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分析了世界石油大会(WPC)、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加拿大石油学会、德士古公司、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我国国家标准等国内外最具代表性的油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并着重从分类框架、储量定义、储量用途和估算方法四个方面对我国新的标准与国外有代表性的分类标准进行具体比较,还对未来油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文智  胡素云 《石油学报》2005,26(B03):7-11
资源-储量分级、分类是油气资源评价和储量评估与管理的执行准则,也是制定国家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规划和资源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如何建立起既能满足我国对资源-储量评价管理的需求又能与国际基本接轨的资源-储量分级、分类体系,是当前我国资源评价、储量评估与管理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国际资源-储量分级、分类体系进行广泛调研,并分析我国目前资源评价和储量评估与管理现状及未来需求,提出了资源-储量分级、分类新体系,利用该分类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历史的衔接和与国际通用准则的接轨。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油气储量规范修订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我国油气储量分类的沿革,总结提出了世界上目前存在的两大油气储量分类体系:确定性方法分类体系和概率性方法分类体系,分析了中外油气储量分类及储量管理模式上的三大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新形势下修订我国油气储量分类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5项具体建议:保留现行油气储量分类基本框架;取消探明储量;将技术可采储量改为经济可采储量;在储量计算中引入、推广概率法;以国家油气储量分类体系为基础,细划储量分类,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性决定需要制定专门的分类标准对其分类。通过对SPE、WPC、AAPG、SPEE共同研发的《石油资源管理体系》PRMS和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的介绍,就中外油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进行比较,结合油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我国油气资源储量的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油气储量管理现状为背景,分析了中国油气资源/储量分类的基本原则、主要特点及与SPE等提出的石油资源管理系统(PRMS)的主要差异。并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储量管理体系的简要介绍,揭示了中国油气储量分类在企业层面的具体实践,这对深化中国油气储量分类理论研究,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依据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结合河南油田油气储量分布特征,对探明地质储量落实程度进行分析,根据原油性质、开采方式以及储量的动用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技术可采储量标定和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摸清油气储量家底.建立起和国际储量有可比性的储量管理序列.为河南油田分公司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达到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薇  万力  李波  黄灯  柳云景  林波 《河南石油》2008,22(1):28-29
依据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结合河南油田油气储量分布特征。对探明地质储量落实程度进行分析,根据原油性质、开采方式以及储量的动用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技术可采储量标定和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摸清油气储量家底,建立起和国际储量有可比性的储量管理序列.为河南油田分公司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达到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油气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油气储量分类及评估体系对比,初步认为国外油气储量分类及评估体系有以下五个特点:储量概念及分级的现实效益性;储量数量的不确定性;储量管理的动态性;储量价值的时间性;储量评价的一体化性。国内则有以下五个特点:强调地质储量的整体性和客观实在性,把地质储量作为储量管理的基础;储量分级与勘探开发阶段相统一,建立了富有特色的勘探程序;动静态统一的储量分类体系,但动态管理不到位;强化地质综合评价,奠定了牢固的储量地质基础;注重储量序列管理,并以此作为长远规划的基础。针对以上实际,提出与国际接轨需要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要处理好继承和改革的关系;要处理好地质评价与经济评价的关系;要处理好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的关系;要处理好形式和内涵的关系;要处理好风险和效益的关系。需要加快两个进程:开展专题研究,建立适合中国特点的分类标准和评价系统;加快储量评估中介机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海洋石油》2004,24(4):56-56
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关于贯彻实施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通知指出,新颁布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是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的一次重要改革,将对推进我国油气勘查、开发及储量管理工作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石油行业重组改制和境外上市的角度考虑,论述了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油气储量分类的必要性,阐述了国内外分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剖析了国内外油气储量的分类特点,以及我国未来新分类应具备的特点和应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油气探明储量的价值分级模型设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实现石油天然气资源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的制度转换,使不同油(气)田经营者在同等条件下公平竞争,维护资源所有者和勘探开发经营者的经济权益,就必须科学地评价不同油(气)田资源价值以便合理地确定油(气)资源税费水平。科学地评价油(气)资源价值就是对油(气)资源进行价值分级,所谓油气资源价值分级,就是在地质勘查与地质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已发现油(气)田的不同资源条件对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利用经济效益,即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对油(气)田资源进行的优劣等级评价,其结果是衡量资源优劣的等级参数;该参数是确定油(气)田资源价值、税费水平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可做为油(气)田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级差地租原理为依据,根据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过程的特点,分析了油(气)资源价值成本级差和影响因素,设计出了油气探明储量价值分级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对长庆石油勘探局和华北石油管理局的26个油田做了实际测算和简要的测算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潜力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5年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完成以来,中国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天然气年新增探明储量持续大幅增长,煤层气、致密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实现历史性突破,天然气地质理论研究取得多项重要进展。立足天然气勘探成果与最新研究进展,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国常规天然气资源进行系统评估,并首次开展了致密气与页岩气资源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63×1012 m3,比2005年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增加了18×1012 m3,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南海等重点地区,岩性地层、前陆、海相碳酸盐岩、海域深水等是未来寻找大型气田的主要勘探领域;全国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139.8~227.8)×1012 m3,可采资源量为(34.9~47.9)×1012 m3,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目前勘探与研究程度较低。