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三软”大倾角厚煤层工作面组合液压支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刘东煤矿72煤层典型"三软"大倾角厚煤层的开采条件,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软"大倾角厚煤层工作面组合液压支架的稳定性及其适应性。结果表明:组合液压支架的稳定性与支柱的初撑力、初撑力不均衡系数、支柱迎山角等支护质量因素和煤层倾角、顶底板岩性特征等地质因素有关;组合液压支架的稳定性随着支柱初撑力的增大而增强,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而降低,适当增大组合支架下侧立柱的初撑力有利于提高支架的稳定性;控制支柱合理的迎山角是大倾角煤层条件下提高支架稳定性的重要保证之一。在刘东矿煤层条件下,支柱迎山角宜为6°左右,适应的最大煤层倾角为36.48°。现场应用中通过改善支架液压系统的密封性,防止漏液,提高支柱的初撑力,保持支架及支柱的良好位态,保证了支护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徐矿集团新疆赛尔能源有限公司六矿主采A4煤层,属缓倾斜煤层,采用走向长壁炮采工艺,单体支柱配合铰接顶梁进行顶板支护,在开采浅部煤层主要是没有老顶,冒落时直接垮到地面,结合现场实际,介绍单体支柱在开采浅部煤层时应注意和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单体支柱防倒顶盖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业怀试验情况,提出了监测与评价倾斜煤层工作面单体支柱支护质量的三项新指标。试验观测表明,在倾斜煤层工作面使用装有防倒顶盖的单体支柱,可以限定单体支柱与金属顶梁之间的接触关系,增强单体支架的稳定性,防止减少单体支柱的倾倒与下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单体支柱防倒顶盖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业性试验情况,提出了监测与评价倾斜煤层工作面单体支柱支护质量的三项新指标。试验观测表明,在倾斜煤层工作面使用装有防倒顶盖的单体支柱,可以限定单体支柱与金属顶梁之间的接触关系,增强单体支架的稳定性,防止减少单体支柱的倾倒与下滑。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采煤工作面支柱迎山角从力学分析入手,研究顶板在直接顶和老顶之间不同的状态下,同时结合煤层赋存角度,考虑煤层顶底板移动因素,来确定支柱迎山角大小.讨论了支柱迎山角走向近水平、缓倾斜长壁工作面、伪倾斜工作面等各种条件下的确定及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煤矿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已有20多年的历史。现DZ型单体支柱已成为回采工作面广泛使用的主要支护设备。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小于800mm的占不足50%,煤层变化较大时必须在工作面频繁倒换支柱,不仅造成支柱的投入量大量增加,实际使用率降低,而且增加了井下工人的劳动量。双伸缩单体液压支柱用于井下工作面可成功地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7.
李剑峰 《煤矿机械》2007,28(12):164-164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北宿煤矿因为煤层的厚度变化比较大,工作面上需要配备1.2m、1m和0.8m 3种支柱,频繁调整。若支柱更换不及时则易造成超高支设损坏支柱。他们参阅了单体液压支柱并改进设计,制造出了大行程的DZDC10型单体液压支柱,行程增大200mm,利用一种规格的支柱即可满足煤层厚度0.6~1.0m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三软煤层"工作面防止支柱钻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洲矿区回采的煤层是顶软、底软和煤层软的三软煤层,随着矿井开采水平的不断向深度延伸,矿山压力越来越大,工作面回采期间支柱钻底0.2m,在没有跟底地段回采时支柱钻底0.3-0.5m,尤其是在工作面有顶底板水的情况下,支柱钻底0.6-0.8m,导致工作面采空区侧高度仅为1.2-1.6m,致使工作面的通风断面缩小,造成职工工作环境恶劣,严重的影响安全生产和产量的组织,为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防止支柱钻底,  相似文献   

