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lanning》2019,(5)
当今高等教育事业以一种欣欣向荣的姿态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随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出现了不和谐的一些现象,大学生逃课即是其中之一。本文依据独立院校学生逃课的现状,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与目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抑制高校学生逃课现象,为独立学院优良学习风气的形成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4)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像对课程不感兴趣的心理、逃课从众心理、教师教学没有吸引力、教学管理不到位等,接着从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逃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1)
以学生逃课率的相关统计数据简要的分析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以及危害性,并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和激励理论的公平性原则等相关知识从学生本身和教师一侧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7):14-15
面对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笔者对大学生"逃课"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学生个体、群体文化、教师教学、课程考勤等方面,并归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0)
外语是很多在校大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让一些理科生颇感头痛。学习的难度造成了兴趣的降低,由此也就带来了出勤的问题。逃课在高校中并不新鲜,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中约束逃课的最普遍管理策略就是签到,为探究签到在大学外语教学管理活动中的作用,作者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对中国期刊网近十年来以"隐性逃课"为关键词所搜索到的五十余篇相关文献进行了分类综述,指出了"隐性逃课"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隐性逃课"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并对"隐性逃课"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3)
高校的扩招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在大学里接受更高等的教育。他们通过十年寒窗苦读,经历高考才得以进入大学。然而进入大学后,逃课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为何经历过了那么多艰辛的路程,而却会在大学期间出现逃课现象呢,我们从学的视角下来分析对我校学生逃课原因的分析,引发我们作为教育者对逃课现象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3)
如今高校的大学生逃课现象屡禁不止,其出现的范围之广,出现的人数之多已经在我国高校中形成了不良的风气,这不仅影响学生本人的学习进度,还破坏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对此,校园辅导员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控制,本文探讨的就是高校辅导老师如何通过思政管理对该情况进行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17)
本文通过发生在校园内学生"厌学逃课"的案例,分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通过学校的整改和实践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法。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厌学"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让逃课的学生重返课堂,贯彻我们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0.
高中的时候,从学校里逃课出去,只为看一眼久负盛名的赫本。  相似文献   

11.
张敷 《山西建筑》2003,29(5):1-2
在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学习和执行过程中,对规范的若干条文,提出一些商榷意见,使每个建筑设计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合理应用规范,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中美高校师生教育交往关系的差异之处,并从文化传统、师资力量配备和教育交往机制等方面,对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高校师生教育交往关系中的积极因素,针对我国高校师生交往关系中的异化、疏离和淡漠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其培养的学生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又有比较鲜明的个性.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困惑和难题.文章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提出几点相关的教学建议: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师角色;尝试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授人以渔,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水平,丰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4.
少课时制图课教学改革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建军 《山西建筑》2005,31(8):144-145
结合目前高职教学的改革方向和学生的实际特点,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总结出一些经验。指出现行课时制中的一些与教改方向不太适应之处,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融合线下课堂教学和线上优质教育资源优势,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并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以研究生桥梁结构体系课程为例,结合超星学习通及在线学习中心教育平台,提出了课前预习、课堂重点难点解析加讨论、课后拓展的"PIP"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突出"问题视点",通过加强研究生文献阅读能力,探索包括学生间互评等六个量化指标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6.
Drawing on a longitudinal action research case study analysi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this paper seeks to advanc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a project sponsor's impact on practice-based learning activity within a project. It represents a first case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a sponsor and practice-based learning phenomenon within projects. The reported findings argue for the project sponsor role to be acknowledged as dynamic and interactive and a dramatic influence on project practice-based learning. It also implies that a sponsor confronts some significant dilemmas in successfully stewarding such learning. Moreover, through such endeavour, the sponsor may also become an agent fo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findings generated also encourag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nexus between the sponsor and other social phenomenon within projects.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2)
There are unsuccessful students in almost every class. Sometimes they are totally neglected due to their surface indifference and teaching schedule. There are some analysis of this phenomenon and some good language-learning strategie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曾被激进的知识分子丢弃,然而现代化过程中所造成的人文精神缺失。呼唤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对传统文化中人文精华的汲取,是完成人的现代化所必需的。现在高等教育阶段的高度专业化造成了大学人文教育的缺乏,因此,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大学课堂具有特殊意义。其具体实施可主要从大学的课程建设和课外熏陶等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开展大学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从汶川地震框架结构震害谈“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主要震害现象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针对地震中框架结构未出现抗震设计所预期的"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现象,从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和楼板的影响、可能导致框架梁承载力和刚度增大的原因、造成框架梁端超配筋的原因、影响框架柱承载力发挥的原因,以及结构在大震下受力状态变化和不同受力阶段的梁柱构件的可靠度差异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建议,为今后框架结构设计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和规范修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江苏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结构的变化方向基本一致,但也存在部分专业设置重复率较高,培养的学生人数超出了市场需求,而有些社会急需的专业设置不足的状况。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监督和指导工作,另一方面,高校也要树立全局和战略眼光,努力形成一种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创新的专业发展模式,减少专业设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