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了分别以柠檬酸、柠檬酸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物作缓凝剂,调节粉刷石膏的凝结时间,并对比2种缓凝体系对石膏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比较不同保水剂(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以及相同量的保水剂在不同工艺流程下保水效果上的区别.探索了有机保水剂和无机保水剂对粉刷石膏的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复合缓凝剂比单纯的柠檬酸更能有效地延缓建筑石膏的凝结,同时建筑石膏的抗折、抗压强度降低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膨润土/聚丙烯酰胺复合保水剂,分析了不同掺量保水剂对石膏基固沙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膏基固沙材料吸水率和孔隙率随保水剂掺量增加而增大,但抗压强度随保水剂掺量增加而降低,当保水剂掺量为10%时,吸水率为46%,空隙率为45.41%,抗压强度仅有1.73MPa;保水剂掺量在短时间内对石膏基固沙材料保水性能无影响,随着时间延长保水剂掺量增加,材料保水性能增强,48h后保水剂掺量为10%的固沙材料水分还剩19%。本技术为进一步优化石膏基固沙材料配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保水剂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国内外保水剂的种类、制备、性能、在农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水溶液聚合法,以海藻酸钠、高岭土为原料,制备高岭土/海藻酸钠接枝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复合保水剂。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保水剂吸液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所制保水剂在土壤中的降解性能和节水保肥效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用量为12%时,保水剂在土壤中90d的降解率为25.98%;保水剂能够提高玉米生物量、水肥利用率,同时降低养分的淋溶损失,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施用0.1%保水剂能够提高玉米生物量19.50%,水分利用率15.90%,氮利用效率增加47.23%,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5.29%、23.48%和19.79%。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磺化腐植酸保水剂,探讨了影响磺化腐植酸保水剂制备的因素,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对制备的保水剂进行表征,并用吸水倍数对保水剂在不同介质中的吸水时间、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吸水性能和沙土的保水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磺化腐植酸投加量为0.3g、中和度为60%、n(KPS)/n(AA)为0.002、n(MBA)/n(AA)为0.0003时,其吸水倍数高达1034g/g;腐植酸在接枝前后,表面形貌发生变化,且其表面积明显增大;腐植酸接枝后具有丙烯酸的特征基团,磺酸基团可能被负载;腐植酸在磺化前后以及接枝前后性质发生了改变。所制保水剂在吸水2h后趋于饱和,在蒸馏水中的吸水效果最好,较低温度时吸水效果也较好。随使用时间的延长,在沙土中吸水倍数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
<正>保水剂又称土壤保水剂、高吸水剂、保湿剂、高吸水性树脂、高分子吸水剂,是利用强吸水性树脂制成的一种超高吸水保水能力高分子聚合物,因其能调节土壤水肥综合功能,保持和提高水分、养分有效性,广泛受到国内外农业专家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碱渣是氨碱法制纯碱排出的废渣,其堆存和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对原状碱渣采取工艺处理得到较低氯离子含量的水洗碱渣和除氯碱渣,研究了原状碱渣、水洗碱渣、除氯碱渣应用于砂浆时对其性能的影响及除氯碱渣用作砂浆保水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各类碱渣取代15%粉煤灰均有利于提高砂浆的保水性,但原状碱渣及水洗一次碱渣掺入砂浆后氯离子溶出含量偏高,可能造成耐久性问题;而除氯碱渣不会有耐久性问题,可以作为砂浆保水剂。除氯碱渣用作砂浆保水剂使用时,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力学性能和较低的干缩值。其较佳的应用方式为:碱渣取代胶凝材料中的部分粉煤灰,在不改变水胶比的前提下,加入减水剂来调节砂浆稠度,无需复合有机保水剂。  相似文献   