9.
淮北矿区煤层赋存条件极不稳定 ,顶板类型差异很大 ,本文根据采场冒顶有压、漏、推三个基本类型 ,支架必须具备“支、护、稳”的基本性能 ,按照阻力监控法设定支柱初撑力 ;结合煤层顶底板特征 ,确定冒落带高度 ,计算支护强度、支柱密度、密集支柱线密度 ;由允许底板比压 ,计算柱鞋直径 ,控制支柱钻底  相似文献   

10.
平顶山十矿E煤层,厚达三米.现有金属支柱最高仅2.3米,采高最大只能到2.5米.使用木支架则引起丢煤多、坑木消耗大和支架质量差、顶板压力大等问题.能不能采取加高金属支架的办法来解决这一矛盾呢? 由全国来看,采高2.5米以上的煤层很多,在这些煤层中使用金属支柱不仅能节约  相似文献   

11.
陈学海  王振  杨富锋 《煤》2011,20(8):46-47
郑州矿区是典型的"三软"煤层,采面压力大,单体液压支柱钻底,初撑力及巷道高度难以保证,引进尼龙鞋并经加工改进应用后,解决了初撑力低、巷高不够等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在"三软"煤层单体液压支柱采煤工作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淮北矿区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控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北矿区煤层赋存条件极不稳定,项板类型差异很大,本文根据采场冒顶有压、漏、推三个基本类型,支架必须具备“支、护、稳”的基本性能,按照阻力监控法设定支柱初撑力;结合煤层顶底板特征,确定冒落带高度,计算支护强度、支柱密度、密集支柱线密度;由允许底板比压,计算柱鞋直径,控制支柱钻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单体液压支柱不宜用于放顶煤工作面”的看法,论述了在急倾斜特厚、松软、不稳定煤层放顶煤工作面,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比使用滑移顶梁液压支架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论述了单体液压支柱是目前我国中小型矿井采场支护的主要装备;要保证单体液压支柱在松软煤层放顶煤工作面的稳定性及能正常发挥作用必须建立“穿鞋—铺网—力显示注液枪—工作阻力检测仪”一套“保证系统。  相似文献   

14.
泉兴公司大兴煤矿煤层结构平均25°~36°,为急倾斜煤层。目前使用的单体支柱不能满足需要;采用悬移支架效果好,但投入比较大,且支架较为笨重,支柱搬移困难。为此,需对目前使用的单体支柱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15.
李剑峰 《煤矿机械》2006,27(7):140-140
<正>最近,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北宿煤矿自行设计研制出了DZDC10型大行程侧供液单体支柱,可以满足薄煤层采高0.6-1.0 m的需要,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矿的回采工作面由于煤层厚度变化比较大,需要配置高度分别为1.2 m、1.0 m和0.8 m的3种液压支柱,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调整频繁,占用支柱多、更换支柱多。如果煤层发生变化的时候不能够及时地更换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倾角煤层矿压观测中几个难于测量的问题,根据大倾角煤层的力学特征,在总结大倾角煤层矿压观测实践的基础上,对大倾角煤层巷道支承压力、密集支柱侧向载荷、顶底板相对位移、深部围岩位移的观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单体支柱、π型梁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技术的开采试验 ,分析研究了在三软极不稳定煤层条件下 ,普通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 ,合理的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实践证明在三软极不稳定煤层中 ,单体支柱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高产高效开采技术。  相似文献   

18.
薛习 《煤矿开采》1993,(2):8-9,7
简介了在大倾角煤层(25°~150°)第二分层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的经验。重点叙述了矿压分析、经济效果及支柱稳定性技术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煤矿回采工作面使用的摩擦式金属支柱为HZWA和HZJA两种型式,重量较大。为了节约钢材、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提高支护效率,淮南煤矿机械厂和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一种HZWC型摩擦式金属支柱,1974年6月在平顶山矿务局对该支柱进行了技术鉴定。在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研究所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在平顶山矿务局四矿、淮北矿务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张集煤矿在3m左右煤层中改单体摩擦支柱分层开采为液压单体支柱一次采全高七个月工业性试验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