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电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效果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患者临床资料。评价电解脱弹簧圈封堵技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30例患者中29例封堵成功,瘘管平均直径(2.17±0.07) mm,平均植入弹簧圈(2.31±0.17)枚;1例因术中突发急性心力衰竭终止手术。29例中1例予1枚弹簧圈未能完全封堵靶血管,加用1枚弹簧圈后封堵成功;1例因血管迂曲导丝不能到位,1个月后再手术时更换指引导管和微导管,即刻封堵成功。16例有胸闷、胸痛临床表现患者症状均缓解。术后1、3、6个月随访未见介入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27例瘘管完全封堵,未完全封堵、复发各1例,遂再行弹簧圈封堵成功。结论 经导管电解脱弹簧圈封堵治疗冠状动脉瘘-肺动脉瘘微创、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仍需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Amplatzer血管塞(AVP)封堵先天性心脏病异常血管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有12例患者接受AVP封堵治疗,其中单发及多发囊状肺动静脉瘘7例,冠状动脉右室瘘2例,法洛四联症大型体肺侧支3例。均经临床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胸部CT造影筛查,并经心血管造影证实。结果本组均应用AVP有效封堵异常血管畸形,造影判断即刻成功率为100%,无移位、脱落等早期并发症。封堵血管16支,平均内径(5.2±1.9)mm,所用AVP直径为(9.2±2.4)mm。所有患者封堵术后平均3个月随访心超和(或)胸部CT造影,显示封堵血管闭塞良好,无异常、无残余分流。结论经导管应用AVP封堵先天性心脏病血管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指征、方法学和并发症预防.方法 19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儿接受了经导管应用弹簧圈或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或Amplatzer无聚酯纤维栓子(Amplatzer plug)的介入治疗.其中1例为冠状动脉瘘术后残余漏合并PDA.结果 19例冠状动脉瘘患儿瘘口最窄处平均直径(3.7±1.6)mm(2.5~8.2 mm).右冠状动脉瘘11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或回旋支瘘8例.与右心室交通14例,与右房交通5例.肺动脉平均压力为(28.0±5.0)mmHg  相似文献   

4.
肖云彬  陈智  黄希勇  王祥  杨舟 《工业加热》2014,(10):853-856
【摘要】 目的 评价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在小儿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治疗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采用PDA封堵器进行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本组8例患儿,年龄(4.1 ± 3.8)岁,右冠状动脉起源5例,左冠状动脉起源3例,分流入右心房、右心室各4例。所有患儿均成功进行封堵治疗,术后随访(2.2 ± 1.2)年,无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心肌缺血表现。结论 PDA封堵器应用于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治疗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畸形(或瘘)所致血尿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肉眼血尿行肾动脉造影而确诊的肾血管病变7例,包括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3例,非肿瘤获得性动静脉瘘4例,选择相应的栓塞剂行动脉栓塞治疗。结果7例均获成功栓塞,术后1~7d临床肉眼血尿症状完全消失,无严重并发症,随访l2~36个月无再发。结论经动脉栓塞治疗肾动静脉畸形或瘘所致的血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置入可回收食管覆膜支架治疗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良性食管瘘的疗效及堵漏失败后的治疗策略。 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经食管碘水造影确诊的21例良性食管瘘患者,在DSA监视下置入可回收食管覆膜支架,支架在体内放置28 ~ 250 d后取出并行食管造影检查评估瘘口封闭情况,对堵漏失败的病例,尝试胃镜下钛夹夹闭、DSA下生物胶堵漏及永久食管覆膜支架堵漏后进行成功补救治疗。结果   入组所有病例中,可回收食管覆膜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无严重并发症。14例支架取出术后复查食管造影显示瘘口完全封闭,首次支架治愈率66.7%,未成功患者中5例取出支架复查食管造影见对比剂外溢,提示瘘口未完全封闭,其中2例各放置永久性覆膜食管支架1枚,6个月后食管造影复查成功堵漏。2例在用钛夹夹闭瘘口;1例用生物胶堵漏后未成功。2次支架治疗成功率为76.2%,通过其他微创方式补救治疗后成功率85.7%。所有堵漏成功的患者支架取出后或微创补救堵漏成功后行上消化道造影证实无对比剂外溢。支架相关并发症包括不同程度胸骨后疼痛不适或异物感21例(100%),支架移位3例(14.3%);严重并发症为迟发性支架所致大出血、休克、死亡2例(9.5%)。结论  应用可回收食管覆膜支架封堵由多种病变引起的良性食管瘘技术成功率及回收率高,封堵瘘口疗效确切,严重并发症少,对堵漏失败者可尝试永久支架或钛夹夹闭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35例自体血管瘘道(桡动脉与头静脉侧端吻合)机能不全和闭塞的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结果.方法对35例自体血管瘘道机能不全和闭塞患者行血管造影.26例血栓形成闭塞患者行溶栓治疗,15例行经皮血管成形术(PTA).结果初次造影结果,9例单纯血管狭窄,26例血栓闭塞.溶栓即时开通率为88.4%(23/26),其中13例伴血管狭窄中7例及单纯性狭窄中8例共15例进行了PTA治疗,成功12例,失败3例.追踪观察6例溶栓后伴狭窄未处理及PTA失败者(3例).1个月内7例发生再阻塞,3个月内全部再阻塞.结论血管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评价血管内栓塞(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EVE)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avernous sinus?蛳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CS?蛳 DAVF)的技术和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CS?蛳 DAVF患者39例,其中单侧病变36例,两侧病变3例。根据供血动脉、瘘口和引流静脉选择不同途径进行EVE治疗。术后1 ~ 60个月进行脑血管造影和临床随访评价疗效。结果 EVE治疗中,采用单纯经动脉途径栓塞(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TAE)12例,单纯经静脉途径栓塞(transvenous embolization,TVE)19例,联合途径栓塞8例。术后即刻造影示28例瘘口完全闭塞,11例瘘口残留。术中1例角静脉破裂出血,术后1例静脉栓塞导致脑梗死。1年复查脑血管造影示35例瘘口完全闭塞,26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0例明显改善,1例无明显变化,2例加重。结论 EVE是治疗CS?蛳 DAVF重要和有效方法,应首选。对于复杂的CS?蛳 DAVF可联合TAE治疗,术后配合压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以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的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确诊为肾动静脉畸形后,超选择性病变动脉插管,用明胶海绵、无水乙醇、弹簧钢圈等对病变血管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所有7例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都成功栓塞,栓塞24h内7例肉眼血尿消失,术后1周内可有栓塞侧腰部酸痛、低热、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6~98个月无血尿复发,肾功能正常。结论经导管肾动脉造影能明确诊断,动脉栓塞安全有效,对先天性肾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4例儿童颅内动静脉瘘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DSA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3例为Galen型动静脉瘘,1例为非Galen型动静脉瘘,3例在DSA下行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结果 经DSA检查后行脑动静脉瘘栓塞治疗,3例均成功,无并发症.结论 儿童颅内动静脉瘘虽属罕见,颅内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安全而有效,长期预后有待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