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借助科学元素营造诗歌意象、通过科技常识切入创作主题以及对数理性和明晰性的自觉追求是拜伦诗歌创作中科技元素最突出的三个特征。浪漫情怀与理性精神的融合,对丰富诗人的创作意象、深化其创作主题、体现其个性化创作风格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俄国意象派的代表人物,叶赛宁运用大量清新、自然的意象为人们所熟知,特别是诗歌中的“白桦树”形象.诗人将俄罗斯的古老民俗与诗歌巧妙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白桦树意象,这些意象揭示出诗人对大自然的一片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3.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以其隽永的主题和"谜"一般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读者和研究者。将诗人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在格式塔心理学及格式塔意象理论的指导下,从诗歌意境和诗歌象征两个方面剖析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意象之美。通过对死亡意象的各个构成部分及层次的梳理,重构诗歌中"死亡"这一格式塔意象,揭示了诗人对"死亡"深刻而又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以其隽永的主题和"谜"一般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读者和研究者.将诗人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在格式塔心理学及格式塔意象理论的指导下,从诗歌意境和诗歌象征两个方面剖析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意象之美.通过对死亡意象的各个构成部分及层次的梳理,重构诗歌中"死亡"这一格式塔意象,揭示了诗人对"死亡"深刻而又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李金发是我国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以象征作为诗歌的意象形态,暗示诗歌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表达诗人隐蔽的思绪和抽象的人生哲理。在象征手法的意象中,擅长从普通人认识不到的事物中寻找。客观联系物一,体现出其独具匠心之处。  相似文献   

6.
概述文艺复兴时期的玄学派诗人对英国诗歌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对17世纪玄学派诗歌的开拓者和重要代表人物多恩个人生活经历和独特的诗风作了论述,通过对多恩爱情诗《跳蚤》的分析,阐述玄学派诗人在主题、意象、语言等方面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7.
美人鱼意象是《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最为重要的意象,凸显了整首诗歌的意象群的内在联系。它对诗中主人公普鲁弗洛克丰富复杂、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对诗歌主题意义的诠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首诗歌的灵魂。艾略特通过人鱼意象来展示现代西方社会人们空虚迷惘的生存状态,并凸显了其早期诗歌中的荒原主题。  相似文献   

8.
对美国诗人威廉.斯塔福德的诗歌《穿越黑暗》的语言风格与主题进行了赏析。介绍诗人的生平及写作风格,解读诗歌的主题,并分析诗歌的音韵美、巧妙的用词以及恰当的修辞手法,指出该诗其实是一首对生命思索的悲歌。  相似文献   

9.
针对诗歌意象的这一特征结合中西名诗人的佳作探讨诗歌语言的修辞特色的种类和作用 ,以便让读者充分地欣赏诗歌中的意象美以及更好地把握诗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
针对诗歌意象的这一特征结合中西名诗人的佳作探讨诗歌语言的修辞特色的种类和作用,以便让读者充分地欣赏诗歌中的意象美以及更好地把握诗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1.
玄学派诗歌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奇妙的诗学张力和强大的文本记忆力,玄学派诗歌不仅没有在英国诗歌乃至世界诗歌的百花园中黯然凋谢,反而在历史的涤荡和沉淀中历久弥新,甚至大放异彩.作为玄学派诗歌的先驱和大师,邓恩既为他的同辈诗人,又为他的后辈诗人提供了有本可依的范文.然而,生性敏感和超自觉的后辈诗人劳伦斯并未受传统的制约和束缚,反而在邓恩等前辈玄学派诗人"影响的焦虑"的集体作用下和充分施展个人才能的基础上,最终成了强力诗人,成了英国玄学派诗歌优良传统的继承人和开拓者,成了20世纪英国杰出的玄学派诗人.通过分析邓恩的经典玄学诗《告别辞:莫伤悲》和劳伦斯的玄学诗《虹桥》发现,邓恩所建构的天体意象、金箔意象和圆规意象与劳伦斯所建构的虹桥意象不仅具有强大的诗学张力,而且在文本的对话中呈现出明显的文本间性.  相似文献   

12.
屠岸先生的诗歌股子里面透出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幽兰般的气息,这不仅表现在他对诗歌文体的自觉,孜孜不倦的探求格律,还反映在他诗歌中表现出的中国哲学独特的"天人合一"感人观物的基本观照方式。对古典文化的承传应源于其良好的童蒙时代的古典诗歌文化教育以及现代诗人普遍的古典文化的"模子"情节。  相似文献   

13.
叶赛宁十分热爱俄国19世纪诗歌,对其相当熟悉而且了解全面.因此,其诗歌创作与俄国19世纪诗歌传统主要有两方面的联系,一是学习其重视民间文学、民间口语以及描写乡村生活、反映现实社会问题、表现强烈的公民责任感的诗歌传统;二是学习费特、丘特切夫、波隆斯基等描写永恒题材的唯美主义诗歌,主要致力于表现自然、爱情、人生等主题.但他又能在博采俄国19世纪诗歌的众家之长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并融合进时代的新内容,因而他能成为20世纪最有特色、也最有魅力的大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严子陵钓鱼的形象已经成为文学文化史中经典的隐逸意象。唐前涉及到严子陵的诗歌并不多;盛唐时关于严子陵隐逸意象的诗歌体现了盛唐文人漫游生活与建功立业的心态;中唐时期,以大历诗人为代表的文人由于失去进取心态而在其诗歌中以严子陵的隐逸意象表达其闲适之意;唐末五代时,世道的混乱使文人们的隐逸心理渐趋稳定。严子陵式的隐逸成为文人们效仿的生活方式,严子陵的经典隐逸意象在诗歌中渐趋凝定。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刘长卿诗歌的文本,从其对冷感意象群的选择、营构、组接、搭配,使意象序列化、系统化,从颜色的冷、触感的冷、氛围的冷三方面构成清冷潇疏的意境,进而透视诗人的思想情趣、价值观念及其形成这种情趣与观念的时代氛围、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6.
卞之琳诗歌意象的作用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在意象的选择上,诗人试图寻求热烈情感的表达与理性的抽象思维之间的平衡;在意象的使用上,诗人分别从个体意象与群体意象出发,成功运用了多种创作技巧和手法;卞诗丰富的艺术效果的体现最终构成了意象作用机制的完整发生。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在诗歌创作中,意象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诗人往往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赋予浓缩的意象深层的文化涵义,因此,意象的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理论,本文运用接受美学探析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翻译,同时赏析了许渊冲先生英译的《满江红》以及他在处理意象时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建安诗人的内心世界,对建安诗歌中的飞鸟意象进行分析,建安诗人攫取鸟这一意象寄寓了三种思想情感:象征其政治理想;即目写景以表达对自由的热爱和渴望;流露出作者的孤寂情怀。通过飞鸟寓意的三种思想情感角度,有利于深入了解建安士人的心态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抒情性极强的文学形式,它承载着诗人的情感诉求,读者的欣赏过程也是心灵感应的过程。诗歌有别于其他文学形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其语言的特殊性。作为一种经过锤炼的话语,一种浓缩的书写形式,诗歌自有其创作的规律。诗人创作手法就是理性思维的体现。蒙太奇将诗歌中的意象群组合在一起,它连接了诗歌的感性和理性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美国诗人狄金森所创作以"死亡"为题材的诗歌中一直贯穿着死亡与永生这一主题,文章通过对诗人两首代表性诗歌的分析,立足狄金森生活的时代背景等多方因素,探讨诗人死亡诗歌中的"永生"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