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刑法司法解释的首要前提应该是廓清有关法律解释内涵的迷雾,然后此基础上引入机制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刑法司法解释机制的指导理念以及生成机制和适用机制几个方面的考察,为解决我国目前刑法司法解释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研究角度上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研究刑法因果关系应当跨越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理论,不能简单地把哲学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嫁接到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上,因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更具有法律的特性,法律性是刑法因果关系的本质特征,其中包涵着立法者的价值评判,具有认识因素。  相似文献   

3.
论立功和立功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我国刑罚制度中刑法意义上的立功的概念和特征,以及立功制度及其意义,分析了立功的种类、表现、本质和根据及其成立条件,强调了立功制度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4.
刑法文化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传统刑法文化的阐释,无疑是深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必经之路。近10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刑法文化的研究大体围绕着基本特征、文义探究以及中西比较等几个方面和角度展开。  相似文献   

5.
在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今天,刑法能对食品安全犯罪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本文对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叙述了刑法中对食品安全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的社会现实和维护社会稳定局面的需要,对弱势群体予以特殊保护的必要性已经毋庸质疑,笔者倡议应将弱势群体特殊保护的刑法理念具体化为一项刑事法律原则,使其成为基于现实需要而对刑法已有的基本原则的引申和补充,弥合因为现阶段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而带来的对弱势群体不能予以特殊保护的缺口,并就此体现刑法对于实质公平正义的追求,实现刑法保障人权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性权利作为人身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应予以平等保护,但我国现行刑法只突出对女性性权利的保护,关于男性尤其成年男性性权利的保护,刑法上几乎是空白。然而世界多数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都已就男性性权利刑法保护进行了全面的立法。在目前男性被性侵案件频发、社会危害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文章认为对人生理的固有认识、男权主义惯性思维、男性被性侵的隐性特征等都是导致我国忽视对男性性权利进行刑法保护的重要原因。随社会的进步,以上因素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现在推动有关男性性权利保护的刑事立法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8.
国际刑法的法律性和发展趋势是国际刑法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国际刑法的法律性,应以国际刑法的概念为基点,从国际刑法的强制性、规范性、有效性等方面加以分析,国际刑法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传销即国外所谓"金字塔销售",其本质上是一种以销售形式掩盖其不法目的的骗局,即以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为幌子,以高额回报引诱他人加入,获利主要来源于"下线"所缴付的费用,而不是来自产品销售或服务的提供,各国法律均严格禁止此种行为。我国法律同样对非法传销行为予以了否定性评价,在经历了行政法规遏制、司法解释的方式进行刑法规制和刑法规制三个阶段后,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惩治和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控制的方式主要有法律、道德、宗教三种。综观历史,发现法律对社会控制的方式主要经历了刑法主治、民法主治、宪法主治三个阶段。近代以来,宪法在社会控制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宪法主治时代的开端是法律控制社会方式成熟的体现,此时以宪法为主的规则之治将成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当下中国宪法主治时代即将来临,国家要为此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1.
社会控制的方式主要有法律、道德、宗教三种.综观历史,发现法律对社会控制的方式主要经历了刑法主治、民法主治、宪法主治三个阶段.近代以来,宪法在社会控制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宪法主治时代的开端是法律控制社会方式成熟的体现,此时以宪法为主的规则之治将成为社会控制的主要方式.当下中国宪法主治时代即将来临,国家要为此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2.
植物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植物资源的立法保护,尤其是刑法保护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刑法保护经历了一个由不充分到比较充分、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发展的每一步,都有成功和不足,经验有待总结,不足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为了科学确立我国刑法解释的目标,并探求其实现路径,利用逻辑分析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论证了我国刑法解释应选择综合性目标观,即解释者结合对社会情势变迁以及道德观念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根据社会的现实需求,在刑法文本客观可能具有的文义射程范围内,揭示其内在独立的立法意蕴,从而在维护刑法安定价值的同时,实现刑法解释的具体公正性和社会功利性;该目标需要采用开放的目的解释学与社会解释学等路径来辅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刑事法治是形式的还是实质的,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刑法学派之争.<实质刑法观>作为首部回应这一争论的著作,通过对刑法中基本问题在法律形式与实质理性对立统一层面上的分析,认为应构建包容性的刑事法治国.全书论述了为何要主张实质刑法观这一核心问题,为刑法发展提供了一条可由路径.  相似文献   

15.
宪法和刑法在法现象和价值诉求上有着极大一致性。对刑法一些制度设计的正确把握和全面理解要从宪政思想中追根溯源。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分立为近代刑法提供了土壤环境。国家的刑罚权来源于公民基于社会契约的授予,其中制刑权应由公民的代议机构行使。刑法的制定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最深层的因素是公民的个人欲求。刑法应寻求”有限”与”有为”的平衡,实现人权保障机能与社会保护机能的协调。所有行使公权力的人员,都是公职犯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亲情乃人之天性,亲亲相隐源于人们对亲情这一亘古不变的情感的尊重。法律应尊重人类普遍的美好道德情感,否则便是以冷冰冰的强权撕裂人性,最终的结果是法律与道德情感的两败俱伤。亲亲相隐乃是法律对道德的合理回应,然我国现行刑法却有意回避亲情,使得刑法中相关规定在亲情面前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刑法有必要找回曾经失落的亲情。  相似文献   

17.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是我国一直坚持的一项刑事法律政策,而随着我国《刑法》体系飞速发展该项政策逐渐被边缘化。《刑法修正案(八)》将此项政策正式上升为法律,使该项政策正式成为中国的法律规范之一。本文将简要阐述"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上升为法律的重要立法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强制猥亵是一种对公民性权利的一种严重侵犯,我国已将强制猥裘妇女、儿童的行为犯罪化.但对强制猥亵妇女罪的犯罪主体多有争议,对成年男子的性权利也缺少刑法保护.从法律解释的角度出发.对强制猥亵罪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穗积陈重先生所著的《法律进化论》进行两次追问。一问影响法律发展的因素究竟为何物?二问中国德教与法律是否长期完全分离,中国究竟有无自然法之说?生产力发展水平、民族精神、宗教信仰等社会综合因素自始至终贯穿于法律这个复杂的网络之中,共同决定了法律进化的命运。中国德教与法律确曾有过分离,但并非是完全分离、孤立存在。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阐述社会综合因素决定法律进化的命运、中国的德教与法律不可能长期完全分离且存在自然法之说。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学校和高职生个人角度探讨了高职生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高职生法律思维能力欠缺的三点表现,剖析了高职院校法律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学时、评价方式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法律思维能力培养可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标准、文化环境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