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国内市政污泥处置的现状,介绍了目前的几种处置方式及其优缺点。以株洲市市政污泥资源化集中处置项目为工程案例,阐述讨论了利用水泥窑进行市政污泥资源化集中处置的工艺方法及其对水泥窑的影响,体现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
由于水泥窑具有高温、碱性、负压和稳定的氧化环境等特点,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不仅解决了污泥围城的问题,而且焚烧后的污泥残渣固化为熟料可节约原料,是一种符合无害化和资源化原则的污泥处置途径。依托于中材某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项目,本文进行了81%含水率湿污泥直接入分解炉焚烧的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置湿污泥对熟料的品质不会造成不利影响,熟料的强度和重金属及其浸出含量均在相关标准限值内。  相似文献   

3.
3月9日,广州市越堡水泥有限公司利用水泥回转窑协同处置污泥项目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国内最大规模利用水泥窑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城市污泥已经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4.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作为一种兼具资源化与无害化的洁净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其中污泥直喷入炉处置工艺技术,因其工艺简单、投资少,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是该技术的应用面临污泥水分入窑量高、水泥线减产等技术瓶颈。通过研究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过程中水泥生料干化污泥的影响规律,为高效污泥干化工艺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建立适应性强、处理量大、运行稳定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湖州南方水泥有限公司5 000t/d水泥窑协同处置200t/d污泥的项目,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对降低NOx排放的效果,并对其原理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稳定化、无害化处置,而且降低了烟气中部分NOx排放。  相似文献   

6.
随着逐年增加的城市污水产量,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副产品的污泥,也随产量的增长急剧增加,迫在眉睫的污泥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问题凸显。因此,通过协同处置水泥污泥有害物质释放特性研究,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特性在污泥协同处理过程中显现,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旨在解决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政污泥产出率的急剧增加,带来的环境污染隐患日益严重。水泥窑协同处置以其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优势,为市政污泥提供了解决出路。试验以巢湖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项目为平台,借助CFD模拟技术,分析了污泥经深度脱水、干化后,投加入分解炉的温度场等流场变化,确定投加位置、投加量等条件,并研究总结了干化污泥对水泥窑烧成系统煅烧工况、产品质量等影响。试验研究表明:污泥含水率干化至40%、投加位置距离三次风管上方500 mm处、投加量为200 t/d等条件下,炉内温度场无明显变化,水泥窑烧成系统煅烧工况较稳定,对熟料品质无明显影响,阐明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可行性,为市政污泥资源化利用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泥窑协同处置作为危险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置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着重阐述并分析我国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协同处置发展现状、协同处置运营模式及利弊等内容,并提出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运营模式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慧 《水泥工程》2020,33(2):69-71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作为全过程清洁的废弃物处置方式,在无害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性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技术路线、技术优势及关键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各技术的工艺流程与对水泥生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结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从发展应用情况、技术优缺点、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对焚烧炉焚烧城市生活垃圾与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进行综合比对研究,结论是:环境效益上,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基本无二次污染,表现出了更好的排放情况和更为彻底的资源化处理;经济效益上,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设备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投资回收期短,表现出更好的投入产出比。相较于垃圾焚烧炉,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无害化处理彻底,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市政污泥的年产生量巨大且逐年递增,以填埋为主的传统处置方式已无法全面满足污泥处置在消纳能力、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够满足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要求,是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趋势。本研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定量评价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环境负荷,并与传统处置方式对比。结果显示,水泥窑协同处置相对于填埋处置具有节材、节土与减排优势,协同处置每吨市政污泥造成的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资源损害指标均低于填埋处置。  相似文献   

12.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企业越来越多,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成为我国污泥处置的有效补充手段。该文介绍国内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和生物干化污泥现状,以2 500t/d水泥企业为例,介绍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生物干化污泥的新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阐述目前国内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的现状,针对不同污泥入窑方式存在的优缺点,华润水泥利用约一年的时间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的优化,检测结果表明,运行参数及排放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其中二噁英排放0.057ng TEQ/m~3,远低于国家标准排放限值0.1ng TEQ/m~3。表述了工程实践应用情况及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4.
水泥窑协同焚烧处置污泥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水泥生产线进行污泥干化与焚烧,在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的同时,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具有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本文以陕西某水泥厂水泥窑焚烧协同污泥干化项目为例,叙述了此技术的工艺路线、参数等技术特点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等,为市政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面对工业发展导致的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种类逐年增加的现状,如何进行合理的处理处置成为我国近年来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在其它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的基础上,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和迅速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产业化实践可以推动工业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  相似文献   

16.
马路  江绪安 《广东化工》2023,(1):182-183+145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具有无害化处置彻底、热稳定好、资源化利用程度高、处理规模大等独特优势,近年来在污染土壤修复项目中使用越来越多。本文详细描述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过程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近10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城市污泥及危险废弃物的发生量逐步增多,对人类居住环境和健康的影响日益明显。我国水泥工业积极参与对城乡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工作。据统计,到2013年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已投产运行约30余条生产线,年处理废弃物246万吨。其中,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投运12条线,年消纳  相似文献   

18.
正一、成果简介:开发了一种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污泥的技术,该技术对湿污泥直接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进行协同处置,对污泥含水率没有上限要求,不需要新增烘干设备,投资省,污泥处理量大,处理成本低,没有二次污染,节省能源和资源。二、主要功能与指标:污泥处理能力为熟料的5%;熟料煤耗有所下降,不影响产量和质量;烟气排放符合GB4915-  相似文献   

19.
李伟明  罗辉 《水泥工程》2023,36(3):26-27
广州市越保水泥6 000 t/d生产线项目采用全新的技术装备路线,通过安装新型破碎机控制破碎后污泥粒径、设置分料装置、优化入炉装置等途径,实现稳定协同处置600 t/d干化污泥,同时降低了大掺量污泥协同处置对熟料减产影响。充分利用水泥窑的温度高、容量大等特点,使污泥的处理达到低成本、高效运行,并可达到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电镀污泥的市场规模与经济效益、电镀污泥的性质与危害,从电镀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角度概括了电镀污泥的处置工艺,对比了资源化处置电镀污泥的优缺点,并对资源化处置电镀污泥的技术进行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