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人民黄河》2017,(12):150-153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正确评估灌溉水有效利用程度及其存在问题的有效方法,我国大型灌区都存在灌域面积大,上下游种植结构、土壤条件、灌溉条件、种植习惯差异极大的状况,这给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精确测算带来很大困扰。结合河套灌区的实际,通过田间试验,用分作物、按轮次、渐进累加法测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消除了轮次之间实灌面积不同带来的误差,结果更为准确。同时阐明了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与灌区建设投资、管理水平、节水技术应用、种植结构变化以及水文年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江苏省洪泽地区灌溉节水发展的状况,需对该地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试,合理评价灌区工程节水效果。使用首尾测算分析法,即直接根据渠首引进的水量和最终被植物利用的水量来对灌区毛灌溉用水量和净灌溉用水量进行测定,计算出洪泽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许多测定工作量和不确定因素,结果相对可信且便于测算工作;该地区灌溉水利用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应继续通过工程、耕作、管理等措施大力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广西现状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首尾测算法用于测算分析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中的主要技术线路和内容,包括首尾测算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样点灌区选择、灌区灌溉用水总量以及灌区各种作物实灌面积的调查统计、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并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测算分析,提出了广西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4.
以具体灌区工程为例,应用水量平衡的相关原理并主要借鉴首尾测算方法计算出某灌区干渠渠系水利用系数、支渠及以下渠系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及灌溉水利用系数等,简化了测算工作量,且这种简化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值测算方法对于类似灌区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鞍山市32个典型样点灌区,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确定2022年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结果表明:2022年鞍山市纯井灌区、小型灌区和中型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6508、0.5773、0.5314,全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6168。科学实施农艺措施,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灌区用水管理,有利于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6.
以祁县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中的城赵镇高效节水灌区为例,主要通过首尾测算法进行该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结果表明,首尾测算法可直接根据灌区渠首引进水量和作物最终利用水量进行灌区典型作物毛灌溉用水量和净灌溉用水量取值测定,最终测算出整个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使测算过程大大简化,测算结果准确度也有保证;测算结果也表明,城赵镇高效...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了解市辖范围内灌区工程状况,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对2017—2019年宿迁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分析。研究根据宿迁市农田灌溉特点,制定样本灌区的选择原则并确定13个样本灌区,采用首尾测算法测算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而推算出宿迁市3年平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 590、0. 595和0. 599,3年内提高了1. 53%,其值主要受市内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水平影响。由此可见,宿迁市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仍有提升空间,应通过加强对大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和管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被列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考核指标之一,做好相关测算与评估,对科学确定灌区节水潜力、促进节水灌溉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这一概念及其重要性,其后就首尾测定法、典型渠段法两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围绕某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展开论述,以期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市密云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共选取样点灌区13处,并开展样点灌区净灌溉用水量及毛灌溉用水量的监测,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计算密云区样点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以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基础,采用点与面相结合、实地观测与调查研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算全区不同类型灌区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统计分析全区不同类型灌区的毛灌溉用水量,测算得出密云区2018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740。研究成果可有效支撑密云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同时也可为密云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测定自流灌区、提灌站、节水灌区、纯井灌区的灌溉定额与实灌面积,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计算出不同分类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以寻求更有效的农业节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肇源县中心灌区2013年工程状况与水稻灌溉用水管理,开展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传统测定法与首尾测定法的测验与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该灌区采用传统测定法与首尾测定法取得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验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误差仅为0.05%;较低的灌溉水有效利用水平,受灌区土壤、地质结构、建筑物工程老化与渠系防渗率低、渗漏量大、管理水平和灌溉技术水平低等客观影响,水资源浪费量大于有效利用量,通过灌区工程的完善,具有很大的节水空间与潜力。  相似文献   

12.
灌溉水利用系数反映了全灌区渠系输水和田间用水状况,是衡量从水源取水到田间作物吸收利用过程中灌溉水利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基于首尾测算法得出了淠源渠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与该灌区灌溉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灌溉技术水平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3.
高金梅  ;李双柱 《治淮》2014,(8):18-21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评价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与灌区自然条件、工程状况、用水管理、灌水技术等因素有关。因此测算分析现状条件下,各个灌区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合理评价节水潜力与节水灌溉发展成效,对促进灌溉节水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武宜壮 《治淮》2020,(2):16-19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衡量灌区灌溉工程状况、管理水平和灌溉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之一,是科学评估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农田灌溉节水潜力的基础,本文以连云港市2013~2018年农田灌溉水测算分析成果为基础,分析近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变化趋势,并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成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出了提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水平的对策措施,对连云港市水资源规划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延淑峰 《山西水利》2012,(10):20-21,29
通过选择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的典型代表灌区作为典型样点灌区,采用首尾测算法计算得出典型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率。在典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测算的基础上,按不同分类灌区灌溉用水量进行加权平均,推算全市大中型灌区的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提出加强工程配套建设,强化工程管理,推广科学的灌水方法与技术等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为了有效地解决农业可持续用水问题,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成为必然。因此,研究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其影响因素意义重大。基于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方法,结合文成县灌溉水利用现状,建立了"首尾测算法"灌溉利用系数计算模型,并综合分析了灌区规模、灌溉类型、管理水平对灌溉系数的影响,希望为今后农业高效灌溉技术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一、概述灌溉水利用系数是综合反映灌区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灌溉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作为水利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是水利现代化考核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江苏省宿迁市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样点灌区采用直接量测法,根据灌区的规模大小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大型样点灌区,支渠及以上的渠系采用渠系水利用系数法,支渠以下的采用首尾测算法;对于重点中型样点灌区,分析骨干渠系构成情况,大型样点灌区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以2012年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渠道和农田野外试验为主,结合室内实验,选择不同规模、不同工程状况的灌域作为典型样点灌域,开展灌域灌溉水利用效率测算分析以及节水改造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以凤台县实测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运用首尾测算分析法测算了凤台县2018—2021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水资源条件、灌区总体规模、工程投入和管理措施四个方面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持续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加强灌区管理能有效提高凤台县灌溉水利用系数。研究成果对发展节水型灌区、节水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制定县域节水灌溉规划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的肃州区为例,在概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常规测算方法弊端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分析及其他灌区实践经验提出首尾测算法,并应用该方法对肃州区各类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同时对所选典型灌区的代表性和测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标明,应用首尾测算法测算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过程简便,结果准确性高,能有效克服传统计算方法工作量大、测算硬件条件难以保证,实施难度大等弊端,对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