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界面扩张流变技术可以考察驱油剂在油/水界面上的动态作用过程,对于研究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界面扩张流变性的理论基础和常用测量方法,总结了界面扩张流变技术在化学驱提高采收率领域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化学驱油体系表面、化学驱油体系油/水界面和化学驱油体系油/驱油剂界面三类体系的界面扩张流变性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界面扩张流变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郑玉飞  于萌 《化学世界》2019,60(3):129-135
界面剪切流变技术可以提供化学驱油体系油水界面的结构和强度等信息,因此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化学驱油机理的重要方法。介绍了界面剪切流变技术的理论基础与测量方法,并对该技术在化学驱油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包括在驱油剂溶液、原油(模拟油)/水和原油(模拟油)/驱油剂三类体系中的应用现状。对界面剪切流变技术面临主要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郭斐 《当代化工》2023,(4):989-992
高凝油具有高凝固点、高含蜡量、高析蜡温度等特点,易在近井地带形成冷伤害,降低油藏渗透率,影响化学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而微生物在处理冷伤害、降凝降蜡等方面具有优势。针对两个体系优势,探讨了实施微生物+化学驱组合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可行性。室内通过研究筛选出了高凝油化学驱配方体系及2种耐温微生物菌种组成的微生物体系,确定采用微生物+化学驱段塞组合式注入方式,该方式可在化学驱基础上提高驱油效率7.3%。  相似文献   

4.
国内化学驱油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国内化学驱油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包括聚合物驱油技术在认识上的重大转变、研究取得的成果、配套技术的研究,三元复合驱的先导性以及扩大性矿场试验,聚合物驱与深部调剖相结合技术,污水配注聚合物技术,聚合物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三元复合驱体系的研究等;最后,提出应更深入地开展泡沫复合驱、微生物驱油和纳米技术等化学驱油新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油田分析中常见的三种化学驱油体系的微观驱油机理进行了探讨和介绍,对于化学驱油中的非均质油藏的适应性能进行了相关的评价分析,基于常用的波驱贡献比分析法在现场调研中,以微观模拟驱油实验为依据,在不同湿润条件、非均质条件和不同的驱替条件下进行了针对性的化学驱油的微观机理研究。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调整性,可为后续的化学驱油体系的评价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分析了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发展历程与困境,阐述了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注气驱油采油技术,热力学驱油采油技术,化学驱油采油技术,微生物驱油技术等油田三次采油驱油技术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俊  潘一  李东胜  李晓鸥 《当代化工》2014,(8):1495-1497,1501
三次采油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而化学驱油则是三次采油的主攻技术。化学驱油是向地层中注入化学物质,改变地层渗透率、岩石润湿性和驱替相黏度,因此注入液既能减小流度比又能增大毛细管数,从而使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增加,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主要介绍碱驱、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复合驱四种驱油技术的机理、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对化学驱油技术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贝雷岩心上开展不同化学驱体系的驱油实验,确定了不同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强碱三元体系效果好于弱碱三元体系,三元体系效果好于二元体系,二元体系效果好于高浓度聚合物驱,高浓聚合物驱好于普通聚合物驱。对影响三元复合驱效果的因素进了分析,三元体系碱和表活剂浓度越高,段塞越大,体系黏度越高,提高采收率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国内外油田采用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发展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了化学驱、热力驱、注气驱、微生物驱及物理法五种技术。目前进入矿场规模化应用的是化学驱、热力驱、注气驱三种。而微生物驱和物理法驱油还处于探索阶段。我国的化学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各种驱油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油藏的具体情况对EOR技术进行组合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在三元弱碱复合驱油体系中聚合物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二元无碱(加牺牲剂)中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元弱碱复合驱油体系中,当碱和活性剂的浓度不变,而改变聚合物的浓度时,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化学驱采出程度是增大的,当碱和聚合物的浓度不变时而改变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时,化学驱采出程度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二元无碱(加牺牲剂)体系:固定聚合物用量和牺牲剂用量,改变活性剂浓度后化学驱采出程度随活性剂浓度的下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随着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阶段,油田三次采油技术又面临新的挑战,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技术成为油田下一步稳产重要接续方法。本文针对聚合物驱进入高含水阶段后进行三元驱的可行性展开了研究,利用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条件的三元体系,在室内开展聚合物驱达到极限驱油效率后进行三元体系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物驱达到极限采收率后,开展三元体系驱油能够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随着三元体系中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聚驱后三元体系驱替至含水100%时可以获得一定的采收率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随着三元体系中弱碱质量浓度的增加,聚合物驱后开展的三元体系驱极限驱油效率均有增值,且在弱碱质量浓度接近0.5%时驱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对我国经常使用的几种三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进行分析和介绍,对我国三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未来进行展望,促进我国三次采油化学驱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采油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化学驱油技术是当今油气田开采必备的技术手段之一,随着化学驱油技术的使用,产生了许多的废液。文章综述了在化学驱油技术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石油污染物、聚合物、酸以及碱进入环境后产生的影响,进入土壤,使土壤降解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结块现象;进入大气,会造成酸雨;进入水体,会引发赤潮、水华等水体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14.
