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开滦矿区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运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查方法对如深大断层、岩溶陷落柱、采空积水和矿井瓦斯等主要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探查,有效治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产生的瓦斯和水害隐患,确保矿区煤矿安全生产,对同类矿井隐蔽致灾因素的防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采掘揭露资料、钻探数据、物探及相关试验成果,采用实地调查、井下观测、统计分析等方法,分别对研究区地质构造、地下含水体、导水裂隙带、采空区、瓦斯富集区、封闭不良钻孔、井下火区等矿井隐蔽致灾因素进行详细研究,确定矿井主要隐蔽致灾因素,并进一步结合各隐蔽致灾因素特征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研究表明:林西矿主要隐蔽致灾因素为断层、岩浆岩、奥陶系灰岩含水体、采空区,这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需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合理安排治理隐蔽致灾计划,为防治矿井隐蔽致灾因素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对煤矿安全生产危害极大。在综合分析以往勘查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矿井建设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类地质资料,通过对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分析研究,推断西沟煤矿主要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是封闭不良钻孔、隐伏构造、导水裂缝带、地下含水体、瓦斯等,符合矿井实际,为矿井安全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尽可能降低隐蔽致灾因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保证煤矿正常有序的工作,降低煤矿治理成本,以相关文件为依据,针对申家庄煤矿实际生产情况,通过对以往资料整理及相关勘探工作的进行,做出隐蔽致灾因素分析研究,并针对不同隐蔽致灾因素做出有效的防治与治理措施。最终确定,申家庄煤矿的隐蔽致灾因素主要包括采空区、瓦斯、陷落柱、断层和封闭不良钻孔。同时,制订的相应防治治理措施及时有效,为从根本上防范矿井各类隐蔽灾害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隐蔽致灾因素是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主导因素,基于煤矿致灾因素的隐蔽性和多样性,针对大阳煤矿地质构造复杂的特点,对隐蔽致灾因素特征及探查技术进行分析,得出了隐蔽致灾因素探查工作的开展应采取地面普查和井下探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矿井存在的主要隐蔽致灾因素有瓦斯、采空区、奥灰水、断层、陷落柱、封闭不良钻孔和导水裂缝带,并根据各致灾因素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为煤矿如何展开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综合分析了郭家河煤矿以往勘查成果,结合郭家河煤矿矿井生产建设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类地质资料,对矿井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主要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有离层水、冲击地压、瓦斯、采空区和封闭不良钻孔等,为矿井及时处理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王台铺煤矿为例,在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物探和钻探方法对采空区、地质构造、含水性和瓦斯富集区等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探查和分析,确定了矿井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有:采空区积水、导水裂隙带、地下含水体。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提升煤矿的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震 《中州煤炭》2020,(9):30-32,36
为切实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对象山矿井的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探究。梳理了象山矿井现有的地质成果,结合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具有隐蔽性、时变性、突发性、难探测和难预防的特点,对其地面和矿井内的钻孔、煤层气井、地质构造、瓦斯、煤层自燃、煤尘爆炸、老空区和导水裂隙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矿井内的封闭不良钻孔、瓦斯、奥灰水、导水裂隙带等主要隐蔽致灾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矿井采掘工作面隐蔽致灾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运用物探和钻探方法对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探查,并在生产环节中主动实施防御性超前治理工程,有效治理隐蔽致灾因素产生的瓦斯和水害隐患,彻底消除隐蔽致灾隐患,通过治理效果的检验与评价,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不消灾不生产。  相似文献   

10.
张艳妮 《陕西煤炭》2020,39(1):172-175
为摸清矿井范围内及其周边隐蔽致灾因素的分布情况和危害程度,指导煤矿制定切合实际的采掘计划和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对黄陵矿区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黄陵矿区主要的隐蔽致灾因素有地表水、老窑积水、瓦斯等;并分别对以上致灾因素的典型事件进行了列举;另外对黄陵矿区的隐蔽地质致灾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和分析,为煤矿制定切合实际的采掘计划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探测技术高级研修班在我局开班。该研修班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一组织举办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项目之一,由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承办,主要学习讨论国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研究探讨矿井水源识别、矿井突水预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火源及高温点探测等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预测探测技术。在开班仪式上,中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副主任、华北科技学院副院长汪永高作了动员讲话。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端武为研修班作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2.
以开滦范各庄矿为例,通过收集勘探及生产期间的各种地质资料,对矿井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深入普查和研究分析,最终查明并确定井田范围内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隐蔽致灾因素主要有陷落柱、断层、裂隙、瓦斯、采空区、煤层自燃、封闭不良钻孔和导水裂缝带等,这些致灾因素的存在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针对这些致灾因素,制定了相应的治理工作计划,并在实际生产中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发生灾害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防范科兴云泉煤业有限公司重大灾害事故,进一步加强矿井防灾能力,通过对可能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该矿存在的主要隐蔽致灾因素有采空区积水、废弃老窑和井筒、瓦斯、断层、封闭不良钻孔和导水裂缝带,并提出了相关措施,为该矿今后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郑州地区登封煤田、新密煤田、荥巩煤田(巩义行政区除外)煤矿开采时间长,小煤矿数量曾经超过1 000个,兼并重组以来,大批小煤矿关闭,但采空区、废弃井筒、不良钻孔等引发煤矿事故的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遍存在,同时还存在断层、褶曲等致灾地质因素。由于煤矿技术装备的落后,技术资料的欠缺,致灾因素不清楚,煤矿在开采过程中极易引发事故。利用数学公式分析的方法,预测各矿区导水裂隙带和瓦斯含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对瓦斯、导水裂隙等主要致灾因素有了一个量化的分析。结合郑州地区煤矿实际情况,从整个郑州市辖区存在的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剖析,同时系统分析郑州地区煤矿存在的主要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为郑州辖区煤矿制定灾害防范措施和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分析某矿井已有地质、水文地质等各种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钻探和物探等多种探测手段对矿井可能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进行探查和分析,最终确定矿井存在的隐蔽致灾因素有:瓦斯、采空区、奥灰水、断层、陷落柱、封闭不良钻孔和导水裂缝带,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并为相邻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煤》2016,(9):35-37
为了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时处理煤矿地质灾害,有效预防煤矿事故,文章对赵庄煤业井下安全生产相关的主要隐蔽致灾地质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希望能对赵庄煤业灾害预测预报及日常安全生产工作有所裨益,对科兴集团地测工作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采掘工作面隐蔽致灾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和对隐蔽致灾因素探查的方法,提出在生产环节主动实施防御性超前治理工程,有效治理隐蔽致灾因素产生的瓦斯和水害隐患,并对治理效果检验与评价,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不消灾不生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目前煤矿隐蔽致灾的危害性及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介绍了近年来煤田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应用情况及效果展示,体现了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隐蔽致灾的特殊优势及地震勘探方法在煤矿隐蔽致灾地质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充分挖掘了物探数据在煤矿采区隐蔽致灾的预测预报的作用,为煤矿绿色安全、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凤凰山煤矿开采15号煤层的实际,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制约与影响矿井安全与生产的各类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及影响程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技术措施,为减免灾害发生及实现矿井安全稳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范立民编写《煤矿隐蔽致灾因素与探查》一书,2014年7月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是面向煤矿基层管理人员的科普知识读本,主要阐述了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概念、特点及隐蔽致灾因素种类、形成原因,首次总结出13种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论述了各类隐蔽致灾因素的致灾特点,叙述了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