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冶金》2006,16(3):51-52
2006年1月14日,我国用于物理测试试样加工的专用设备研发基地在齐齐哈尔华工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落成。  相似文献   

2.
江南  刘毅敏 《柳钢科技》2004,(1):50-50,41
柳钢中(厚)板出厂前性能检验的试样加工,是70年代初按柳钢当时的生产能力水平设计的,主要的加工装备都是普通的金工机床:B665牛头刨、X60(W)铣床以及圆(弓)字锯等,随着柳钢中板厂年产量从10多万吨发展到近100万吨,原有的工艺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2002年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物检冲击试样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加工工艺路线,解决了冲击试样加工中质量难以控制、工效低等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戴英吕 《株冶科技》1996,24(4):68-70
文章叙述了近年来对粗铅试样加工的设备和工艺技术等方面所进行的试验研制工作,由于剪切机的研制成功,改变了以往靠人工手剪的传统加工方法,文章还分析了应用剪切机加工试样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5.
刘广彪  赵志 《有色矿冶》2012,28(3):56-57,61
烧结机出口台车合同数量较大,其端面及孔通常需要利用镗床来加工。这样将会占用大量的镗床设备,探讨了利用现场闲置设备,增加丝杠、丝母、定位块、调整装置等件,来完成台车的端面及孔的加工,从而缓解镗床的压力,并且由于是双面铣削,不仅保证了加工精度,而且提高了效率,符合现代化生产的需求。通过现场的反馈,台车加工用组合机床的设计和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6m立车改造     
本文简单介绍6m立车改造,以及改造后设备的主要结构特点及加工范围,通过采用交流伺服系统和PLC控制,由仿形随动系统控制进给,精确完成产品加工。通过整体技术改造,扩宽了机床加工范围,提高了机床运行的可靠性、可调性和灵活性,提高了机床工作效率,提高了加工质量,达到了简化结构、减少维护工作量,降低能耗的目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马凤祥 《南钢科技》2002,(3):20-21,25
阐述我厂螺纹钢轧辊月牙槽加工机床从控制系统的首次运用,到创新改造成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过程。说明了数控技术在机床加工中发展迅速,加工效率和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8.
文中采用高速动态加工技术,探究对高牌号硅钢拉伸试样加工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采用基于曲面响应曲面法设计试验,建立了预测模型,运用方差分析法检验模型,结合高速动态加工理论分析加工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主轴转速及其平方项对加工面粗糙度影响最大,其次是轴向切深,最后是每齿进给量及其与主轴转速的交互作用,建立的加工面预测模型精确度较高,为实际的加工生产提供参考。可根据实际加工条件运用响应曲面设计,结合动态加工理论,应用于其他材料拉伸试样的高效加工。  相似文献   

9.
李惠萍 《山西冶金》2004,27(1):3-4,3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速切削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精密机床、高速数控机床的运用,可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并且能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机床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
唐文新 《四川冶金》1998,20(2):43-48,64
论述了我国厂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利用现有装备改装设计的组合机床,在加工质量和经济效果上,都满足了大大超过其加工能力的大型件、工艺复杂和装夹困难的畸形件等的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创新优化,编制合理可行的加工工艺,成功的解决Φ650轧机升降台8m大梁加工中的技术难题就是一个实例。组合机床的设计运用缩短了加工工期,保证了一轧改造工程的安装需要。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也为加工其他的大难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钛在海水中的阴极充氢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H型双面电解槽,采用双面电解充氢法对海水中自然表面钛片进行恒电流电解充氢,研究了钛在海水中的阴极充氢过程。用X-射线衍射法对充氢后碎裂钛片进行检测,同时探讨了试样厚度、充氢电流密度和阳极氧化电位对于氢渗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膜是氢渗过程的控制因素:试样厚度增加,氢氧化峰值电流和峰值电流出现时间增加:峰值电流随充氢电流密度和B面氧化电位升高而增大,而峰值电流出现时间随充氢电流密度和B面氧化电位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环孔型加工机床是高速二辊二线孔型轧管机轧辊加工的专用设备。上海第二铜管厂详细分析对比了机械加工,电解加工,电脉冲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多种方案,最后选用电脉冲技术并解决了四大技术关键,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数控双钼丝电火花线切割环孔型轧辊加工机床,填补了我国在长行程环孔型轧辊加工上的空白。该加工机床的特色是: 1.采用了双钼丝,高丝架,三座标,  相似文献   

13.
忻栋 《特钢技术》2006,11(1):35-37
通过现场过程控制的调查和分析,对试样加工、试样热处理、洛氏硬度测试等相关环节提出了技术整改方案并作了对比试验验证。试验表明可疑数据与试样加工形状尺寸、试样热处理对中性、试样洛氏硬度试验送样装置对试样距离控制和各环节的规范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线切割机床的加工原理,分析了电参数在生产中的合理选配。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机床不具备断丝保护功能,断丝发生时,模具加工表面会产生过多的电蚀烧灼痕,影响模具制作的表面质量。现对该机床电气作部分改进,增设断丝和抖丝的保护装置,有利用模具加工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单刀片刀具加工,受限于刀具强度、寿命等因素,机床功率只能发挥20%~50%,机床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双刀片刀具的应用,可达到双刀架的效果,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提高了加工效率。双刀片刀具通过双刀片同时切削,同等情况下,明显的提高了切削深度,有效提高了机床功率利用率,加工效率提高70%~90%。在机床功率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应用于双刀架机床,实现四个刀片同时切削,可进一步提升双刀架机床的加工效率。对于加工余量较大的粗加工,双刀片刀具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钢铁企业的产品(坯),其性能(质量)检验前的试样,大多数都必须经机械加工。近年来,由常用的机械加工的设备如:车、铣、刨、磨、锯,逐步发展到使用一些专用设备如:板材拉伸、冷弯试样用双面铣床,冲击试样的切取用铣床(单刀、多刀)、开“V”型缺口用拉床等。技术中心检测室结合钢材产品(坯)在生产现场切取下来的坯样情况,通过改进工装夹具,充分发挥G4250带锯床的锯口窄、切削力小而平稳、操作简便、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在机修厂的生产过程中,往往遇到不少蜗轮蜗杆的加工,但加工车间没有专门加工蜗轮的机床。为满足生产需要和减少水钢资金外流,我们采用滚齿机加工蜗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硬度轧辊加工困难的现状,阐述了刀具、工艺、机床等因素对轧辊加工的影响,提出了如何合理应用PCBN刀具、选用机床。  相似文献   

20.
准确检测加工带来的残余应力,确保疲劳试样符合标准要求,对测定钛合金的疲劳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对目前常用的残余应力的测试分析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适合钛合金疲劳试样残余应力测试的技术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法是目前最合适的钛合金疲劳试样残余应力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