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高红外的由来以及高红外快速加热的机理和应用.讨论了高红外快速加热的全模式能量传递和远红外加热的匹配吸收,并举例对高红外加热和常规远红外加热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红外加热用于医治人体疾病其效果是十分显著的。近年来,红外加热在医学界倍受重视,可谓异军崛起。本文就人体辐射、波长以及红外加热对人体的穿透、吸收,当前红外加热在医学上的应用动态以及我们应用红外治疗仪对疾病的医治情况及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供一例应用红外加热技术的经济效果分析。这是利用红外加热技术对生产塑料复合钢板的活化炉进行技术改造的实例。写此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证明应用红外加热技术可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近年来上海市红外技术应用概况,包括红外测温、红外热图象、红外遥感、红外报警、红外加热等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1〕〔2〕〔3〕远红外干燥加热浅谈、远红外简易辐射测试、远红外用转物资烘房、远红外烘布机,上棉十七厂科研室直热式硅钢带红外辐射器元件在消防器材加热工艺上的应用,湖南省长沙消防器材厂,刘洪志直热式硅钢带红外辐射器元件的研究,湖南省长沙消防器材厂,刘洪志低温硅碳棒及其在食品烘烤炉上的应用,洛阳市食品工业公司,樊树德远红外加热技术在油漆干燥中的应用,安阳自行车二厂,赵福林高很远红外辐射涂料在金属热处理电阻炉上的应用,广州光学应用研究所,孙荣凯论红外加热技术,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夏继余王正深胡仲寅陈文通远红外辐射加热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红外加热在军用假目标红外模拟中应用的可行性、优点及存在问题,并对现在采用的红外模拟方法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7.
许昌市红外技术研究所继1983年研制成功第一代红外熔铜炉后,1992年又研制成功第二代直热式红外有色金属熔化炉。本文为研制总结,文中叙述了约外加热技术在有色金属熔炼中应用的理论基础、熔化炉方案制定、使用情况、两种炉型的大致结构以及为使红外加热技术在有色金属熔炼方面得到很好应用所采取的一些必要的措施。最后说明在有色金属熔炼中应用红外加热技术的优点,提出了今后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激光与红外》1995,25(3):59-60
红外技术的新应用红外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红外幅射的热效应及生物效应逐渐被人们认识。红外加热技术是我国重点推广的节能项目,近年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例如,石家庄市推广红外加热技术,改造电炉359台,累计节电548万度,国家对天津大学热能工程系重点投资,建成了...  相似文献   

9.
全书共分六章,分别阐述红外辐射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远红外辐射材料和器件、远红外烘炉设计、远红外辐射加热实例,书末附有大量参考数据和光谱图。本书可供从事红外辐射加热的科技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红外辐射加热机理与应用技术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励 《红外技术》2003,25(6):73-73
本文主要通过讨论红外辐射加热技术机理与各物质加热干燥固化的复杂关系 ,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条件下 ,为探讨加热技术分析与工程应用量化提供参考。分 6部分 :1)不同边界条件红外辐射与物质热作用下匹配吸收与外匹配吸收理论应用机理分析与研究。2 )辐射加热作用各种物质中 ,辐射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红外加热技术在日本、美国、苏联已应用到许多领域。我国自1978年将红外加热技术列入国家重点推广的节能项目之一以来,已取得很大效果。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节能效果,制造新的红外辐射器是很关键的。我国已研制出SiC红外辐射器,电阻带  相似文献   

12.
红外加热在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器再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器再生困难是阻碍微粒过滤器实用的关键所在,本文应用红外加热技术对微粒过滤器进行加热燃烧再生。结果表明红外加热再生方法具有结果简单和再生可靠的优点,并通过实验分析再生过程中的最高温度和温度梯度地陶瓷过滤器的影响,结果显示调节径向辐射量可有效降低最高温度和温度梯度。  相似文献   

13.
毛振刚 《红外技术》1990,12(3):35-37
探讨了我国红外加热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提出了我们的对策与发展方向。在大力开发红外产品和红外应用的同时,要加强其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光学学会红外光电器件专业委员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红外专业分会、中国电工学会电热专业委员会、中国光学学会锦州分会、吉林省能源学会红外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全国第四届红外加热技术发展研讨会,于1993年8月2日~6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工厂的代表50人出席了会议,共交流论文40余篇,内容涉及红外辐射加热理论、辐射测量、加热元件(含涂料)、工程设计及各类应用。代表们认真地进行了学术交流,围绕红外加热节能技术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天津大学褚治德教授提出的高中温定向辐射、辊  相似文献   

15.
红外加热干燥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近几年来,远红外加热干燥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节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红外加热干燥理论方面,日本细川修克等人的“匹配吸收”加热理论在国内外均有很大的影响,是我国近几年红外加热干燥技术的主要指导理论之一。近年来,我国有人提出,匹配吸收只适用于薄物质的干燥,而对于厚的物质,如木材、肥皂等,则应用“非匹配吸收”加热理论。本文通过实验和计算指出:由于绝大多数物质和水分对红外辐射源所发射的2~15μm波长的红外辐射都是不透明的,均能在极薄的表层内完全吸收,热辐射源的辐射光谱与物质的吸收之间总的说是“自然匹配”的。因而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必要去过多地追求“匹配吸收”。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今年三月份两次参加了由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召开的关于红外加热技术应用若干问题的座谈讨论会。与会者所谈各种看法对于关心这一讨论的读者不无益处。现将其中的一些观点简介如下: 一、关于红外加热技术的科学含义,以及应用这门技术所以能够取得节能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红外辐射加热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外辐射加热材料是红外辐射加热器的基础。本文结合科研工作,概述了各种红外辐射加热材料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红外加热胶接的思想,并对红外加热胶接技术作了简单阐述。介绍了一种红外加热胶接矿用阻燃、防腐、橡塑风筒布的装置。  相似文献   

19.
电热膜技术应用于红外成像制导对抗领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相银  凌永顺  杨莉 《红外技术》2006,28(8):478-480
传统的红外点源模拟方式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红外成像制导对抗的需要,通过分析电热膜的加热原理和特点,探讨了它在红外成像制导对抗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优势:模拟目标和环境的红外特征、制作可控红外假目标和对自动寻的红外成像制导系统进行动态变形干扰。  相似文献   

20.
飞行中段高速飞行器红外辐射特性是对其进行红外探测、识别及跟踪的基础。飞行中段高速飞行器红外辐射与表面温度密切相关,而飞行器表面温度又与上升段气动加热、空间环境热辐射、防热材料结构等有关,特别是上升段气动加热对飞行中段飞行器红外辐射的影响不容忽视。为获得复杂环境背景下高速飞行器在飞行中段的红外辐射,综合考虑上升段气动加热、环境辐射加热、表面辐射散热和结构热传导等主要因素影响,采用气动热工程计算模型、空间辐射加热、一维多层热传导计算方法,建立了高速飞行器红外辐射分析技术,实现了气动加热、环境辐射加热、自身辐射散热、结构热传导等多种主要因素影响下的高速飞行器飞行中段温度场和红外辐射分析。结果表明:上升段的气动加热会对飞行中段的高速飞行器红外辐射产生较大影响;在飞行中段,飞行器在长波8~12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明显大于在中波3~5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强度,选择8~12μm波段更有利于对飞行中段高速飞行器的探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