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晶体管放大器的特点之一是输入阻抗很低,后一级对前一级的影响很大,因而对于多般放大器的计算增添了不少麻烦,尤其对于计算多级反馈放大器更是如此.本文试图利用信号流图来计算晶体管多级反馈放大器,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不仅可以较方便地算出电压放大倍数及反馈的大小,还可以看出晶体管放大器所特有的内部反馈及其性质(正或负),必要时也能求出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2.
负反馈电路反馈类型的简易判断图雅(巴盟广播电视处)在电子电路中,凡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属于放大器输出回路的某个电量(电压或电流)送回到输入回路来,以使放大器的某些性能获得改善的这种手段,工程上统称为反馈方法,引入反馈后使放大器放大倍数减小的称为负反馈,...  相似文献   

3.
根据工程应用中对小信号放大的需要,结合模拟电子技术和单片机技术,设计实现了一种数控高增益测量放大器.根据预置的电压放大倍数合理分配第一级、第二级的放大量,实现了步进为1的1~1 000的放大倍数预置和显示功能,同时实现输出共模电压反馈至电源公共端,使运放电源电压随共模输入电压浮动等改进措施提高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实现了一种方便实用的数控高增益测量放大器.  相似文献   

4.
直流对数放大器是放大倍数随输入信号的大小按对数规律变化的直流放大器。这种放大器输入动态范围大,输入和输出成对数关系。一、直流对数放大器的基本原理直流对数放大器由直流放大器和提供对数特性的反馈元件两部分组成。提供对数特性的反馈元件通常是晶体二极管或是接成二极管形式的晶体三极管。图1是直流对数放大器的原理图。从图1中可以看到,由于直流放大器A的反馈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对数成比例,因此,使整个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对数成比例。其数字表达式为 (1)式中L_ε是反馈元件BG的发射极-基极结反向饱和电流;α是一常数。证明如下:  相似文献   

5.
WZS型数字式旋光仪,采用了一种高灵敏过零触发器,触发灵敏度远优于10毫伏,其线路原理如图所示。它是由射极耦合双稳触发器前加一级对数放大器组成。当输入电压趋近于零时,输出电压也趋近于零,反馈二极管处于零偏,相当于开路,此时对数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近似等于BG305的开环增益(K_v=100分贝),因此大大提高了过零触发的灵敏度。当对数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等于反馈二极管的正向箝位电压时,达到全电流负反馈,放大倍数等于1,大大限制了饱和深度。这不仅提高了响应速度,而且实现了增益的自动控制。 (箝位稳压管是2CW7M,稳定电压为23.2~23.4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直接耦合方式下的差分-运放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根据多级放大器增益的计算方法,采用方框图分析方法,计算出基本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另外,对所构建差分-运放电路,采用微变等效电路方法,经计算节点电压,进而得到反馈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两者满足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基本关系。同时,启用仿真软件EWB,分别对基本放大器和反馈放大器做仿真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说明方框图分析法在分析反馈放大器中的应用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试题名称:电子线路一、图1所示电路中,已知 V_1=4V,V_2=5V,求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 V_0。(10分)二、图2所示反馈放大器中,所有晶体管 T 型参数为β=100,r′_((?)b)=100Ω,r_e=20Ω。请解答:1.存在哪些反馈形式,指出反馈支路,说明反馈极性;2.估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A_V(V_0/V_(?));3.估算电路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10分)  相似文献   

8.
洪少真 《家庭电子》1995,(11):29-29
负反馈对放大器的性能有比较大的影响,负反馈在放大器中处处可见,应用很广。本文专门向大家介绍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一、使放大倍数下降:负反馈削弱了输入信号,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也相应减小,放大倍数就降低了,有负反馈的放大倍数A_1与未加反馈的放大倍数A之间有如下关系:  相似文献   

