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某1000MW汽轮发电机组轴承载荷灵敏度计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是一个多支撑结构,轴系中任一轴承标高的变化都将影响所有轴承的载荷分配,因此研究轴承栽荷灵敏度对机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利用传递矩阵法计算了某1 000 MW机组轴系扬度曲线及轴承载荷与灵敏度,对比分析了计算扬度曲线与实测曲线,两者在轴系中问吻合较好.两端差别较大.由计算扬度曲线与实测扬度曲线分别计算了轴系各轴承载荷分布情况,由计算扬度值得出的同根转子轴承载荷分配较为均匀.结合载荷对标高变化的灵敏度分析了该机组轴承栽荷对标高变化规律,端部轴承对裁荷的灵敏度较小,而中间部位较大.分析结果对该机组运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一个多支撑结构,轴系中任一轴承标高的变化都将影响所有轴承的载荷分配,因此研究轴系标高测试技术,提供准确的轴系标高调整数据,对机组稳定运行十分重要.介绍了基于连通管和涡流传感器原理的轴系标高测试系统,该系统可同时测量机组多个轴承标高值随运行工况的变化情况,叙述了其工作原理、硬件和软件设计,分析了系统的几个  相似文献   

3.
胡六逸 《燃气轮机技术》2002,15(1):35-36,53
就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或燃气轮发电机组在现场再找中或机组大修后轴系找中方案进行论述,提出了用数理统计迭代回归分析优选法,选取需作轴承标高高速的轴承数目及调整量,从而大大减少轴系找中的工作量又保证机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李燕勇  杨建刚  董川  彭斌 《动力工程》2013,(12):932-935
基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对中检测数据,应用传递矩阵方法建立了轴承载荷识别模型,首先由对中数据识别轴承标高,然后由轴承标高计算轴承载荷.以某350MW汽轮发电机组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张口和高低差对轴承载荷的影响以及3种不同对中状态下的载荷分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由轴系中心检测数据识别轴承标高和轴承栽荷;理想对中状态下,各对轮处的张口和高低差为0;检修后低速盘车状态下,1号、2号轴承顶轴油压相近,2个轴承的载荷分配基本均匀;满负荷运转状态下,轴系振动稳定,消除了突发性不稳定振动现象.  相似文献   

5.
某电厂一台600MW汽轮发电机组存在严重的振动不稳定隐患,在机组带负荷过程中,5号、6号轴振出现了突发性的17.5Hz低频振动,幅值分量达170μm。通过对该机组轴系相对标高变化、振动和油膜压力的测试分析,得出轴系标高不合理是导致机组振动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介绍了机组振动测试情况和轴系标高测试试验方法,结合标高检测结果,分析了该机组轴系标高随工况的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从冷态到热态,4号轴承标高相对5号轴承抬高达1.180mm。经综合分析,制定并实施了冷态下轴系标高调整方案,5号轴承相对4号轴承抬高0.9mm,彻底解决了该机组轴系振动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传递矩阵法、差分法等建立多支撑轴系轴承标高调整对相邻截面轴封间隙影响的分析模型,考虑了轴承标高调整对轴承载荷的影响、轴承载荷对轴颈偏心距和偏位角的影响以及转轴弹性变形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并以某大型汽轮发电机组为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受油膜、转轴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轴封间隙变化量小于轴承标高调整量;与中间轴承相比,自由端附近轴封间隙变化对轴承标高变化不敏感;轴承载荷越轻,轴承标高调整对轴封间隙变化的影响越小,对于油膜振荡等失稳类故障,故障治理时标高调整幅度可以大些;低转速下油膜较薄,缓冲效果较弱,轴封间隙变化对轴承标高变化较敏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电厂亚临界325MW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发生油膜振荡故障案例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了油膜涡动和油膜振荡事故原因,给出了引起汽轮机轴系油膜振荡的定性原因分析,提出了增大油孔尺寸、提高润滑油温度、减小轴承顶隙间隙值等的处理措施,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8.
超超临界1000MW机组油膜涡动故障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电厂国产超超临界1 000MW汽轮发电机组在调试启动中发生强烈的低频油膜涡动故障,油膜涡动发生在中压3、4号可倾瓦轴承。通过对振动特征和安装数据的分析,判断机组增加顶轴油管等因素导致轴承自位能力和稳定性降低是引起油膜涡动的主要原因。通过修改顶轴油管道布置,并对4号轴承标高和顶隙进行调整,消除了机组油膜涡动故障。  相似文献   

