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乡的小河     
每次回家时,我必然去看看家乡的那条小河。 家乡的那条小河,不像长江,有着很响亮的名字,属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也不像黄河,有着悠久的文化,属于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我一直没有注意过小河的名字,家乡的人都不去称呼它的名字,说到它的时候,总是说:“走,我们到河上去!”“河里的水涨了。”“河里的水消了。”在家乡人的心中, “河”就是它的名字,是它的乳名,叫的十分亲切。 从历史上看,没有关于这条河的详细记载,也没有优美动人的传说,我无从知道它已经存在了多久;从地理上  相似文献   

2.
小镇年韵     
<正>春节将至,年韵悠悠。记忆中的年味,总是飘着一缕腊肉的余香,那生我养我的家乡小镇,过年就是一场盛大的演出:那古老的族谱,那香烛缭绕的祭桌,那地摊上的年货,那放鞭炮的玩童,那橘皮糖的芳香……小镇浓郁的年韵,依然深深地在我的记忆中香醇。  相似文献   

3.
为国有始终     
小时候,听祖母说,家乡发大水冲崩基围那年,我坐在木盆中漂流,是她将我捡回家养大的。及至长大了一些才知道,我并不是拾来的,而是1931年北江大水灾那年生的,所以祖母才这样骗我说。我的童年时期,是在家乡度过的。那时,家乡常闹水灾或旱灾,乡亲们生活的好坏同年景的好坏、气候的变化,常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在我小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日寇占领广州以后,我们村受到战祸,父亲从香港来信,叫母亲带我到那里去读书。到中学毕业的前几年,我转入中华中学读书。这是一所进步学校,是香港第一批升五星红旗的学校之一。在这所学校里,我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这对我高中毕业后,坚定地回到内地升学和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家乡产生难以割舍之情,始于十年前得知国家要在距老家下游60公里的金沙江上建设向家坝水电站。电站建成后,我的家乡将沉睡于向家坝电站库区湖底。于是十余年间,我每次回家,都是对家乡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生活场景一通狂拍。我总想用相机,寻找点什么、发现点什么、留住点什么。  相似文献   

5.
父亲的扁担     
<正>虎年到了,除了守岁的感动和喜庆的激动外,今年过年心情格外灿烂,像家中刚刚开放的仙客来花,美丽而舒展。从不喝酒的我,特地买了两瓶张家口老窖,自斟自饮满脸通红,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我的家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这喜悦的心情,来自老家"哗哗"的自来水声,来自老父亲扁担悠远的故事,来自家乡的可喜变化,来自对民生水利建设成果的由衷敬佩……  相似文献   

6.
你好!家乡的洋河!宽城满族自治县水利水保局陈月妹三年没回家了,现在我终于回来了,回到这个依山傍水、生我养我的小山村。虽然还有些破旧的石头房子影射出当年生活的艰辛,可是大多数漂亮的新房子也显示出了家乡的变化。踏进家门,坐到炕上,听母亲讲这几年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每当我与我的同学说起家乡的黄河,说起家乡有黄河却用不上黄河水时,我就会想起家乡的泉。家乡的泉啊,流着我的恨、我的仇、我的恩、我的爱…… 在我不懂事时,爸爸在县城里上班,患有重性肝炎的母亲,领着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给我生命给我力量。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洒在我的胸膛上。红旗飘飘,军号响,剑已出鞘,雷鸣电闪,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向前进,中国军魂!"每当听到电视  相似文献   

9.
我曾当选为市人大代表,所以我时常记得自己的职责。2005年,我才52岁,就因严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被迫病退回家了。回家后,我在积极锻炼身体的同时,思考着闲下来的日子该干些什么?病退前,我曾长期在地方文化部门工作,业余时间喜欢文艺创作,曾在很多家报刊上发表过小说、诗歌、散文、故事等文艺作品。我的幽默作品在全国小有名气,曾获过不少奖,还被各大网站评为"新时期最让人记得住的撰稿人幽默类首位作者"。我原计划病退回家后,利  相似文献   

10.
家乡的雨     
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回家总是来去匆匆,很少能长时间停留,如果不是老妈和老爸去秦皇岛,家里没人看家,真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机会在家里这样住上一个月。我的家乡是一个很小的村庄,村里不足五百人,算是我们那个小城中最小的村庄。家乡以种植药材为主,一年四季总有忙不完的农活。时下正值深春,田地里到处可见忙碌的村民,他们翻地、浇水,然后播撒下各种药材的种子。春天代表着希望,播下的  相似文献   

