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已钻井资料出发,对高邮凹陷侵入岩类型、侵入后特征、纵横向分布规律、侵入时期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高邮凹陷侵入岩以辉绿岩为主,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北部斜坡的码头庄、大仪集、发财-卸甲庄、沙埝等地区,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阜四段-阜二段(E1f4-E1f2)地层;从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来看,侵入E1f2、E1f4的辉绿岩可加速生油岩有机质向烃类转化,是油气良好的封盖层,并能形成多种圈闭类型,对油气成藏有利。  相似文献   

2.
阜宁凹陷位于苏北盆地的北部,属于盐阜坳陷。阜宁凹陷勘探程度较低,具有勘探潜力。阜宁凹陷的烃源主要以阜二段(E1f2)和古生界的烃源为主;储层有阜三段(E1f3)、阜一段(E1f1)、泰州组(K2t)、以及风化壳储层等;盖层主要以E1f2和浦三段(K2p3)、浦四段(K2p4)为主。从整个凹陷的烃源条件、储层和盖层的空间展布情况来看,阜宁凹陷是一个较为有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利用多温阶热解与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对苏北盆地古近系阜宁组阜二、阜四段泥页岩、夹层及邻层致密碳酸盐岩、致密砂岩样品系统分析,结合少量泥页岩油试采资料,探讨了阜宁组泥页岩、夹层及邻层致密储层的含油性和致密油可动用性。苏北盆地阜二、阜四段泥页岩中含致密油一般小于5.0 mg/g,油以吸附-互溶态为主,吸附-互溶态油占总滞留油的比例总体随埋藏深度的增大呈降低趋势,轻质游离油总体很低,可动油率小于3%;阜二、阜四段泥页岩夹层和邻层砂岩中含油一般大于5.0 mg/g,以游离油为主,轻质游离油量一般大于0.25 mg/g,可动油率一般在4%~7%之间,与北美Bakken中段致密砂岩油可动油率(5%左右)接近。阜宁组泥页岩内可动致密油主要赋存于裂缝中,即构造裂缝为可动致密油主要赋存空间,部分微孔隙(喉道半径大于0.18 μm)为次要赋存空间;致密油赋存相态应以游离态为主,吸附态次之。阜二、阜四段邻层(阜一、阜三段)裂缝型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初期产量较高,但产量递减快,生产周期也短,经济可采性有限;相比之下,阜二、阜四段的源内夹层型致密砂岩油初始产量不高,但递减慢,生产周期长,具有较好的经济可采性。   相似文献   

4.
从已钻井资料入手,对高邮凹陷北斜坡辉绿岩石类型、侵入后特征、纵横向分布规律、侵入时期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辉绿岩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北部斜坡的码头庄、大仪集、发财—卸甲庄、沙埝等地区,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阜四段—阜二段(E1f4-E1f2);从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来看,侵入E1f2、E1f4的辉绿岩可加速生油岩有机质向烃类转化,是油气良好的封盖层并能形成多种圈闭类型,对油气成藏有利。  相似文献   

5.
盐矿勘探具有埋藏浅、分布范围小、厚度簿、分辨率要求高等特点, 给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带来较大的困难.为此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采用了精细的振幅补偿模式;采用了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来提高分辨率;采用了速度分析与自动剩余静校正.以上方法的采用, 使资料品质和分辨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剖面波组特征突出,阜宁组(E1f)阜二段断层断点清楚,三垛组(E2S)与戴南组(E2d)角度不整合面关系明了.  相似文献   

6.
运用层序地层理论及研究方法,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观察与测井、地震资料,对鄂西渝东区飞仙关组(T1f)地层开展层序地层研究,识别层序边界,建立地层格架。结果表明:鄂西渝东区T1f按岩性地层划分为4段,分别为飞一段(T1f1)~飞四段(T1f4),在T1f共识别出2个Ⅲ级层序(SQ1和SQ2)并进一步将飞三段(T1f3)~飞四段(T1f4)地层划分为3个Ⅳ级层序(Ssq1、Ssq2和Ssq3)。重点对飞仙关组Ⅳ级层序进行分析,认为建南地区T1f发生了3期相对海平面升降,形成了3期鲕粒滩,鲕粒滩存在自西向东迁移趋势,层位逐渐抬高,且主要位于高位体系域中的台地边缘相带。  相似文献   