8.
建筑石膏外加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石膏是国际上推崇使用的绿色建材.我国是石膏资源大国,具备发展石膏建材的资源和政策优势.使用外加剂是提升石膏基材料技术经济水平,推动石膏行业科技进步的最有效途径,也是高性能石膏基材料的核心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建筑石膏减水剂、缓凝剂、保水剂研究的现状,并对国内石膏外加剂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海藻(A)进行温差破壁及生物酶活化处理,再接枝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制备可降解耐盐型保水剂.考察合成最佳条件,用复配酶对产品进行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当冷冻-融熔次数是2,酶质量(E)/海藻质量(A)=1.0%,丙烯酸质量(AA)/丙烯酰胺质量(AM)=4时产品吸水能力及耐盐性最佳,吸去离子水可达409g/g、吸0.9%NaCl溶液可达112.7g/g,保水剂降解96h后海藻降解率达93.3%.IR表明产品接枝性的存在,DSC表明产品热性能良好,SEM表明产品呈多孔性.  相似文献   

10.
以硫酸铵代替氮、以磷酸氢二钾代替磷,采用静态吸附法测定自制腐植酸保水剂吸附对氮/磷的吸附量;改变铵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浓度绘制吸附等温线,并采用几种模型对等温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确立了其等温吸附模型。结果表明:自制腐植酸保水剂对铵根离子或磷酸根离子具有很大的吸附容量,磷酸氢二钾浓度小于18g/L、硫酸铵浓度小于10g/L的范围内,吸附量随浓度的升高快速增加。该保水剂对硫酸铵的等温吸附在0-10g/L范围内较好的符合平方曲线模型,而磷酸氢二钾浓度在0-18g/L范围内对磷酸根的吸附更好的符合直线模型。  相似文献   

11.
农用高吸水性树脂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用高吸水性树脂的使用是解决农业缺水、传统化肥农药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有效途径。详细介绍了农用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保水机理、分类、作用机制、性能及近年来国内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对农用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对降低成本、改善耐盐性、改善降解性能的研究,以及研制功能性高吸水性树脂等将成为今后农用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高分子吸水树脂作为蓄冷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吸水倍率的高分子吸水树脂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及作为蓄冷材料在35℃环境下的相变时间,并与冰做了对比。结果显示:吸收不同倍率水的高分子树脂,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基本与水相似,随着吸水倍率的增加,相变潜热越接近于水的潜热;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于隔冷袋中的高分子吸水树脂,在35℃的高温环境中,可以维持20℃以下低温5h,比冰多了将近1h,克服了渗漏的缺点,在蓄冷领域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及盐存在时对其吸水性的影响 ,着重论述了提高高吸水性树脂耐盐性的机理和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其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法、性能改进及应用的现状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微波辐射用于高吸水性树脂合成的技术优势及应用现状,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分子设计与颗粒形状设计,以及在吸水与保水性能方面的应用等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接枝共聚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过硫酸钾与玉米淀粉的质量比为0.014;糊化的玉米淀粉与丙烯酸按质量比1∶6的比例发生接枝聚合反应.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2.5 h~3.0 h,丙烯酸的中和度为92%,制得高吸水性树脂,并讨论了其吸水性能.在室温、中性酸度环境下,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最高,可达到560 g/g。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吸水树脂吸液率及其测定方法的现状 ,提出用 10 0目筛子过滤法作为测定吸液率的通用方法。并以合成的几个超强吸水树脂产品为例 ,测定出其吸纯水率与同类文献产品相比显著超过文献产品值。对吸液率测定中树脂浸泡用水量和泡时间的影响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吸水性树脂作为一种功能高分子,其应用越来越广,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材料。本 文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特点、性能、结构、吸水机理及性能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软质聚氨酯泡沫成型过程中加入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类吸水剂,制得了一种柔软的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研究了异氰酸酯指数以及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类吸水剂的加入时间及用量等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型吸水材料,吸水倍率达到了58(g/g),并具有高柔性、可制成片材、异型材等特点。这些优点将使它在医药卫生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核壳结构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饥饿态半连续加料方法,对反相悬浮聚合制备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产品各项性能均优于溶液聚合法和一般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以改性麦秸秆、丙烯酸类单体为原料,与季铵盐改性的蒙脱土(OMMT)原位溶液聚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其吸水能力、耐盐性均有较大提高。考察了改性麦秸秆用量、OMMT掺量、引发剂含量等对复合树脂吸(盐)水能力的影响,并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方法表征了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及内部形貌。结果表明,聚合后蒙脱土片层剥离,在复合材料中达到纳米级分散;蒙脱土的含量越大,树脂的网孔越小,交联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