9.
某空冷600MW汽轮发电机组是国内首台完全自主开发设计的全新机组,本文针对某空冷600MW汽轮发电机组低压转子采用落地轴承结构,对轴系安全裕度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落地轴承有利于提高某空冷600MW机组轴系的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10.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位置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力  幸夫 《热能动力工程》1996,11(5):315-321
本文研究了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承系动态位置的最优调整。用有限元法及考虑各轴承油膜力非线性,建立了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非线性方程组。用无约束极小化方法求解了转子在工作转速范围内轴心实际位置。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轴承动力特性试验的试验方法,轴承用真轴承,转子采用模拟转子。计算模拟转子的一阶弯曲临界转速,使其与真实转子转速相同,同时保证轴承的工作转速、静载荷与实际工况完全一致。基于动力相似计算分析基础,提出了滑动轴承性能测试的试验方案设计,给出了滑动轴承性能测试的试验装置。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连杆强度分析多采用静态强度分析方法,忽略了连杆轴承的润滑作用和连杆在工作运转过程中的动态效应。而动态强度分析方法则可以分析连杆轴承的润滑性能,并能考虑动态效应,因而更加全面和准确。随着内燃机的不断强化,动态效应的影响将逐渐增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更准确的动态强度分析。本文针对某型号连杆,分别采用静态计算和动态计算2种方法计算应力场和疲劳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对连杆进行动力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动态投资回收年限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投资回收年限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动态解的三个特性;动态解和静态解的关系;动态解存在的条件及其经济内涵。根据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证明静态解小于动态解,当折算利率趋近于零时,动态解退化为静态解。  相似文献   

14.
水平轴风力机筒型塔架动态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获得水平轴风力机塔架在时变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将塔架简化成悬臂梁,利用二结点梁单元进行离散化建模,分析了塔架弯曲振动固有动力特性。在建立塔架结构动力学运动方程、计算塔架所受时变载荷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加速度法和模态叠加原理对风力机塔架的动态响应进行计算,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以某1.0MW风力机塔架为例,获得了风力机在湍流风运行条件下塔架在仿真时间内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并与"GHBladed"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计算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供热机组热电负荷优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金陵石化热电厂负荷优化分配问题,运用供热机组的特性方程和运筹学优化方法,提出了多维动态规划算法模型,并就降维方法进行了探讨.算例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动态规划算法可以为供热机组热电负荷优化问题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内燃机主轴承和连杆大端轴承内部工作状态研究中,目前广泛采用动载滑动轴承轴心轨迹的计算方法[2].但这种方法直接用于活塞销轴承,则无法获得正确的结果。本文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该方法的基础上补充了一组新的瞬时静力平衡方程,而后用经过改进的计算方法对4125柴油机活塞销轴承的轴心轨迹进行了计算,取得了比较符合实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从对附着流和分离流的建模两方面阐述了Beddoes-Leishman动态失速模型.基于Beddoes-Leishman模型开发了动态失速数值计算程序,并将其集成到了现有的风力机气动载荷分析软件中.利用所开发的程序,计算了NACA 63-418翼型的动态失速特性,分析了平均攻角、衰减频率和马赫数的变化对动态失速特性的影响.仿真了一台1.5MW变速恒频风电机组的发电工况,结果表明,动态失速对风力机的动态气动载荷有极大影响,在进行动态载荷仿真时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8.
多缸柴油机曲轴平衡重的合理配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人宪 《内燃机工程》1996,17(2):28-33,38
在外部平衡性能良好的曲轴上加装平衡重,通常是为了减小曲轴所受弯矩,但平衡重的安装将影响主轴承载荷的大小和分布。经过大量计算求得了一个工作循环中轴承载的最大值,平均值及其比值随平衡重增大而变化的规律。由此得出,合理的重配置应使轴承载荷的最大值达到最小。基地此结论导出了几组平衡重计算公式。文末还给出了算便。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及负荷扰动的水轮机调节方法。负荷跟踪与补偿的运用显著地改善了调节系统的动态及稳态性能。文中结合某水轮机调节系统对所论调节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20.
锅炉单相受热面动_静态特性通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流体微远追踪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锅炉单相受热面热力过程动,静态特性的通用计算方法。利用该算法模型既可以进行锅炉单相受热面的动态过程分析,又能够完成锅炉单相受热面热力特性的静态校核计算,并能十分方便地确定出锅炉单相受热面热力参数的动,静态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