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与砂岩油藏不同,井与井之间注水效果差异大,注水后有的井效果显著,有的井因注水而暴性水淹,如何科学评价缝洞型油藏注水效果至今没有适合的方法.针对新疆塔河油田缝洞单元开展了注水效果评价研究,首次提出了注水效果评价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单井缝洞体,揭示了注水受效规律,提出了同层注采、缝注洞采、低注高采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
双重孔隙介质的碳酸盐岩油藏在稳定注水采油后岩块系统还存在大量剩余油,而不稳定注水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驱油效率。室内物理模型实验、数值模拟计算及现场试验结果一致表明:在碳酸盐岩油藏注水开发后期采用衰竭式降压开采,周期注水等不稳定注水方式,能够提高水驱油效率,改善油藏开发效果,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4.
低渗透油藏分类方法研究是对油藏进行科学管理、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一项重要工作。综合优选出7项低渗透油藏特征参数,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中国东部某油田73个低渗透开发单元7项油藏参数提炼成2个公因子:物性因子和丰度因子。2个公因子可以表征原始参数集84%的信息,不仅解决了各参数间存在相关性问题,而且解决了低渗透油藏分类参数选取的难题。然后用得到的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克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并建立了各类别判别函数。实例应用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可以科学地对低渗透油藏进行多变量分类和开发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5.
6.
阿曼Saih Rawl油田的低渗透shuaiba灰岩油藏是一个几乎未断裂的、大面积延伸的低起伏构造。渗透率受基岩控制且相对较低(1-10md)。油藏大约含有9000万立方米轻油(35&;#176;API),油柱高度为15—30米。经济开采是从90年代初开始的,也就是在发现该油田20年后,可有效地使用水平井技术的时候。今天,在该油田的注水井网中已经使用了高达7个分支的多分支井。储层中的单井裸眼总长度已达到了11km。到2001年中期为止,已钻了166km生产裸眼井段和107km注入裸眼井段,有167个水平井眼,产油量高达9000m^3/d。最初的生产井段与注入井段之间的距离为250m,现已逐渐减小到60m,但仍满足经济标准。在2000—2001年,进行了一次油田开发回顾,以进一步寻找短期和长期的开发机遇。使用了一系列新的油藏管理工具以预测油藏对各种开发选择的响应。为了试验这些概念并实施广泛的数据采集,选定了一个先导试验区。最终,开始了实验室研究和可行性研究。通过回顾,确定了短期和中期活动的规划,包括将井距加密到40m,并在现有注入井内钻附加分支井眼。还确定了开发油田的翼部区域。然后,将在现有生产井中进行鱼骨钻井和反向注水的先导试验,同时设想了像堵水和二次压裂这样的波及优化方法,以达到50%以上的目标采收率。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应用》2016,(3):95-97
由于碎屑岩油藏的许多现成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都不能照搬运用,针对碳酸盐岩油藏的特点,本文在对工区典型缝洞单元进行井组划分的基础上,结合静态和生产动态资料,通过产量递减率、含水上升率两个指标对TK765CH井组进行了注水效果评价,并通过单井之间注采对应关系进行了注水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9.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主要储集空间以溶孔、溶洞和裂缝为主,裂缝为主要渗流通道。随着油田能量的递减,注水做为补充能量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得到大力推广。根据物质平衡原理,依托酸压曲线、注水指示曲线、能量指示曲线,对注水进行定量化计算,精细注水,明确注采关系,优化注采参数,推动油田提高水驱效率和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砾岩油藏开发区块分类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克拉玛依和百口泉油田砾岩油藏地质和开发特点,进行分类参数优选,经计算得到参数权系数及综合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运用概率累计曲线分析后,将已开发区块分成了4类.并对各类区块进行了综合评价,在分类结果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开发调整对策:综合一类区块大力实施以挖掘剩余油为核心的局部井网加密调整,并通过加密直井选择性射孔达到层系开采的目的;综合二、三类区块主要实施井网加密与注采系统调整相结合的综合调整;综合四类在实施井网加密、注采系统调整、结构调整的同时进行非常规采油,如热力采油等.  相似文献   

