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之建 《中国纤检》2007,(9):8-10
记者:首先请您谈谈为什幺要修订桑蚕干茧标准? 晨林:修订《桑蚕茧(干茧)分级》GB9176-1988和《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GB/T9111—1988(以下简称旧国标)的原因可简单地归纳为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GB 9111~1988《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GB 9176—1988《桑蚕茧(干茧)分级》(以下统称现行标准)实施以来,对我国蚕丝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自动缫时代的到来,现行标准则显现出许多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丝绸》1989,(12)
我国第一个桑蚕茧(干茧)分级和检验方法国家标准及桑蚕茧(干茧)下茧国家实物标准,已由国家标准局发布,编号分别为GB9111-88、GB9176-88、GSB-W40001-88,1989年7月起实施。我国是丝绸生产大国,有其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丝绸原料的蚕茧却无一项国家  相似文献   

4.
邢秋明 《中国纤检》2007,(4):15-15,21
2006年浙江省第三茧质检定所对全省蚕茧主产市县茧丝公司所送检的庄口样茧,按照GB/T9111—1988《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GB/T9176—1988《桑蚕茧(干茧)分级和检验方法》进行了检验,笔者根据干茧质量检验结果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丝绸公司根据中纤局等单位联合文件《关于贯彻执行<桑蚕茧(干茧)分级和检验方法>国家标准的通知》精神,在本省标准计量局、省纤维检验所的联合支持下,于6月至9月先后四次举办了由全省缫丝厂、地(市)、县丝绸公司等有关人员参加的桑蚕茧国家标准宣贯会。会上,起草小组成员介绍桑蚕茧(干茧)国家标准起草经过;讲解标准的“编制说明”和茧质与标准的关系;学习标准文本和本省执行国家标准时的计价办法。  相似文献   

6.
煮茧程度与解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刘春娟 《丝绸》2004,(1):49-49
在茧质检验分级中,根据国家标准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GB9111—88)和桑蚕茧(干茧)分级(GB9176—88),解舒丝长是核定茧级的主要项目,对于同一庄口茧,解舒好,则解舒丝长越长,价格就越高。解舒的优劣是由茧质决定的,但煮熟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解舒。  相似文献   

7.
刘鹏 《四川丝绸》1999,(4):16-17
现行桑蚕茧(干茧)分级和检验方法国家标准(GB9176-88、GB9111-88)〔以下简称国标〕,从1988年5月国家正式公布,1989年7月正式实施以来,对改良蚕品种,改造蚕茧收烘技术,促进蚕茧质量提高都起了较大的作用。主要是发挥了价值衡量功能、技术进步功能、成绩考核功能、评价管理水平功能。现就如何发挥这几方面的功能作如下阐述,供研讨。一、价值衡量功能这项功能是通过国标对蚕茧分级检验,较为全面、准确地衡量蚕茧的使用价值而言的,国标对蚕桑干茧的分级检验,以解舒丝长为主要项目,洁净为辅助项目,茧丝纤度和内霉茧率为补正项目,实行主要项目、…  相似文献   

8.
桑蚕茧中的内印茧由于被污染茧层不能用于缫丝或影响生丝品位,故在蚕茧检验定级计价时成为否定性因素。GB9111-83《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将茧层内层沾有污物  相似文献   

