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软包装及所用聚氨酯(PU)复膜胶的迅猛发展历程.分别介绍了溶剂PU胶黏剂、醇溶PU胶黏剂、无溶剂PU胶黏剂和水性PU(WPU)胶黏剂的发展概况及其优缺点.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PU复膜胶由溶剂型逐步向无溶剂、水性方向发展.还介绍了将丙烯酸酯基团引入WPU主链以降低成本、改进某种性能、引人双键等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聚氨酯弹性地坪涂料的制备工艺,列举了该涂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测试结果。着重讨论了环氧树脂、弹性预聚物的各组分(线型聚醚、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预聚物的RNCOOH的控制及配漆时,NC0/0H当量比等因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型高分子量聚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介绍了用于软泡、高回弹泡沫和弹性体的各种高分子量聚醚。详细介绍了阿科(Arco)公司最新开发的Acclaim聚醚它具有极低的不饱和度和很高的相对分子质量,用于制备MDI/丁二醇型浇注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性和机械性能均获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邓华  罗权焜  陈焜盛 《橡胶工业》2008,55(12):730-733
研究CR/PU并用比、硫黄用量、炭黑品种和用量及增塑剂品种对CR/PU并用胶物理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并用胶优化配方.CR/PU并用胶的优化配方为:CR 80,PU 20,炭黑N220 30,硬脂酸锌 1,氧化镁 4,古马隆树脂5,硫黄2,促进剂DM 3.促进剂M 3.该配方并用胶的综合物理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用离型纸法生产PU/PVC复合人造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PVC人造革的品种和生产方法的分类及PU/PVC人造革的发展状况,重点阐述了PU/PVC复合人造革的特点、生产原料及配方、主要生产设备及其作用、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