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天义 《水泥》2012,(11):45-45
采用固体废弃物钢渣作为原材料制备免蒸压加气混凝土不仅可以大规模资源化利用钢渣,而且可以降低加气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本文采用钢渣、水泥、石膏等为原材料,通过预养护加二氧化碳养护的方式,研究了免蒸压钢渣加气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重点关注了钢渣比表面积、水固比、减水剂及预养护时间对加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加气混凝土在二氧化碳矿化养护后其抗压强度显著提高。钢渣比表面积、水固比及减水剂掺量对钢渣加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具有较大影响。此外,在合适配比及养护制度下,容重700 kg/m3左右的免蒸压钢渣加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5.5 MPa以上。  相似文献   

2.
从预分解窑烧成系统的技术优势讨论上大改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2熟料质量均匀如前所述,由于预分解窑系统从生料的预热、分解到熟料的锻烧都比其它窑型特别是比立窑均匀,因此熟料的微观结构均匀,其性能也比较均匀。尽管我们手头还缺乏这方面的数据,但从~些搅拌站的反映来看,大型预分解窑的水泥质量比较稳定,匀质性好,这主要表现在水泥标号和水泥标准稠度需水量比较稳定。例如,某混凝土搅拌站使用珠江水泥厂预分解窑生产的水泥,其水泥标准稠度基本稳定在23%略多一些,而强度的标准偏差一般在IMPa左右。而广州某一立窑厂1996年上半年行检抽样检验结果,杠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3d抗压强度达33…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2015,(4)
利用沸腾炉渣,制备商用混凝土、砌筑砂浆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结果表明:沸腾炉渣作为新型建材的原材料使用是可行的,可制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C30级商品混凝土、M20级砌筑砂浆和B06级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相似文献   

4.
为总结交流经验,完善加气混凝土建筑技术、合理发展混凝土建筑体系,进一步开拓市场,推动墙体材料改革,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由中国新型建筑材料公司、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中国建材工业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新型建材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加气混凝土建筑体系研讨会,于1991年4月18日~21在鞍山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华北、  相似文献   

5.
UCC万吨熟料水泥生产线采用了CDC系列低压损低氮型预分解烧成系统.CDC系列低压损低氮型预热预分解系统是成都院在完备的理论研究和大量试验基础上,结合已投产项目的使用情况,不断总结论证后开发的第二代预热预分解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节能效果显著,系统阻力低,分解炉炉容大,物料停留时间长,适应燃料能力强等优点.CDC系列日产万吨熟料预热预分解系统的成功应用,打破了欧美公司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通过热分析及XRD分析,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废砌块矿相变化,并测试了其作混合材对水泥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600~800℃的煅烧温度范围内,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废砌块物相转变经历了晶体→无定形→晶体的过程,综合考虑热分析、XRD分析及水泥强度发展,确定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废砌块的适宜煅烧温度是700℃;原状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废砌块掺量的增加会使水泥强度降低,700℃处理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废砌块的适宜掺量为15%,此时水泥强度可达到P·C42.5水泥强度标准。  相似文献   

