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工件的定位与夹紧方面入手,分析了零件在装夹和加工过程中引起变形的原因,采用零件分类叙述的方法,分析了平面零件的平板及薄壁零件和圆柱类工件以及其他零件在装夹和加工中对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举出实例,说明此类工件装夹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袁华  覃岭 《装备制造技术》2011,(10):94-96,137
针对薄壁类零件加工的困境,在分析了加工变形的主要因素,即工艺系统刚度、零件结构、工艺路线、走刀策略及工件装夹等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零件加工变形,提高工件精度的工艺技术方案,对此类零件的数控加工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锈钢长薄套属于难加工零件,工件材料切削性能差,由于壁薄装夹加工时容易变形,使加工装夹困难,在仔细分析零件结构和加工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工艺和设计车床夹具,解决工件装夹问题,合理选用刀具及其几何参数,克服加工难点,保证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装夹方案和加工顺序对零件加工精度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薄壁件的加工.不同的装夹方案和加工顺序都会造成不同的工件变形,甚至使工件报废.因此,基于装夹方案分析的加工顺序优化对薄壁件的加工精度控制有着现实的意义.建立了一个工件-夹具-刀具系统模型,可以分析装夹方案对工件变形的影响,并能以装夹方案为基础分析最优加工顺序.以一个典型薄壁件为例,进行了装夹方案和加工顺序优化分析,得出了装夹方案与加工顺序优化一般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由于工件材料、壁厚、刚性、装夹等多种原因,薄壁矩形深腔体零件在加工、装配及库存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导致编制零件加工工艺的难度增加.文中通过实例从零件的变形理论分析、防变形工艺方法等角度出发研究了薄壁矩形深腔体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基于薄壁矩形深腔体防变形数控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壁矩形深腔体零件在加工、装配及库存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由于工件材料、壁厚、刚性、装夹等多种原因,导致零件加工工艺编制的难度增加。通过实例从零件的变形理论分析、防变形工艺方法等角度出发研究了薄壁矩形深腔体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大直径薄壁零件在车削加工中容易变形,难以保证零件的精度。着重从加工工艺的制定、工件辅助工装的装夹定位、车削程序指令的选用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能有效减小薄壁零件的变形,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及质量。  相似文献   

8.
薄壁环形结构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零件,大径厚比的薄壁环形工件在装夹、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导致零件质量一致性差。以带周向特征的薄壁环形件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装夹方案和装夹布局方面分析变形机理。通过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不同装夹布局下工件的变形情况进行预测,实现薄壁环形件装夹布局的最优化。最后,通过切削试验,验证了优化后的装夹布局对薄壁环形工件加工质量的提升效果。上下端面平行度和内外环同心度有效控制在0.02 mm以内,所提出的薄壁环形件装夹布局设计方案可以在各类薄壁环形件加工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丁学恭 《机械制造》2006,44(6):59-61
薄壁矩形深腔体零件在加工、装配及物流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由于工件材料、壁厚、刚性、装夹等多种原因,导致零件加工工艺编制的难度增加。通过实例从零件的变形理论分析、防变形工艺方法等角度出发研究了薄壁矩形深腔体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链板式零件专用夹具的设计过程,主要针对在铣床上加工薄壁型并且具有通孔的零件,对工件的孔心定位方法以及对工件形状和装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设计了一种该类异形零件的专用夹具,实现了该类异形零件的装夹和定位;采用静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工件在夹具设计中是否满足加工要求,通过对变形云图和应力云图的分析,找出最优设计方案。该夹具定位准确、装夹便捷,并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薄壁零件的加工,由于其刚性不足,在机械加工中容易产生变形,引起零件加工后形状误差超差而报废。形状误差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工件在装夹过程中夹紧力引起的工件变形;二是由于切削力使工件产生变形,这两种变形都是由于工件弹性变形引起的。当外力作用时,工件产生弹性变形,此时加工得到的正确形状会因为外力的取消、弹性变形的恢复而被破坏,于是就产生了零件加工后的形位误差。为了避免这种误差的产生,人们在工装设计、夹紧力大小及作用点、刀具的几何角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
鲁淑叶 《机械》2011,38(12):68-69
