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鹏 《贵金属》2018,39(1):130-155
采用亚硫酸盐体系在铜基材表面进行Au-Cu-Ni合金的电镀,研究了镀液中铜、镍浓度与镀层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镀液中铜、镍浓度较高时,Au-Cu-Ni合金镀层中的铜、镍含量也会增加。用金、铜和镍浓度分别为20、0.7和3.5 g/L的镀液电镀得到的Au-10.35Cu-2.50Ni合金镀层显微硬度(HV0.025)达到297,电阻率1.84,镀层光亮致密,耐腐蚀性好。镀层磨损量小,接触电阻变化值小且稳定,可满足高导电要求的滑动电连接器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C、Si、Mn、Cu对中锰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湿砂铸型浇注中锰球墨铸铁,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C、Si、Mn、Cu对中锰球墨铸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锰球墨铸铁的铸态组织为奥氏体+碳化物+球状石墨,扫描照片中可见有大量细小均匀的韧窝。中碳、高硅、中锰和低铜有利于提高中锰球墨铸铁的硬度;低碳、高硅、中锰和中铜有利于提高其冲击韧度;低碳、中硅、低锰和低铜有利于提高其耐磨性。新开发的中锰球墨铸铁的硬度、冲击韧度和耐磨性远高于目前生产排沙潜水泵过流部件中所使用材料的各项性能,使用寿命是其2倍左右。  相似文献   

3.
由于镍电解液中铜浓度低(0.53 g/L)、镍浓度高(75 g/L),因此,很难从镍电解液中分离除去铜。采用硫化锰(MnS)除去镍电解液中的铜。结果表明:在MnS用量为理论量D_(t,MnS)(D_(t,MnS)=0.74 g)的1.4倍、pH值为4~5、温度高于60℃时反应至少60 min后,电解液中铜浓度ρ(Cu)从530 mg/L降低至3 mg/L,渣中铜、镍质量比R_(Cu/Ni)达到15以上。采用氧化法可将新产生的除铜后液中锰浓度ρ(Mn)降低至3 mg/L。除铜后液中铜、锰浓度,渣中铜、镍质量比均能满足生产要求。因此,硫化锰是一种高效除铜剂。  相似文献   

4.
用光学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显微硬度计,研究了以锰代镍对低碳高合金钢的组织影响。利用MLD-10型冲击磨损试验机(在铁矿石酸性矿浆中,冲击功为2.7 J条件下)研究了以锰代镍对低碳高合金钢冲击腐蚀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镍低碳高合金钢无论退火态还是淬火回火态,其组织均为单相板条马氏体;而以锰代镍低碳高合金钢退火态组织为上贝氏体+屈氏体,淬火回火态得到单相板条马氏体。以锰代镍低碳高合金钢的冲击腐蚀磨损机制与加镍低碳高合金钢大致相同,即短时间内为显微切削和多次塑性变形和一定的腐蚀磨损,长时间后变成疲劳剥层为主,兼有切削、多次塑变和一定的腐蚀磨损。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铜铁焊条、镍铜焊条,运用电弧冷焊工艺对灰铸铁进行焊接试验,研究了其焊后接头的金相组织、硬度。结果表明,用所研制铜铁焊条、镍铜焊条进行铸铁补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分离回收钴镍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新型的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分离回收钴镍锰的工艺.该工艺采用物理擦洗-稀酸搅拌浸出的方法分离集流体与活性物质,采用H2SO4+H2O2为浸出剂对活性物质进行浸出,然后采用黄钠铁矾法去除浸出液中的铁,再采用N902萃取分离铜,通过水解沉淀法除铝,最后采用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镍钴锰碳酸盐前躯体.结果表明:最优浸出条件为液固比10:1、H2SO4浓度2.5 mol/L、H2O2加入量2.0 mL/g(粉料)、温度85℃、浸出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钴、镍和锰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7%、98%和96%;除去浸出液中的铁、铜和铝后,钴、镍和锰的损失率分别为1.5%、0.57%和4.56%;总体来说,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钴、镍和锰的回收率均可以达到95%.  相似文献   

