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采用了数值模拟的方法,在大空间建筑物中拟定一个固定热源,并且对单侧风压和热压自然通风,单侧通风加屋顶机械排风,穿堂风加屋顶机械排风这三种不同的耦合方式进行了模拟并得到温度分布。模拟结果发现,自然通风能够较好的对建筑物的下部空间进行通风,顶部机械通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建筑物上部的空气环境,建筑物可根据内部结构适当调整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2.
单纯的自然通风方式在室外高温气候条件下往往难以满足通风降温的要求,此时,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联合运行的复合通风方式显得很有必要。通过数值模拟,对机械排风口的合理布置位置和最佳配置方式进行了研究。对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工作情况分别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在该运行工况下所应采取的相关措施以保证最佳运行效果。此研究结果可为解决高温气候条件下变压器室通风降温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新宇  柴永艳 《山西建筑》2011,37(8):124-125
介绍了工业厂房通风的主要形式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和混合通风,并对三种通风形式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工业厂房通风的设计,必须结合实际进行综合考虑,正确选择通风方式,达到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由于教室人员密集,通风非常重要,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混合通风是一种适合于教室的通风方式,而太阳能烟囱可以提高自然通风的热压作用。本文对太阳能烟囱辅助教室混合通风进行了研究,采用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室内热源强度、机械送风口位置、机械送风速度和太阳能烟囱辐射强度对教室内空气温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太阳能辅助教室混合通风的室内空气温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高校学生宿舍气流组织方案的合理性,利用Fluent软件对沈阳某高校宿舍通风方式进行模拟,建立宿舍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宿舍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下的流场、温度场,采取实测与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同时证明了在秋冬季节下机械通风才能满足排污效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置换通风为最佳气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6.
室外环境对采用天窗厂房的自然通风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窗在厂房自然通风的设计和控制中处于重要地位。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室外气象条件对采用天窗进行通风的南北向建筑的影响。可以为此类建筑提供优化天窗以增强自然通风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厂厂房选择合理的通风方式至关重要,在机械通风的基础上适当的引入自然风,能够起到节能、降低投资成本的作用。通过CFD模拟验证了自然进风、自然排风以及自然排风与机械排风相结合的方式的合理性,同时数值模拟手段也可为通风设计优化提供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8.
柯其枝  谭洪卫  朱伟民  李明宝 《暖通空调》2007,37(4):113-116,112
结合一大型造船厂焊接车间,以CFD数值模拟技术手段探讨了建筑条件对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利自然通风条件下,焊接车间通风效果差;仅靠改变车间门大小或侧面开口位置或屋顶自然通风器布置方式,其改善效果不明显;当自然通风器占屋顶面积的比例达到45%~60%时,其通风效果能满足焊接车间的卫生要求;建筑朝向不同焊接车间通风效果差异明显,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朝向以有效利用自然通风。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寒冷地区电厂主厂房夏季采用全面自然通风和自然进风、机械排风2种通风方案的可行性,对某电厂主厂房内部的流场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夏季工况下采用全面自然通风方案时,底层和夹层的空气温度超过34.5℃的高温区域面积较大,不能很好地满足相关技术规程的要求;采用机械排风方案后,厂房内部温升超过3℃的高温区范围明显变小,各层空气流速分布更加合理;但在2种通风方案下,凝汽器附近均会形成小范围高温区,以及出现局部流速过低问题。分别通过开启通风格栅和采取隔热措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其降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自然通风模块、机械通风模块和室内空气质量模块,搭建了通风、室内空气质量与能耗的综合模拟平台。以北京市某住宅作为模拟分析案例,比较了不同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通风策略下的室内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和能耗。主要结论为:自然通风模式下,开窗总时长相同时,增加开窗次数有助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且25%的窗户开度就足以稀释室内甲醛浓度。机械通风模式下,新风机持续运行比间歇运行更节能。在北方采暖季,采用机械通风稀释室内污染物比自然通风更节能有效。  相似文献   

11.
以某冷轧钢厂房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搭建试验模型小室,研究了单侧自然通风条件下不同热源放置位置对热源两侧迎、背风面温度分布规律的影响,以及热源非中央放置时模型小室两侧内壁面温度和中央温度梯度的分布情况。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下,迎风侧空气温度低于背风侧;热源距离侧面墙壁较近一侧空气温度高于较远一侧。指出在热源散热量确定的情况下,合理的热源布置位置和优化的通风方案是改善强热源室内热环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该车间的通风供暖方式,指出汽车厂焊接车间采用置换通风、转轮式热回收装置以及天然气燃烧加热的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室内空气环境和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典型空气污染物氨气,运用CFD方法构建武汉中心三维立体模型,模拟标准k ε条件下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2种抑制措施对氨气浓度整体影响效果并确定其影响进深。结果表明:稳态下机械通风对降低模型整体氨气浓度效果有限,单个送风口沿送风方向影响进深约为6.1 m,垂直于风速方向约为1.2 m,且送风口影响进深随风速变化极小;自然通风对降低模型整体氨气浓度效果明显,进风口对氨气浓度影响进深约为17.5 m,随高度增加逐渐递增的进风速度在通风前15 s对氨气浓度影响明显,稳态时风速增加自然通风影响进深增加有限;施工中可主要采用自然通风抑制氨污染,幕墙封闭后可利用机械通风并辅以导风板等设施提高机械通风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住宅节能技术的广泛推行,对窗户的气密性要求越来越高,冬季冷风渗透远远不能满足室内人员对新风的最低需求。为了寻找节能、舒适的通风方式,本研究利用FLUENT对工程中较为常见的通风方式:自然通风方式、自然进机械排通风方式、带热交换的墙式通风器方式、带热交换的通风换气机组方式在气流组织、舒适性能、能耗特性及初投资方面进行了应用效果评价。最终得出:对于层高和装修标准较高的高级住宅中使用带热交换的通风换气机组,可以使通风系统在满足热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基础上,更加节能,而对于一般住宅建筑,自然进机械排通风方式是相对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唐超  高岩  李德英  陈晓春  郝军 《建筑科学》2011,27(12):81-86
本文以一间大空间工业厂房为例,运用CFD模拟工具计算了自然通风条件下厂房的室内平均温度与通风量.而后,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比较分析了5种外界因素水平同时变化时单个因素对室内平均温度和通风量作用的主次顺序及影响趋势,并将模拟数据拟合成了相关关系式,为工程实践中高效预测自然通风效果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室内环境与自然通风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风的目的是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良好的自然通风组织减少对空调的利用,并及时将污染物排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热舒适方面,自然通风形成的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人体舒适性。分析了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对室内空气品质与室内热环境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的效果和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合理的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和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位于广州的某印染厂定型车间通风系统原有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案。分析计算表明,采用改进的通风方案与原有方案相比可以提高车间通风系统的自然通风量,降低所需要的机械通风量,节能降耗。最后,本文对改进前后的方案作了简单的技术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现有手册中车间内有局部排风时自然通风量计算公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计算途径.  相似文献   

19.
根据某地铁车辆段检修主厂房的实际几何尺寸及计算参数建立计算模型,采用STAR-C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采用自然通风条件下检修主厂房内温度场、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模型采用RNGK-ε两方程湍流模型,离散化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速度-压力耦合求解采用SIMPLE算法,模拟计算中考虑了检修主厂房内设备散热、照明散热及透过采光天窗的太阳辐射等多种传热过程。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并结合卫生标准,对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下厂房内的热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