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自上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开始进行化学驱技术攻坚实践,化学驱油在稳定原油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庆油田化学驱年产量已超过1700万t,含水率明显下降。近年来,化学提高采收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化学驱油工程的发展。随着投资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化学驱技术不断完善,尤其是注聚技术。大庆油田的成功经验对其他领域和国家发展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强碱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但存在结垢比较严重的问题,影响了三元复合驱技术的进一步扩大应用。为满足三元复合驱工业化生产需求,通过对3种举升方式、9种井下泵现场试验及适应性评价工作,同时对化学清防垢技术进行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总结出适应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的举升工艺,配合有效的化学清防垢工艺技术,能够延长检泵周期,为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乳化作用是化学驱的重要机理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较多,同时乳化相关驱油新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介绍了乳化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化学驱中乳化作用的机理,分析了化学驱乳化的影响因素,介绍了目前乳化驱油新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在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建议。随着化学驱应用规模逐步扩大,对化学驱新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乳化的研究仍需深入,乳化驱油技术具有较大的研究与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总结分析传统化学驱油技术存在主要优缺点的基础上,深入调研了新型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聚表剂)驱油技术,对聚表剂的特性、性能评价研究以及驱油机理做出阐述,并结合国内油田的矿场试验现状,对聚表剂驱油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认识和展望,为聚表剂驱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查鸶垚  于斌  李艳  于值玮  陈文静 《辽宁化工》2023,(6):846-848+852
在油气田开发的化学驱油实践中,新型两亲聚合物化学驱油体系在增黏、乳化、抗剪切及跨体系协同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然而,随着油藏物性参数的愈发严苛,国际油价的起伏波动以及新冠疫情等的持续影响,油田对化学驱油体系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对与两亲聚合物驱油性能相关的自体系微观聚集性能、跨体系微观协同性能以及乳状液微观界面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两亲聚合物驱油剂的合成及应用创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地层原油黏度超过200mPa·s的海上稠油油藏开发难度大,以丙烯酰胺与具有两亲功能的单体共聚合成的化学驱油体系能有效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针对新型两亲高分子化学驱油剂EHA-1,采用室内测试分析和物理模拟驱替实验技术,开展了静态理化性能、流动性及驱油效果的系统评价,并与常规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化学驱油体系中各组分在油砂表面上静吸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辽河油田某区块原油筛选优化出的化学驱油体系配方,开展了组成体系中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及碱剂,在辽河油田特定区块油砂上的静吸附特征和吸附损失量的研究。通过实验得出了驱油剂在不同体系组成中的静吸附规律不同,吸附量大小不同。多组分的复合驱油体系中单剂的静吸附量小;碱剂在含有聚合物的体系中静吸附量较大;由聚合物、碱、非离子型表活剂和阴离子型表活剂组成的四组分ASP三元驱油体系中各单剂的静态吸附损失量最小,阴离子型表活剂的存在,减少非离子表活剂在岩石表面上的吸附损失量。不同化学驱油体系中单剂的静吸附损失的研究结果,对矿场实施化学驱油试验体系配方的确定、组成及段塞的设计和油藏数值模拟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实验数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