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数点 《通信技术》2004,(10):96-97
当彩屏、拍照功能的手机日益普及之后,各手机生产商又开始了大打拍照手机的像素战,纷纷推出各自的百万像素拍照手机,但如此在像素上下功夫究竟能否给手机照片的质量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呢?  相似文献   

2.
种种迹象表明高像素、低价位已经成为手机业的两大趋势。随着技术的发展,各大手机厂商都推出了多款30像素的拍照手机,根据市场发展情形来看,今年下半年无疑是属于百万像素手机的。  相似文献   

3.
《数字通信》2004,(15):42-44
在目前来讲,推出了百万像素级手机的厂商,也就只得诺基亚,三星,NEC等几个国际知名品牌。而对于国产厂商而言,推出百万像素级在的手机,似乎还处于观望状,不过,一直令国人引以为豪的国产厂商迪比特就首开先河,在继7610,N830,X669等之后,推出了其第一款百万像素级手机-迪彼菲利J6。  相似文献   

4.
不知不觉中.百万像素拍照手机在市场上日新增多,受关注程度也比之前有了明显提高。各厂商不遗余力地推出多款百万像素手机.期望在这一场百万像素手机争夺战中抢占先机。一向以推陈出新快而闻名的摩托罗拉,虽然起步稍晚,但后劲十足,短时间内便推出了多款百万像素手机。这其中包括双模手机A880、CDMA 1X网络的V820以及GSM网络下的旗舰至尊A780,而就在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这几款百万像素手机时.摩托罗拉又一次显示出其对于百万像素手机坚定的决心.推出了金新概念的百万像素感应手写输入手机——A668,这款刚刚被美国通信委员会许可上市的百万像素手机究竟有何神秘之处……  相似文献   

5.
《数字通信》2005,(14):59-61
手机的拍照功能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从最初的10万像素到30万像素。而现在百万像素级别的照相手机也已经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国产手机中拥有百万像素摄像头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其中CECT作为国内具有相当实力的手机生产厂商自然也不甘落后,其子公司“侨兴”推出了国内第一款旋影手机T2。近日一款E768以类似的造型、相近的配置让笔者不由得想起飞利浦760。相比之下飞利浦无论从品牌影响力还是性能上。和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一线手机品牌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国产机型和国外二线手机品牌产品之间孰优孰劣呢?  相似文献   

6.
张亮 《数字通信》2006,(1):45-45
小编评测的第一款联想手机就是V850,那是联想的第一款百万像素拍照手机,如今,手机技术的发展真的是日新月异,百万像素的拍照手机已经没什么稀奇了的,除了技术外,手机厂商们又很聪明地从手机外形上寻找卖点,联想V707就是一款在外形上拥有很强艺术气息的手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杨涛  瘦客 《数码》2005,(3):139-145
2004年是百万像素拍照手机元年,多款百万像素拍照手机的惊艳效果把手机拍照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与数码相机之间愈演愈烈的像素大战相似,百万像素的拍照手机刚刚登场,像素大战就激烈地展开了,200万、3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接踵而来,这已经不仅仅是手机之间的竞争,高像素的拍照手机已经悄悄对家用数码相机发出了战书3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LG C950和三星M339则是向数码相机发起挑战的两支先头部队。  相似文献   

8.
《数字通信》2004,(18):48-49
都说2004年是影像年.百万像素手机将大规模进军。的确,在NEC.三星等几个国外厂商相继推出了百万像素手机后.国产手机也按捺不住了.TCL、桑达、迪比特等都推出了自己的百万像素手机.而波导公司这次也为DC评测室送来了波导第一款采用百万像素摄像头的手机D200.下面我们就来看看D200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惊喜。  相似文献   

9.
焦点明星     
陈曦 《通信技术》2005,(8):38-41
如今在手机市场上具备百万像素摄像头的拍照手机产品如过江之鲫,众厂商也在不遗余力地展开像素的升级大战。此时,一向走在时尚设计前沿的索爱并没有盲目地追求高像素,而是独辟蹊径地推出其最新款200万像素且具备自动对焦功能的K750c,一时引得高像素拍照手机市场上的竞争再趋白热化。  相似文献   