11.
12.
中东T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中东T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较强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利用由多种测井新方法得到的测井资料对储层进行了准确、有效的评价。用成像测井资料划分出4种储层类型,并对其进行了储集性能评价;用成像测井资料和正交偶极子声波测井资料评价了裂缝有效性和渗透性;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结合常规测井资料进行了流体识别及饱和度计算。用DST试油资料对4口井25个小层进行了检验,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过去受技术条件、资料完整性及准确性等的限制,对中东MIS构造储层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根据最新的野外露头调查和新钻井获得的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电镜扫描、CT扫描、EMI测井以及裂缝预测等成果资料,对该区Asmari组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评价,获得了新的认识:①储层的主要岩性为早期白云化作用形成的细-粉晶白云岩岩类;②主要储集空间为晚期溶蚀作用形成的大量次生溶蚀孔、洞,白云岩类储层溶蚀孔、洞发育,物性好;③整体上,Asmari组上部基质储层在纵向上呈层状、多层叠置分布,横向上主要储层段具连续、连片分布的特征;④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形成的构造张裂缝发育,主要为与构造走向(N45°W)一致的纵裂缝,在不同构造部位及不同层段,裂缝发育程度差异较大;⑤不同产状的构造裂缝组合构成了裂缝网络系统,裂缝与溶洞相互关联、配搭,形成了良好的缝-洞储渗系统,溶蚀孔、洞与构造裂缝配搭形成了良好的裂缝-孔(洞)隙型储层。  相似文献   

14.
碳酸盐岩潜山是冀中地区油气勘探主要目的层之一,其特点是储集类型复杂、非均质性强.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快速识别与储层物性评价开展了研究,完善了碳酸盐岩岩性特征、工程特征储层识别评价方法,建立了功指数储层识别、物性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实现了储层快速识别与评价.在碳酸盐岩潜山多口井中应用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储层识别与评价符合率大于85%.为综合录井仪深入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由于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实施多井缝洞单元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对井间连通性认识不清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注水开发的效果。通过对判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连通性的地震属性进行优选,确定的最大曲率属性在反映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微断裂和裂缝的发育程度、描述垂向上的非连续性以及表征裂缝的线型特征等方面均优于相干和地震倾角属性。因此,利用最大曲率属性识别和描述微断裂—裂缝体系,追踪大尺度裂缝的延伸方向,并结合振幅梯度属性,刻画缝洞连通体的空间形态。在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多井缝洞单元注水开发过程中,最大曲率属性可以清晰地反映微断裂—裂缝体系的空间分布,确定其与溶洞的空间组合关系,为井间静态连通性的判定提供依据;利用多种地震属性刻画的缝洞连通体,可以指导注采井部署和优化注采关系;根据追踪的大尺度裂缝连通的主方向,可以预测注水受效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出发,通过气藏工程分析,结合开发实践,对孤东地区浅层气藏的开发技术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占高点布井和合理控制气层射开程度,可延长气井的无水采气期,避免气井过早见水;早期防砂和适当控制气井产量可控制气井出砂;通过井下截流,可提高气井自身的携液能力,延长带水采气期;气井出水之后,采取有效的排液措施是进一步延长气井寿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大庆外围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调整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大庆外围已开发扶杨油层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动态特点,研究了低渗透储层有效驱动体系、裂缝基质系统渗流特征、裂缝储层水驱油特点、裂缝储层渗吸法采油机理。应用矿场资料求取启动压力梯度,建立了有效驱动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提高扶杨裂缝性油层有效动用为核心,进行了线状注水方式和井网加密调整的研究。将这些技术用于大庆外围扶杨油层的注水开发调整,提高和改善了外围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东鲁卜哈利盆地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东鲁卜哈利盆地古生界Unayzah组和Sarah组发育致密砂岩储层。薄片鉴定结果表明,其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为主,少量的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胶结类型及发育程度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利用压汞法及电镜扫描结果测定了储层的孔隙结构。结果表明,岩石孔喉分布范围较大,小孔隙、细喉道的样品比例较高。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大多数样品属于储集岩的范围。分别对每一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样品进行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试,结果表明Unayzah组和Sarah组储集性能较好。确定储层参数下限,提出了储层分类评价的标准,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Unayzah组纵向上Ⅰ类储层及Ⅱ类储层较为普遍发育,储集性能较好,属于中-好储层;Sarah组总体储集性能较Unayzah组差,以Ⅱ类和Ⅲ类储层居多,属于中-差储层。  相似文献   

19.
根据流动单元划分的基本思路,针对沾化凹陷沙四段的灰质储层特点,结合岩心、铸体薄片以及开发资料等数据,对流动单元内部的岩石物理相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该类储层评价的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并结合实际产能资料对该区灰质储层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针对前期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探明储量分类评价成果无法满足油藏精细开发及提高采收率工作的需要的问题,以缝洞识别为基础,动静结合,从缝洞单元内储量的有效控制及动用状况出发,把缝洞单元储量分为未控制储量、井控未连通储量、连通难采出储量和连通易采出储量,形成了缝洞单元储量精细分类评价方法。应用缝洞单元储量精细分类评价成果,开展了完善井部署、注采调整及流道调整等综合调整工作,有效提高了储量动用效率和采收率,改善了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