7.
马永杰 《热加工工艺》2006,35(1):54-54,57
根据不同的合金元素对球墨铸铁基体组织的影响,将锰、钼、镍和铜的含量合理搭配,以岩石为冷却介质,在连续冷却过程中获得了性能较好的奥氏体-贝氏体型球墨铸铁,硬度可达33~48HRC,冲击韧度26-48J/cm^2。  相似文献   

8.
以普通亮镍镀液为基础,分别制备亮镍和镍镧镀层表面及截面试样,用显微硬度计观察表面、断面组织并测定硬度,随着镧含量的增加,镀层硬度发生变化,当LaC l3.7H2O达到5 g/L时,镀层硬度最高为475HV,比亮镍镀层高77HV。在万能外圆磨床上进行内圆磨削试验,计算金刚石工具的磨削比,比较了稀土改善亮镍镀层的能力,添加镧的亮镍镀层工具胎体耐磨性提高,因此工具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在镀液中添加稀土可以提高亮镍镀层的硬度和金刚石工具的磨削比。  相似文献   

9.
大洋多金属锰结核酸浸贵液中铁锰元素的脱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大洋多金属锰结核酸浸贵液中铁锰元素与铜、钴、镍有价金属的分离。根据溶液所含金属的特点,选用可以回收利用的MnO2作为Fe2 的氧化剂先将Fe2 氧化为Fe3 ;采用黄铵铁矾法与Fe(OH)3相结合的二步法除铁工艺,并对溶液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操作参数进行优化,铁的沉淀率达到99.8%,净化后溶液中含铁量低于0.01 g/L,钴、铜、镍、锰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9.5%、93.3%、99.6%、99.3%;硫化沉淀分离锰和铜、钴、镍过程中,硫化钠适宜用量为理论用量的4.5倍,适宜pH值4.5,适宜温度80℃,沉淀时间1 h,铜、钴、镍的沉淀率在99%左右,而锰的沉淀率仅为0.46%。  相似文献   

10.
以NiCl2.6H2O和MnCl2.4H2O为主盐,分别与(NH4)2C2O4.H2O、NaOH和Na2CO3.10H2O经室温固相合成相应的镍锰化合物,然后分别在400、300、500℃温度下煅烧分解3 h得到镍锰氧化物。结合已知的热力学数据,对室温固相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和焓变进行计算,从热力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的反应类型对产物结构的影响。采用DSC-TGA、XRD等方法对煅烧分解过程、氧化物的物相和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镍锰草酸盐分解得到NiMn2O4和MnNi2O4;镍锰氢氧化物分解只得到MnNiO3;镍锰碳酸盐分解得到NiMn2O4、MnNi2O4和MnNiO3。镍锰氧化物粒径依次增大的顺序为:镍锰氢氧化物、镍锰草酸盐、镍锰碳酸盐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螺旋浆是舰船的关键部件,当前国内外制造螺旋浆的材料主要有锰黄铜和铝青铜等,高锰铝青铜是在铜一铝二元合金中添加大量的锰和适量的铁、镍的一种铜合  相似文献   

12.
《焊接》1971,(8)
随着我国冶金、化工、石油等工业的发展,极低温材料的应用愈来愈多。目前,深冷设备仍耗用大量的不锈钢、铜、铝等贵重材料。因此,研制无铬镍的极低温用钢具有重大意义。鞍钢工人阶级遵照毛主席“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教导,创造了具有我国特色的20锰23铝单相奥氏体无磁性钢,并在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先后进行了四次焊接容器“土法”低温(—196℃)爆破实验。实验表明:20锰23铝钢综合性能良好。和不锈钢比,其强度高,韧性、塑性和延性好,而可加工性、焊接工艺性则和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相仿。该钢热轧状态可以满足—196℃极低温用钢的要求,可以代替铬镍不锈钢、铜、铝用于制造极低温容器的设备。该钢还适合制造抗磁设备。  相似文献   

