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交通出行是街道最基本的功能,目前国内对儿童友好型街道的研究和实践更侧重景观设计和游憩节点,对面向儿童的通行需求关注不足.基于环境行为学与交通工程学的融合,通过儿童机体特征的归纳与实地数据的观测,从活动的区域、尺度、形式与层次四个方面分析儿童在街道中的活动模式,解析儿童行为活动对街道空间要素的诉求,构建儿童友好型街道设计工具包,依据儿童活动类型,将街道划分为近家街道、休闲街道、通学街道、商业街道、其他街道,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街道提出设计要素的选择策略,以创建多层级的儿童友好街道空间.  相似文献   

2.
安全友好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儿童友好型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尤其是生活性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线性要素,是儿童成长习得的外部场所,也是儿童使用最为频繁的公共空间。以武汉市具有代表性的两条生活性街道为例,分别从街道周边环境、街道自身物质空间及儿童行为活动需求3个方面探索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结合多源开放数据与环境行为调研方法,层级归类并构建生活性街道品质影响因子量表,通过儿童友好型生活性街道品质评价模型,试图识别影响其品质的关键要素。基于评价的结果,提出街道空间品质提升的优化设计思考,以期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街道空间品质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儿童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发展目标。城市街区公共空间作为儿童活动的重要载体,其边界空间是吸引儿童与公共空间环境产生互动的重要过渡空间,建设儿童友好的边界空间对提高街区公共空间的儿童友好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儿童行为心理特征分析,探讨了儿童友好的城市街区公共空间边界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为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工具。  相似文献   

4.
张瑶 《城市建筑》2023,(8):42-44+77
儿童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群体,本应作为儿童活动空间的城市街道却在城市化过程中形成了以机动车为导向的建设,成了威胁儿童安全的危险空间,儿童独立通学比例不断下降,目前城市的街道更新中也鲜有关注儿童群体及通学问题。文章以成都市金牛区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的周边街道空间为例,以环境行为学理论为媒介联系通学行为与街道环境,通过问卷访谈从客观建成环境与主观感知两方面入手,分析儿童通学行为特征,并对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最终从街道游戏空间划分、儿童标识系统布置及优化管理制度三个角度提出促进儿童独立通学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公园是儿童开展活动和感受自然的重要场所,可以起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作用。目前中国缺乏对儿童友好型公园的研究,城市公园一般以成年人的视角展开设计,缺少对儿童需求和安全的考虑,导致真正适合儿童活动的空间较少,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旨在通过研究儿童的身体尺度和行为特征,分析儿童友好型公园的本质,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探讨儿童友好型公园在不同公园类型下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总结儿童友好型公园的设计原则和要点,为儿童友好型公园设计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6.
安全在场所营造和城市设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面向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安全体系构建尤为重要。在既有文献及政策基础上,构建儿童友好视角下空间安全评价的4个维度,包括防卫安全、心理安全、交通安全和游憩交往安全,进而对北京老城地区展开儿童友好型空间安全识别及评测,主要包括步行指数、犯罪空间特征分布、公共空间可达性及规模、若干公共服务设施分布核密度等。之后,选取特定生活性街区的5条街道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熵权法赋权的安全评估模型作为测评比较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释和探索提升街道空间安全的设计响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军 《山西建筑》2010,36(22):47-48,53
结合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特点,给出儿童活动场所的设计要点,并对某居住区公园内的儿童活动场地进行了实例分析,指出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是儿童日常活动的户外空间,对儿童的成长影响很大,应该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聂蓝艳 《石材》2023,(1):51-53
<正>对于儿童来说除了家庭和课堂,最喜欢的空间莫过于游乐空间。在丰富的儿童游乐设施、趣味空间中儿童不仅能自由自在释放天性,还借助游戏打造儿童交流空间,参与城市互动,从中获得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不断完善儿童友好型的基础配套设施设计,不断提高儿童活动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趣味性,充分保障儿童权益,优先保障儿童生存和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街道空间承载儿童通学出行与社会性 活动,对其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文章首先以 儿童通学需求层次为出发点,对关联儿童出行和 活动的公共/街道空间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 确立了街道空间质量标准生成的理论依据。然 后,以“12项公共空间质量标准”为基础架构, 以“哥本哈根公共空间参数”为主要补充,对其 他质量标准和设计特征进行整合操作,生成了 包括4个大类、18个子项的街道空间质量标准 框架。最后,基于它们与儿童通学具体需求之间 互动关系的综合讨论,完成了相应指标因子的提 取,构建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街道空间质量标 准。可以作为学校周边街道空间更新过程中前期 策划、中期设计和后期评估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际发展背景,对我国当前儿童友好型空间的建设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以空间安全性、娱乐性、生态性的构建为主的规划策略,从而解决儿童活动空间缺乏、质量不高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创建儿童友好城市为背景,进行基于需求测量的儿童密集住区中生活类街道慢行空间的适幼化策略研究.文章结合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儿童密集住区的居民进行需求测量,构建适幼化街道的需求指标体系,然后结合需求指标体系提出慢行空间的优化策略.街道中适幼慢行空间的建立可以让儿童和家长在街道中和谐共处,让城市慢行交通空间最大限度地包容儿童的多样化慢行行为,让儿童在包容的慢行空间中逐步形成对城市空间的定位与认知,带动街道空间对其他所有人的友好与接纳,从而真正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已逐渐从道路设计转变为街道设计,街道空间的设计内涵非常广泛,其评价内容和要素也较多.面对街道空间设计评价的微观性、多要素性、可客观量化性、可视化,急需一套街道空间设计评价方法.通过梳理街道设计的安全、有序、绿色、友好、活力5个评价内容,及机动车空间、非机动车空间、行人空间、公交空间、绿化空间、设施空间6项要...  相似文献   