7.
加气混凝土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气混凝土是一种常用于节能保温建筑用墙体的新型轻质混凝土,其性能取决于原材料的种类、养护制度等多方面因素。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加气混凝土在胶凝材料的种类、外加剂的选用、养护方式、加气混凝土的结构、水化产物、物理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十二五"期间加气混凝土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加气混凝土今后的发展方向及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良好的轻质建材,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的内隔墙。但加气混凝土条板抹灰板缝开裂问题较突出。下面对这两种墙面抹灰作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广东化工》2021,48(9)
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利用节能工艺制备的绿色多孔建筑材料。分析了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加气原理与特性、制备工艺及应用范围;针对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存在的强度偏低及易收缩开裂等问题,提出了未来应开展加气机理,原材料-制备-环境协调性以及技术标准等三个方向的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及其在建筑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蒸压条件对固硫灰加气混凝土的性能可能有一定的影响。本实验在固硫灰加气混凝土最佳钙硅比的基础上,调节蒸压温度和压强,探究蒸压条件对加气混凝土水化产物、干密度、强度和干缩性能的影响,并与粉煤灰加气混凝土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165℃、0.65 MPa的蒸压条件下,固硫灰加气混凝土的干密度和抗压强度最高、干缩程度最小,体积稳定性最高;在175℃、1.00 MPa的蒸压条件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的干密度和抗压强度最高、干缩程度最小,体积稳定性最高;在165~175℃、0.65~1.00MPa时,固硫灰加气混凝土的性能较优于粉煤灰加气混凝土,且达到相近性能时,固硫灰加气混凝土所需的蒸压温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
王甲春  曾骥 《硅酸盐通报》2014,33(1):144-147
通过测试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力学性能和水平力作用下加气混凝土砌体的拟动力试验,分析了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受力破坏特征及加气混凝土砌体的耗能规律,并分析了竖向连接钢筋对加气混凝土砌体耗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气混凝土砌块受压开裂具有延性破坏特征,呈现多裂纹开裂.加气混凝土受弯和受拉时呈现脆性破坏的特征,没有明显的屈服过程;在水平力作用下,加气混凝土砌体经历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屈服阶段,每个阶段耗能量不同.砌体与框架梁竖向连接钢筋后,可以明显提高加气混凝土砌体的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12.
固硫渣与粉煤灰成分和性能有所不同,因此固硫渣加气混凝土与粉煤灰加气混凝土性能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调节粉煤灰和固硫渣比例制备蒸压加气混凝土,研究其强度、干密度和干缩等性能,并用XRD研究其水化矿物组成。结果显示,由粉煤灰和固硫灰渣混合而成的燃煤灰渣加气混凝土蒸压产物中有托贝莫来石生成;固硫渣加气混凝土的干密度、抗压强度均高于粉煤灰加气混凝土,且前者干缩性能优于后者。研究表明,用固硫渣代替粉煤灰制作蒸压加气混凝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加气混凝土墙体空鼓开裂作为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对其在工程施工中的推广应用有着十分不利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混凝土施工研究和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对加气混凝土施工特点分析基础上,针对加气混凝土墙体空鼓开裂原因,对其防止措施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齐齐哈尔建材厂、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和西林吉林业建筑工程公司联合承担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承重建筑——漠河县北极星宾馆,最近通过了技术鉴定。该建筑为五层,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主体全部采用齐齐哈尔建材厂生产的加气混凝土。实践证明,该建筑采用36公分厚的加气混凝土外墙,完全可以达到87公分厚红砖外墙的保温效果,而且建筑结构安  相似文献   

15.
分系列预分解炉(SLC)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以描述分系列预分解炉(SLC)稳态行为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将预分解炉作为一种典型的携带式流动反应器。在反应器中气体和生料、煤粉同流运动。煤粉燃烧提供了强烈的吸热分解反应所需要的热量。尽管预分解炉的流体动力学特性相当复杂,但文中仍采用了一维柱形流模型。从模拟的观点来看,预分解炉被认为是由预热、煤的热解和燃烧三个不同区域组成,并假定分解反应是在后两个区域中进行。与以往的模型不同之处是本模型考虑到  相似文献   

16.
巨龙水泥集团粉煤灰加气砼生产工艺及其砌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巨龙水泥集团巨龙实业公司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厂 ,是市墙改定点厂之一 ,支持百万元上了年产 5万m3加气混凝土砌块厂 ,被徐州誉为“迈向 2 1世纪的新型墙体节能材料” ,受到工业和民用建筑界青睐。1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1.1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生产线石灰、石膏粗碎、细  相似文献   

17.
黄文熙  夏友明 《水泥》1989,(1):8-15
本文指出了国内现有预分解回转窑生产能力偏低及存在的问题,论证了预分解窑系列的生产能力,并提出了确定回转窑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原材料对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制品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汉军  张婵娟 《硅酸盐通报》2009,28(6):1317-1321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是国家鼓励推广的项目之一,但其质量常常难以控制.通过大量对比试验,研究了影响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制品质量的原材料因素;找到了原材料影响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制品质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的多组分复合加气混凝土添加剂研制成功。该产品具有激发、活化、稳泡、增稠、促进分解、加速水化等作用。被国家环保局定为推广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20.
李仁龙 《水泥》2005,(6):28-29
我公司拥有一条25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烧成系统采用的是Φ4.0m×60m回转窑,带五级双系列旋风预热器及TD F在线喷腾分解炉。该生产线自投产后,生产运转一直很正常。但近期预分解系统塌料频繁,严重破坏了系统热工制度的稳定,直接影响了回转窑的产质量。1预分解窑塌料的特征在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