7.
旋回地层学因具备高时间精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沉积地层的高精度地质定年和高分辨率地层划分与对比等研究领域。细粒沉积地层的旋回划分研究由于难度大,一直是层序地层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樊页1井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纯上次亚段(Es4scs)湖相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选取测井数据和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作为旋回分析的替代指标,采用频谱分析、小波变换、功率谱估计和滤波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研究层段记录的米兰科维奇旋回(米氏旋回)进行识别;并结合地球化学指标验证测井数据识别旋回的可行性;在米氏旋回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浮动”天文年代标尺,计算了沉积速率;同时,首次在研究区探索性地运用沉积有机质丰度和表征古氧化-还原性的指标探讨了轨道周期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 湖相泥页岩沉积旋回明显受米氏旋回控制,包括405.00 kyr偏心率长周期(E1),124.22 kyr偏心率短周期(E2),39.76 kyr斜率周期(O2)以及22.00 kyr岁差周期(P1);② 研究层段共识别出6个E1,22个E2,65个O2和110个P1,依据“浮动”天文年代标尺计算出沉积时间为2.73 Myr,平均沉积速率为0.069 m/kyr;③ 湖相细粒沉积地层有机质丰度及古氧化-还原性变化受天文周期控制;④ 当偏心率振幅幅度较大且处于最大值时期,地球整体处于间冰期,气候暖湿,易于形成富有机质沉积地层,是页岩油勘探的最有利层段。研究提出的思路和方法为同类型细粒沉积地层的旋回划分与对比、“浮动”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沉积速率的计算以及有机质富集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参考,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细粒沉积地层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8.
LZ、ZD地区属于GY凹陷的边缘地区,油气显示活跃。通过基础研究认为,LZ中部高带和临南次凹斜坡带以LZ次凹的油源为主,ZD地区以GY深凹带、内斜坡及CL鞍槽的阜二段(E1f2)段和泰二段(K2t2)烃源岩的油源为主。该区域具备E1f1-E1f2、E1f3-E1f4、K2t1-K2t2三套有利的储盖组合。圈闭预测资源量可观,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9.
苏北盆地古近系发育阜二段、阜四段两套富有机质泥页岩,油气显示丰富,是目前非常规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基于岩矿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分布、储集物性等研究,综合评价了阜宁组泥页岩储层,总结了泥页岩裂缝的测井响应及地震响应特征,探索了泥页岩储层甜点识别和预测的技术方法,并在盐城凹陷阜二段和高邮凹陷阜四段开展了预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火成岩发育区一直是地震资料采集的难点,主要是火成岩侵入对正常地层的反射形成干涉和屏蔽作用,GD地区主要分布两套火成岩,上套火成岩在E1f4-E2f2地层中侵入,下套侵入在E1f2-E2f4地层中,造成目的层反射波组特征不清,严重影响地震资料品质。通过研究该区火成岩的特点,认为加大激发能量、增加近、中炮检距道数和覆盖次数有利于改善该区火成岩下覆地层的资料品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依据岩心、化验分析和驱替实验等资料,对YJB油田下第三系阜一段和阜二段砂岩储层特征、非均质性、裂缝特征以及对开发效果和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储层基本上属于强非均质性,裂缝以水平裂缝为主,主要是微裂缝和短缝,储层属亲水油藏,且阜一段比阜二段亲水性更强。由于两套层系储层特征上的差异,表现出的见水规律和开发效果不同。研究结果为油层改造、提高开发效果和提高最终采收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南巴地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层序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原理,结合野外露头层序调查和覆盖区钻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的分析,根据层序界面组成、特征、识别标志及形成机理等因素,将四川盆地通南巴地区的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地层划分为8个Ⅲ级层序、2个Ⅱ级层序。在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对该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台盆的沉积充填结构和有利储层发育层位进行了刻划,还指出了本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部署的有利方向为马路背-黑池梁地区的T1f1-P2ch、T1f3、T1j2储层及元坝地区的T1f1-P2ch、T1f3、T2j2储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X衍射和岩石三轴定向力学技术,获取了高邮凹陷阜四段(E1f4)页岩的矿物组成、杨氏模量、泊松比及脆性系数等参数,分析了页岩的可压裂性。认为高邮凹陷E1f4页岩脆性矿物含量高(平均大于50.72%),泊松比适中(0.19~0.26),脆性指数较高(30.10%~44.71%),与中国东部泌阳凹陷核三上、东营凹陷沙三下页岩一样,具有较好的可压裂性。但页岩杨氏模量相对较低(12.9~19.4 GPa),可压裂性略差于中国南方海相龙马溪页岩和美国Barnett页岩;且页岩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组成以伊/蒙混层矿物为主,遇水易膨胀。综合评价E页11f页34可压裂性最好,E1f页24和E1f4次之,E1f页44最差。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断陷油气运聚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德参1井资料的系统分析并结合野外考察及地震勘探等成果,对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断陷油气运聚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德参1井的油气来源于下伏中下侏罗统或石炭系,区域盖层主要为3000~3860m的N1-E3上部地层,在此层位以上地层中由于缺乏有效油气盖层而难以形成油气藏,油气勘探目的层应该是此层段以下的E3中下部地层及侏罗系。4000m以下的岩心分析发现砂岩孔隙发育、面孔率高、孔隙中见沥青质,表明储集层物性较好,曾有过油气运聚。3082~3487m存在多处裂缝发育段,它可成为潜在的油气储集空间。4172~4380m为上侏罗统的一个储盖层组合段,该组合中砂岩可能含有天然气。  相似文献   