9.
首先产生于电子技术领域的反馈理论,在工程领域已获得广泛的应用.电子电路里,反馈现象普通存在.在放大电路中,往往有目的地引入不同类型的反馈,以改善其性能,如稳定工作点,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等.为此,反馈类型的判别对于设计、理解、运用放大器具有重要意义.但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对不同的反馈类型含混不清.现介绍基于一般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论是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还是电话机,都需要把微弱的信号电压放大。例如最简单的收音机,检波级输出的信号电压约为10mV,而喇叭需输入约1V的信号电压,从电压放大的观点来看需电压放大倍数Av=1000/10=100倍,显然用一级放大器其放大倍数不够,因此要用多级放大器才能达到高放大倍数的要求。在多级放大器中,级与级间的连接称为级间耦合,如级与级间采用电容与电阻连接的方式称为阻容耦合,阻容耦合放大器是电压放大器中最常见的形式,用途很广。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流反馈放大器的电压模式五阶低通滤波器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信号流图法对五阶无源低通滤波电路直接模拟,提出了电流反馈放大器(current-feedback amplifier,简称CFA)的新颖的连续时间电压模式有源滤波电路。面向实际电路,完成了PSpice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路方案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2.
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CFOA是近几年才推出的新型器件。与电压反馈运算放大器VFOA相比,CFOA具有更宽的带宽和更高的转换速率。如电压运算放大器OP27的转换速率SR=2.8V/μs,增益带宽积为8MHz。电流反馈放大器EL2020最小的转换速率SR=500V/μs,带宽为50MHz并且与闭环增益无关。输出电流可达+33mA。新型运算放大器要能够进行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的设计就要使其中一个输入端为低阻抗。考虑到通常的输入信号为电压信号,另一个输入端设计有一个放大倍数为1的电压缓冲器,输入信号电压接到电压缓冲器上,使该运算放大器能被电压驱…  相似文献   

13.
对于放大电路,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即使输入信号一定,仍将引起输出信号的变化,这就使放大器工作不稳定,这也是在放大器中引入负反馈的一个原因.引入负反馈后,电压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改善.为了定量说明放大倍数稳定性改善的程度,我们用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来比较,其中dA_f/A_f为闭环电压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dA/A为开环电压放  相似文献   

14.
我台使用的GZ-1-B型中波广播发射机音频放大电路由三级放大电路组成,这三级电压放大电路为减小非线性失真,改善频响特性,减小寄生调制,除采用推挽放大电路外还采用了负反馈电路,这些电路的采用,都为改善放大器各项指标得到保证。1 由音频放大器第二级的输出端至音频第一放大器输入之间的反馈电路如图1所示 :图1反馈电路由9R20、9R3、9C8组成,此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特点是:能够在如电子管内阻、放大因数或输出端负载发生变化时,能自动调节输入电压,使输出稳定。但此时,反馈电路系统由于引入了电抗元件,在信号高频段和低频段就…  相似文献   

15.
在电子线路中,为了改善线路的工作性能以及稳定性,经常采用反馈放大器,一个反馈放大器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所组成,由于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器在输入、输出端的连接方式不同,反馈的类型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种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三步法".供初学人员在学习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可编程增益仪表放大器(PGA)采集电阻传感器信号时,增益误差较大、噪声较高等问题,设计一种应用于模拟前端(AFE)测量电阻传感器信号的高性能PGA。采用了电压模放大器和电流反馈放大器双模式架构,实现信号的低增益和高增益的精确放大。数模转换器通过电压叠加和电流叠加的方式进行失调补偿。置位于不同增益倍数时,电路在两种模式下自动切换,以提高电路工作效率。电路设计基于TSMC 0.18μm工艺实现。后仿真结果表明,PGA在1~2048放大倍数的增益误差最大不超过0.04%,失调补偿范围±500 mV,在256倍放大倍数下,100 kHz处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为17.5 nV/Hz1/2,在1~100 kHz带宽内输入参考噪声为5.79μV,输入阻抗大于1 MΩ,在电源电压1.8~3.6 V内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用参考文献(以下简称文)所提出的基本思想进行模拟电子电路的优化设计。一、设计要求以图1的典型串联电源负反馈放大器为例说明这种优化设计方法。设计要求:反馈深度1+AF≥7,输入电阻ri≥6KΩ,带负载R_L=2KΩ。希望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得到最大的电压放大倍数Av。  相似文献   

18.
高速运算放大器是一个高放大倍数的多级放大器,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很容易产生自激振荡。为了使放大器能稳定工作,需要外加一定的相位补偿网络,以消除自激振荡。文中针对一种高速运算放大器AD713的自激进行了测试,并且通过相位滞后补偿网络消除自激振荡,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电子线路中,为了改善线路的工作性能以及稳 定性,经常采用反馈放大器,一个反馈放大器是由基本 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所组成,由于反馈网络与基本放 大器在输入、输出端的连接方式不同,反馈的类型也各 不相同。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一种反馈类型的判断方 法——“三步法”。供初学人员在学习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信号流图     
计算线性电路问题(例如放大倍数、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一般都是先列出这个电路的一组线性方程,然后利用代数方法求得这组方程的解。但当电路比较复杂时,特别是存在反馈的情况下,直接求解方程就难免繁复的代数运算,既浪费时间又易使结果出差错。下面介绍信号流图及流图两种新方法,它们都是用来表示一组线性方程的图形,根据图形就能进行直观的计算,避免了解方程过程中繁复的代数运算。我们在这里对信号流图的概貌作一简单通俗的介绍,麦孙公式的证明从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