薄壁零件具有质量轻、节约材料、结构紧凑等特点,但刚性差、强度弱,不仅装夹容易变形,而且在车削中产生的切削力和切削热都会使零件变形.针对薄壁齿轮零件厚度较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等问题,对加工工艺进行改进,解决工件的变形问题,保证了零件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对线切割加工中模具零件变形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如切割路线、工件装夹、材料选取、热处理工艺以及模具结构设计和工艺安排等。并提出预防和减小模具零件变形和开裂的现象的解决措施,对提高模具零件加工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及其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奔  赵明  闫永达  张棋 《工具技术》2023,(8):107-111
航空发动机机匣是典型的复杂薄壁件,具有尺寸大、壁厚小和零件的结构刚性较差等特点。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采用多个夹具。当夹紧元件对工件施加夹紧力时,由于施加夹紧力的顺序不同可能导致定位元件、夹紧元件与工件接触处发生变化,从而使工件变形。以航空发动机薄壁机匣件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分析夹紧力的施加顺序与工件产生变形的关系,建立有限元装夹模型,进一步分析对其变形的影响,运用实际装夹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施加夹紧力的顺序对薄壁件的装夹变形存在明显影响,且对与夹紧力直接接触表面的变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微型零件存在产能、精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以底座工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装夹变形、频繁换工件为主要原因;通过多工位夹具设计,满足装夹不变形、高精度、高效率等要求。实践证明:多工位夹具的应用使底座工件合格率提高了34%、效率提高了47%,且更换工位块即可适应其他小微型工件的加工,在同类工件加工中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装夹方案设计是现代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方案设计质量将直接影响到零件加工精度和效率,需要对装夹方案定位精度及装夹变形情况进行快速评价。在研究工件装夹方案校验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定位误差评价数学模型,通过程序实现了装夹方案定位误差快速评价。以工件加工位置处的轮廓法向误差作为统一评价指标,同时对装夹方案造成的工件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进行评价。能够提高装夹方案设计效率,缩短工装准备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装夹方案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传统加工工艺加工薄壁零件,容易产生零件的报废,通过对装夹方式、工艺工序、刀具选择等几个方面的优化,可以有效解决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并保证工件对称度要求,为类似零件的加工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8.
铝制薄壁零件具有密度小、成本低、塑性好及易切削等特点,由于其缺口敏感性比较强,不仅装夹容易变形,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削力和切削热都会使零件变形.针对铝制薄壁零件厚度较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等问题,对其切槽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解决工件的变形问题,保证了零件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9.
余健 《现代机械》2021,(1):60-63
用带活动定位销的负压夹持工装装夹薄板类零件进行铣削加工,工件定位方便,所受夹紧力分布均匀,能在提高装夹效率的同时减小因夹紧力造成的工件变形,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在介绍了负压夹持工装结构、工作件原理,推算出夹持力大小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工装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0.
由于加工中心具有高精度、多功能、高效率等特点,使得它的加工工艺方法和普通机床的工艺方法有着较大的差别,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加工中心的工序高度集中,即一次装夹就可完成工件的多个表面加工。加工中心的这些特点无疑将会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使工件以同一基准进行加工,并减少了工件的工序互转。这样,工件的加工周期相应缩短,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相对提高,还避免了工序互转所造成的工件磕碰、划伤和变形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工序的相对集中失去了工序间的自然时效这一有利因素,这样,很容易造成加工后零件的变形,导致切削后零件加工表面的几何尺寸和形状位置的变化,从而影响整个零件的加工精度。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厂摸索出了一套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墙板类零件克服其变形的经验,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