15.
包裹体测温法在剥蚀厚度恢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 包裹体测温恢复剥蚀厚度方法的原理、应用方 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并以东海盆地温州凹陷4-1-1井和塔里木盆地轮南1井剥蚀厚度的恢复为例来说明此法的具体应用。计算结果表明,温州凹陷4-1-1井E地层遭受剥蚀1900~2050m,轮南1井奥陶系不整合上遭受剥蚀2600m左右。研究表明,包裹体测温法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恢复地层剩蚀厚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戴南组油气显示活跃,成藏条件有利。通过对花24块、花3块、花13块、花6块以及沙49块戴南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确定了研究区戴南组原油的来源问题,并据不同油源将研究区内戴南组原油分为两种类型,即阜四段原油和阜二段原油。综合研究了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生物标志物、含氮化合物等特征,详细分析了原油的运移方向。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刘斌 《石油实验地质》2002,24(2):172-176
绘制包裹体形成温度对埋藏深度的关系曲线,从明显的温度跃变之处可以确定侵蚀不整合面;把剥蚀面以下的深度、温度(或压力)对应数值的点用回归方法联结成的直线,向上延伸至古地表温度的坐标处,这一坐标也就是古地表面。对于浅埋藏阶段还未压实地层捕获的包裹体,必须经过压实系数校正才能进行。由剥蚀面至古地表面的距离就是地层剥蚀厚度,计算出东海盆地3个凹陷不同的地层剥蚀厚度。结果表明,本区第三系地层(E2、E3)大多数埋深刚刚达到或者完全进入主成熟高峰期门限,今后勘探应着重寻找沉积间断以前的有利构造圈闭;对于K、E1和N1地层,沉积间断以后比间断以前热演化稍微充分一些,因此对沉积间断以后的构造部位也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苏北盆地盐城凹陷油气勘探过程中,阜三段油藏的勘探研究程度和认识相对较低。在XZ1井阜三段已发现油藏详细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阜二段烃源岩有机地化实验分析、阜三段砂岩储层发育特征及物性数据统计、断层侧向封堵及阜四段泥岩盖层垂向封挡性能总结和对含油气系统事件的整体分析,深入评价了盐城凹陷阜三段有利的成藏条件,认为盐城凹陷阜三段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是苏北盆地有利的勘探层系。  相似文献   

19.
以苏北盆地为例 ,探讨了断陷盆地成藏动力系统类型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苏北盆地第三系成藏动力系统可以划分为 3种类型 ,它们具有不同的油气运聚特征和分布规律。深凹 斜坡带E2 d E2 s成藏动力系统油气主要分布在深凹带 ,烃源岩成熟度和盖层条件控制油气的分布 ;深凹 斜坡带K2 t E1f成藏动力系统油气主要分布在斜坡带和生烃次凹之间的构造高带上 ,侧向遮挡是油气成藏的关键 ;断阶 凸起带成藏动力系统油气主要分布在控凹断层上升盘的圈闭中 ,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移期的匹配关系控制油气藏的形成 ,储盖组合控制油气的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