在此资源评价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未来天然气发展潜力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Central Asia's oil and gas resources, special geopolitics and energy competition, and approache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in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The objective is to propose measures for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Central Asia is rich in oil and gas resources. Its remaining recoverable reserves of crude oil and natural gas account for 1.9% and 10.6 %, respectively, of the world's total reserves. Moreover, there is grea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As a strategic channel connecting Eurasia, Central Asia has a prominent geopolitical status. Many powerful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and China, as well as Europe, have an intense energy competition in Central Asia. In the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with Central Asia, th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NPC) focuses on establishing a coordination group, promoting overall oil and gas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novating and applying special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improving project economic benefits. Through its efforts over the last nearly two decades, th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has completed a 50-million-tonne a year oil and gas production centre in Central Asia and oil and gas pipelines passing through multiple countries, becoming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securing China's energy imports. If appropriate measures are taken in the 'Thirte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or later, th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will develop a 100-million-tonne p.a. oil and gas production centre in Central Asia and a strategic oil and gas import channel exceeding this amount of production. This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is however faced with the following challenges: increasing multinational competition uncertainty, potential risks in the political systems of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frequently occurring violence and also resource policy tightening in Central Asia. To further oil and gas cooperation w  相似文献   

14.
油气储量是石油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际石油开发市场合作双方谈判和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中外油气储量分类方法和管理方式进行对比,从政府宏观管理、石油企业内部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外国现行的储量管理方式。中国所采用的油气储量分类和管理方式与国际通用的油气储量分类和管理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给中国石油企业开拓国际石油开发市场带来了一定影响。在目前的生产经济条件下,中国在储量分类和管理上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实行储量资产化管理,建立储量交易市场,增强油气储量资产的流动性,优化储量资产配置,促进石油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油气田储量和采收率的新认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容积法探明地质储量管理方式弊多利少,探明地质储量的计算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差,开发过程中又很少考虑其变化,其采收率与油气藏地质特征往往不相符、横向可比性较差,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环境和国际接轨的要求。而在一定条件下,油气田动态地质储量可靠、实用,其采收率符合油气藏实际特征、横向可比性强,既涉及油气藏的地质静态和动态特征,又考虑到经济因素,根据大量的动态资料确定的可采储量,不仅准确程度较高、符合油气藏实际地质特征、突出了经济价值,而且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及国际接轨的要求。因此,应淡化探明地质储量和采收率,重视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16.
页岩气新矿种的确立依据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大,所开展的研究及勘查发现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2011年12月,国务院批准页岩气为新发现矿种,至此,我国的独立矿种增加到172种。以我国第一口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井--渝页1井及全国页岩气资源调查现状为基础,在探讨我国页岩气资源条件及勘查开发前景的基础上,就确立页岩气为新的矿种,以及其勘探开发意义和经济价值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陆上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和可采资源潜力分别为134.42×1012 m3、25.08×1012 m3(不含青藏区);②全国可优选出页岩气有利区共计180个;③中国页岩气分布面积广、发育层系多;④到2015年,中国页岩气探明可采储量约2 000×108 m3,年产量将达65×108 m3,页岩气勘探开发初见成效;⑤到 2020年,中国页岩气探明可采储量约2×1012 m3,年产量将达800×108 m3,页岩气勘查开发初具规模;⑥页岩气储量、产量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陕西、新疆等省(区、市)的四川盆地、渝东鄂西地区、黔湘地区、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确立页岩气的独立矿种地位,对油气和非油气企业,特别是资金实力雄厚的非油气企业从事页岩气勘查开发提供了相同的条件,对放开市场,引入竞争,科技攻关,促进勘查开发,提高清洁能源保障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放开页岩气矿业权市场、有利于促进油气勘查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有利于推动油气资源管理制定创新、有利于增加清洁能源供给量。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石油战略储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石油对国家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地位及石油安全出发,阐述了关于建立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已迫在眉睫的背景、时机和对策的思考,通过对国际石油资源、国际石油格局、国际石油价格总体趋势的分析,提出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和战略资源储备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原油采收率影响因素探讨及油藏综合分类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影响采收率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采油技术两大类。对于勘探阶段或开发初期新提交探明储量的油藏,影响采收率的因素主要是油藏地质特征。合理的综合油藏分类是采用类比法和经验值取值法的基础。单一因素的油藏分类方案很多,例如据圈闭类型、原油物性、岩石类型、岩石物性的分类以及根据油藏的原始驱动类型分类等等。这些单因素分类方案对于估算采收率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利用400多个已知油藏资料,在各类油藏地质特征与采收率的相关统计基础上,确定了油藏综合分类原则与依据。以估算采收率为目的,建立了一套新的综合油藏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