13.
梳理国内外健康城市与社区、儿童友好街道、慢行空间等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基于苏州工业园区莲I花新村周边8条街道的调研数据,应用因子分析开展面向儿童健康的住区慢行空间满意度评价与待改善要素筛选,应用修正PA方法对住区慢行空间优化的优先级进行排序,提出面向儿童健康的住区慢行空间设计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设施安全性、休闲场地情况和街道设施小品3个一级因子是应优化的首位因子,对其进行优化将对住区慢行空间的满意度提升有显著作用,应根据住区慢行空间优化的优先级提出有关儿童活动场地、活动设施及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老幼友好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将老人与儿童活动空间结合设置的老幼友好模式。通过对天津大学家属区内的两个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将户外活动空间中老人及儿童的日常需求进行对比研究。运用行为观察、行为注记等方法对两个户外活动空间中老人及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试图从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边界区域、户外活动空间中部区域、活动空间内部设施及其布局等方面提出老幼友好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情感空间的概念和研究综述,创新性提出街道情感空间设计理念,并提出设计的目标导向、范围、方法等。以嘉兴市农翔路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工程为例,分析教育类街道主要使用群体、情感空间需求,基于儿童友好、宜学、易达及令人愉悦等功能为目标,开展完整街道的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16.
文章梳理了步行友好相关的研究 文献,其中针对街道空间微观形态的研究方 面,通行的“定形—定性”或者简单“以量化 定性质”的研究方法对于形态设计的指引力 都相对较弱。“定形—定量—定性”三定结 构分析技术则指出研究的新方法。基于此, 本文在米兰选取了5条步行友好的街道,从 人的行为心理出发,采用“形态分析—数据 测算—性质评判”三向关联的结构分析技 术,分析形态特征,发现其形态设计的机 制。最后,从街道的通行空间、停靠空间、街 道界面和空间组织四个方面讨论总结指引步 行友好的街道空间形态设计模型,以为设计 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姚鑫  杨玲  王龙海 《华中建筑》2007,25(6):85-88
从分析儿童活动空间的现状问题入手,选取天津市5所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综合研究了儿童的家长、学校和儿童本人三方面对城市儿童活动空间的认识,提出儿童活动空间的特征及其对儿童活动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城市儿童活动空间规划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亚文 《山西建筑》2002,28(12):2-3
通过对城市快速成长时期街道空间受到破坏的反思,提出了城市设计中保护和发展城市街道空间需注意的问题及一些改善的建议,阐明了城市设计与社会经济、生活模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冰怡  李鹏波  吴军 《城市建筑》2023,(21):188-191
儿童游戏空间是儿童进行游戏、娱乐、运动和文化科学教育的专门场所,它不仅是综合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生态、景观和美育的功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的进步,儿童游戏空间的运作方式和空间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儿童游戏空间的类型单一,缺乏个性,难以满足儿童的需求,其改造与更新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儿童友好型游戏空间的设计与思考,结合对儿童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征分析,主张把少年儿童的需求放到设计构思的核心地位,突出儿童作为设计空间使用者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在儿童友好型游戏空间设计中应把握的几个主要方面,以此探寻儿童友好型游戏空间的发展方向,营建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儿童游戏空间。  相似文献   

20.
高翔  董贺轩 《室内设计》2023,38(2):52-59
在城市健康街道及步行友好型街道建 设的人本视角下,街道空间的优化设计逐渐成 为城市规划研究的热点。绿视率作为街道可步 行性的评价要素之一,可以对步行者的心理产生 影响,同时,步行愉悦度可以用于描述步行者的 心理。研究通过对武汉市生活型、商业型、交通 型三类街道共9个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街道 步行空间绿视率与步行愉悦度的特征,以及二 者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街道步行空间的平均 绿视率与步行愉悦度呈显著正相关,当绿视率 达到0.142 5后,步行愉悦度为正,反之为负;街 道步行空间的绿视率标准差与步行愉悦度无显 著相关关系。最后以提升步行愉悦度为导向,针 对街道共性问题和不同类型街道的个性问题提 出街道步行空间绿化的具体建议,同时提出三 个方面的优化策略,以期提高街道步行空间绿 视率,提升步行愉悦度。研究为提升街道步行 空间绿视率及步行愉悦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策 略参考,对城市街道的人性化建设具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