9.
GB9111—88、GB9176-88桑蚕茧(干茧)抽样方法中,按逐包或隔包抽取样茧,抽样点均匀分布茧包各点,数量不少于200克。现对标准中这一规定提出以下设想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0.
干茧与鲜茧分级标准的不一致性及修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桑蚕茧一种产品有多个分级标准,干茧标准以解舒丝长定的等级与蚕茧价值相关性不大,适用的鲜茧标准以干壳量分级,干、鲜茧标准不一致,同一茧样按不同标准划分的等级差异大,不仅造成蚕茧等级混乱,更是“仪评”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修订干茧标准要以准确体现蚕茧价值为主,同时应考虑干、鲜茧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针对《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和《桑蚕茧(干茧)分级》检测方法标准已不适应缫丝生产发展与市场需要的现状,分析和探讨了方法标准中检验设备、工艺、检验项目和分级等问题,提出了重新修订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四川省茧丝质量大幅度滑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丝绸质量档次,增加出口创汇能力,根据国发[1985]92年文件和川府[1985]203号文件赋予四川纤检机构的职能,同时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544号文件查处纤维质量违法案件的授权决定,四川省纤检局抓住《桑蚕茧(干茧)分级和检验方法》国家标准(GB9111——88、GB 9176——88)被国家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强制性标准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了桑蚕干茧的质量监督,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与四川省丝绸公司联合发文,进一步开展桑蚕茧(干茧)质量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3.
桑蚕茧一种产品有多个分级标准,干茧标准以解舒丝长定的等级与蚕茧价值相关性不大,适用的鲜茧标准以干壳量分级,干、鲜茧标准不一致,同一茧样按不同标准划分的等级差异大,不仅造成蚕茧等级混乱,更是“仪评”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修订干茧标准要以准确体现蚕茧价值为主,同时应考虑干、鲜茧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44号)文件的精神,切实加强桑蚕干茧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中国纤维检验局于2001年10月22日至26日在浙江省举办了桑蚕干茧抽样及检验人员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旨在提高纤检系统桑蚕干茧抽样及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桑蚕干茧质量监督和公证检验工作奠定基础。来自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2个单位的39名代表参加了培训班。 培训班首先详细地讲解了《桑蚕茧(干茧)分级》(GB9176-88)和《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GB9111-88)国家标准,对干茧抽样方法及注意事项、桑蚕干茧的主要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桑蚕茧解舒试验笺速的快慢,对测定茧质参数值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各省在桑蚕干茧检验中解舒笺速还不尽一致。为贯彻GB9111—88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标准中规定的解舒(?)速,了解各种不同(?)速对解舒试验数据的影响,以利分析历年来不同解舒(?)速所得的检验资料。本文介绍了不同解  相似文献   

16.
桑蚕茧中的内印茧由于被污染茧层不能用于缫丝或影响生丝品位,故在蚕茧检验定级计价时成为否定性因素。GB9111-83《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将茧层内层沾有污物或色斑的面积在1cm^2及以上的定为内印茧。内印茧的增加不仅直接影响蚕农的收益,而且对缫丝环节提高经济效益也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7.
国家标准局一九八八年五月十一日颁布的《桑蚕茧(干茧)分级和检验方法》标准是蚕茧类第一个国家标准。该标准主要采用缫丝计价的方法,能较科学完整地反映出蚕茧质量,充分体现按质论价,合理维护农、  相似文献   

18.
自GB9111-88,GB9176—88《桑蚕茧(干茧)分级和检验方法》(以下简称现行标准)实施以来,对我国蚕丝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自动缫时代的到来,现行标准则显现出许多不足和问题,为此,本文谈几点拙见,以达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填补江苏省在桑蚕茧<鲜茧>收购分级和检验过程中,长期处于无正式标准的空白。经江苏省技术监督局批准,由江苏省纤维检验所,江苏省茧丝绸行业总会,江苏省吴江茧质检定所共同起草的《桑蚕茧<鲜茧>分级及检验方法》强制性标准,正式列入1999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制订计划(苏技监标发[1999]175号),并于1999年7月28日,在南京召开专家审定会。 审定会由省技术监督局标准处主持,邀请了中国纤维检验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邢秋明  丁海洋 《丝绸》1996,(9):43-44
对在新形势下执行GB9111-88《桑蚕茧(干茧)检验方法》及GB9176-88《桑蚕茧(干茧)分级》两个国家标准过程中出现的抽样代表性问题、漏选下茧时的处理方法、定级中的问题以及与鲜茧标准衔接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