11.
那山那水……(散文)温江水有客自家乡来,说今年小麦获得大丰收。自古靠天吃饭的旱山庄小麦丰收了?!出于职业本能,我决定利用这个“双休日”回家看个究竟。百十公里之遥,坐车只半天工夫。傍午,班车停在山下柏油路边,我下了车,便准备扶摇直上。“叮铃铃,叮铃铃”...  相似文献   

12.
每当我深情地哼唱起"谁不说咱家乡好"的时候,便想起我的故乡,想起镇江,想起了西津渡。我家离镇江不过10多里地,轻车坦路,明媚的丰饶田野,亮丽的乡村楼房,晃晃悠悠就到了镇江。30多年来,我每次回到老家,必到镇江,也必到西津渡。镇江,是我国一座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中部的长江南岸,是大运河与京沪铁路的交汇处,东汉时号为京城,又名京  相似文献   

13.
记我的酉水     
正像我这样伴随着流行音乐长大的人,除了某些特定场合,估计很少有人会刻意听那些年代久远的老歌,而我似乎是一个例外。这些年,哪怕在睡梦中,我都会恍惚听见"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旋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河,而我的这条河,无疑我家乡的酉水河。我的整个中学时代都在酉水河畔度过,不管是初中就读的接龙中学,还是高中时的来凤  相似文献   

14.
<正>当家中的门、窗及抽屉等被非法打开时,系统将自动打开警笛,阻吓小偷犯罪,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户主手机,户主可通过手机屏幕实时观看家中情况;下班回家,晚餐粥已经煮好,而智能冰箱则检测到蔬菜储存量不足,提示可以一键通知商家送菜,老年人独自在家突然发病时,可通过简单的"一按键紧急求救",系统依照预设联系方式逐一发出求救信息和短信息……这不是科幻片,而将会是智能家居时代的真实写照。然而,自智能家居诞生,就一直非议不断。在国内  相似文献   

15.
初夏的草莓     
王纯 《水利天地》2014,(6):11-11
<正>夏天是个葱茏的季节,万物的孕育都到了鼎盛时期。阳光充足,雨水适中,正是草莓成熟的时期。我的家乡长丰是草莓之乡。初夏,天刚热起来,草莓们就像一个个小巧的新嫁娘,羞红了半边脸,散发着甜蜜的气息。这时候,家乡那连成片的草莓地,到处是喜庆的色彩。有外乡人以为草莓是长在树上的,所以远远地仰视而来,在枝头上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青春将会在这里绽放,我的热血将会在这里沸腾,我的激情将会在这里燃烧"。这是濮阳市引黄工程管理处工程师甘书凯初到引黄处时说的,难能可贵的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2006年到现在,甘书凯在这里耕耘了将近八个春秋。在这栉风沐雨的八年里,他以工程指挥部、闸管所为家,一直工作在水利一线,长期负责工程施工与工程管理工作;在这酷暑严寒  相似文献   

17.
成都春节年味足,耍事多,武侯祠、南郊公园、二仙庵、文化公园、塔子山公园的庙会灯会,四处开办,闹热得很.毕业那年我忙着写论文,过年留在成都没回老家,正好有朋友来访,于是正月初八去赶了盘"武侯祠迎春大庙会".  相似文献   

18.
夏夜微光     
正为了追寻一棵由萤火虫照亮的"会发光"的树,2016年7月,我们曾冒着暴雨,驱车250多公里,从宁波到桐庐深山的白云源景区,但还是没看到梦想中的萤火飞舞的美景。真的如老话所说:"苦心人,天不负。"从桐庐回来后不久,就在朋友圈里看到,我的朋友培坚,晚上带着孩子,在慈城英雄水库附近的山里看金蝉脱壳,而当他们准备回家的时候,关闭了手电,此时忽然发现,身边有点点微光在夜色中飘动。"啊,没想到是成群的萤火虫!那景象犹如繁星闪烁!"培坚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19.
若贫 《中华建设》2013,(1):44-47
每每想到苏州,脑海里便会活跃古代文豪们踱步名楼庭院,抑扬顿挫地吟着"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道我居城市中,我疑身在万山中"、"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等诗句的影像;行走到苏州,眼前便会浮现:下雨天,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走在寂静的小巷,空气中弥漫着丹桂清新的气息,远处传来婉转的评弹的画面。这是很多人对于苏州恬静的记忆。  相似文献   

20.
孩提时,总以为不论家乡的年,或者是外面的年,都是一样地过,家人聚在一起,为过年而忙碌,为收获而喜悦。长大成人后,见过了外面的世界,才发现原来土家人的年有诸多花样,就单从吃的来说,也是颇具特色。在中国老百姓看来,每过一年,生活都要比去年更好。自然,这条黄金法则在土家族人心中也不例外。一进入农历腊月,土家的年味就开始变浓,每家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