13.
利用脉冲等离子爆炸轰击对紫铜、碳化钨铜、铍镍铜、铍钴铜、铬铜和铬锆铜进行了表面处理,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表面形貌和物相变化,并测量了表面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处理后各样品表面均出现微量的W和W2N,以及较为明显的炭黑。样品接地轰击一次时表面硬度明显下降,多次轰击后硬度有所提高,但与基体硬度相差不大,且重熔形成的熔瘤使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样品不接地时比接地时硬度明显提高,且高于基体硬度。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高锰酸钾电位滴定测定锰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合金中测定锰的条件.结果表明:在焦磷酸钠介质中,采用Pt指示电极和Ag参比电极指示滴定终点,用KMnO_4溶液滴定Mn(Ⅱ)为Mn(Ⅲ),测定6.00~30.00 mg Mn,相对误差≤±0.33%,加标准回收率在99.60%~100.40%.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和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终点敏锐,已应用于锰质量分数为7%~98%的银、铜、镍、锰等合金中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在塑料烧杯中,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铝合金试样并以硝酸酸化,采用同一份试样溶液连续测定硅、铁、铜、镁、锰、铬、钛、镍元素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结果准确。使用这种方法分析,不但可减少试剂用量,而且提高了分析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奥氏体镍铸铁在高温浓苛性碱中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三十年代国外已有了奥氏体镍铸铁。这种材料具有许多特殊性能,且铸造性能良好,在工业上特别是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因而近年又有较大发展。国内对耐碱材料研究较少,许多场合都用不锈耐酸钢代替,使用效果不佳。为扩大耐碱材料选材范围,本文研究了奥氏体镍铸铁的耐碱腐蚀性能;考察了合金元素镍、铜、锰以及石墨形态对铸铁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用电化学方法讨论了耐腐蚀机制。  相似文献   

17.
铜对高硼铁基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硼铁基合金中由于硼的存在,加入的锰、铬等用来增加淬透性的元素大部分形成了硼化物,影响了材料的淬透性。而且由于高硼铁基合金中的硼化物导热性能不好,也会影响到材料的淬透性。本文通过添加铜来研究其提高材料淬透性的效果。铜在钢中的作用与镍类似,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含量适当时可以提高钢的冲击韧度。在硼钢中,铜的加入可以提高硼在钢中的溶解度,从而可以改善硼钢晶间硼化物的形态,提高钢的力学性能。在高硼铁基合金中,铜不与硼反应,而且不溶于硼化物中,可以充分发挥其增加淬透性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铜可以有效的增加高硼铁基合金的淬透性,并且可以提高其冲击韧度。  相似文献   

18.
减振性能优良的铜系形状记忆合金日本东北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吸振和降噪性能优良的孪晶型减振合金,这种减振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铜-铝-锰系合金,其抗拉强度也很高,而且减振性能较之传统形状记忆合金约高1.5倍以上。这种铜-铝-锰合金能够经受80%以上的冷加工变形率,而传统的镍一钛系和铜系形状记忆合金只能承爱20%-30%的轧制加工就会产生破裂。  相似文献   

19.
试样用硝酸分解 ,在同一试液中分取分别采用碘量法分析铜、原子吸收法分析镍、银 ,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 ,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与工业用的成分相近的铝-锌-镁合金当加入铜、铬和锰时,对淬火敏感性的影响,以及在缓冷淬火时机械性能的损失。缓冷淬火时硬度的变化是用乔米尼(Jominy)试验方法~*进行的,伴随的显微组织变化是用光学与电子显微镜检查的。在简单的三元合金中,很少或没有观察到淬火敏感性,但是当含有铜、铬和锰时,在含2.5%镁的合金中(不是含1%镁的那一种)发现了淬火敏感性。铬的作用最明显,其次是锰和铜。显微组织表明,淬火敏感性的作用归因于缓冷时溶质原子以非共格形式析出,这样析出对于随后的时效硬化没有帮助。为了解释淬火敏感性对成分的依赖性,作者提出了模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