10.
《数字通信》2005,(5):60-61
以往的韩国手机一向给人花瓶的印象,着重强调手机的屏幕和铃声表现,其中以三星.LG等品牌首当其冲。而另一个名气稍逊的牌子Innostream,虽然外形和功能上曾闪现过一些吸引眼球的亮点,但仍旧难以逃脱重声色轻功能的诟病。在如今各大牌厂商纷纷改打功能牌的时势之下,Inno最新推出的百万像素拍照手机A10能否一洗往日的颓势?或许。我们将会在把玩A10的过程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1.
《家庭电子》2008,(4):42-45
三星历来在拍照手机的技术方面比较强势,一方面三星一直是高像素拍照手机的领头羊,从500万像素拍照手机一路领先到1000万像素拍照手机;另一方面,三星在拍照手机功能专业化方面同样不遗余力,两年前便推出了内置3倍光学变焦功能的手机。因此三星在大陆市场率先推出内置3倍光学变焦镜头的500万像素GSM手机G808E也完全是顺理成章的  相似文献   

12.
《数码》2009,(7):20-20
12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真的要来了,还记得年初索尼爱立信率先发布的第一款1200万像素拍照手机idou吗?现在三星也正式发布了1200万像豪的拍照手机Pixon12,具体型号为M8910,如果论上市时间,恐怕六月底在欧洲上市的三星Pixon12 M8910将成为全球率先上市的第一款1200万像素拍照手机三星在拍照手机高像素的追逐中向来引领潮流,  相似文献   

13.
海阔天空 《数码》2004,(6):99-99
纵观目前内置摄像头的拍照手机,都开始在像素上大做文章,而在其他方面却变化不大。仿佛只有像素的提升才代表拍照手机的未来。而夏普GX32作为一款百万像素手机,也仅仅只是像素的提升吗?  相似文献   

14.
《数码》2008,(7):116-116
第一次看到将手机像素提升N1000万的是三星.不过那个产品后来并没有在市场上看到。这次索尼爱立信又推出一款内置810万像素CCD、提供氙气闪光灯和LED灯的超强拍照手机C905,看来手机厂商希望能从摄影入手,赢得更多用户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三星SCH-V770     
《数字通信》2005,(15):23-23
三星SCH-V770是全球第一款拥有700万有效像素摄像头的拍照手机。作为像不神话的缔造者,该机超高像素(740万记录像素)的镜头让手机的通信功能在如此强大的拍照功能前变得似乎成为一个附属品。造型设计上,V770采用了“双面设计Dual Faco”,在手机一面采用的是三星手机中并不多见的直板设计,而数码相机的一面则完全和一部三星数码相机没有任何区别。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通信》2008,10(24):80-81
在2008年,高像素手机大行其道。国内外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500万像素手机,三星、天语等甚至推出了像素高达800万的产品。以LG的KC550为代表的机型,率先将曲高和寡的高像素手机价格大幅下拉,更使得“拍照”真正成为手机市场在2008年的年度主题。  相似文献   

17.
赵喆 《新潮电子》2004,(4):30-34
从世界上第一款拍照手机爱立信(Ericsson)T39MC(外置摄像头)推出的2001年算起,拍照手机已经走过了3个年头。在这3年时间内,拍照手机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发展,不但用户群日益壮大,而且拍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从最早的10万像素到现在最高超过200万像素,拍照手机的性能直逼同级别数码相机。高像素拍照手机能否真正替代低像素的数码相机呢?让我们来看看目前世界上百万像素及以上级拍照手机的大比拼。  相似文献   

18.
《数字通信》2004,(13):98-100
2004年手机的热点活题究竟是什么呢?当65536色屏幕搭配30万像素数码相机已经逐渐成为现今手机主流配置的时侯,手机的各种功能的同质化趋势也日益明显;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在期望推出更有想象力的作品以期在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市场地位和收益,因此,除了继续在手机整体功能设计方面进行提升以外,手机内置摄像头的像素级别提高开始成为手机巨头们产品开发上的一个新的突破点,于是更能吸引人眼球的百万像素拍照手机开始浮出水面,新一轮拍照手机大战的序幕也至此打开。  相似文献   

19.
《新潮电子》2004,(10):56-56
2004年对手机市场而言是一个多事之秋.诺基亚(NOKIA)公司和索尼爱立售(Sony Ericsson)公司率先进入了百万像素拍照手机的阵营.三星(SAMSUNG)和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也在手机的音效方面作了不小的努力,并推出了使用双扬声器设计的手机,这些具有创新理念的产品在手机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海尔公司推出的这款V6200手机兼具百万像素和双扬声器的特点.此次更是来势汹汹。  相似文献   

20.
《数码》2007,(12):140-141
拍照功能在手机上的兴起,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记录生活的习惯。而相应的手机拍照功能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拍照手机也成为当前竞争最为激烈的产品之一。作为国产一流的手机制造厂商,联想近期打造的乐系列娱乐手机的第二款产品——联想i968就是一款十分出色的拍照手机。320万像素摄像头、自动对焦功能,防抖功能,全景拍照功能等.为这部拍照手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联想i968成为目前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一款拍照手机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