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UPS应用》2013,(6):75-75
先控UPS进驻航五院 航天五院是我国最早从事卫星研制的高科技单位,也是目前国内最具实力的卫星、飞船主要研制基地。建院以来,已成功发射各类卫星百余颗及多艘飞船。先控CMS-120系统在此次项目中成功中标,保障航天五院的科研项目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卫星与网络》2006,(8):14-15
2006年7月16日,记者从国防科工委获悉,我国将首次发射专门用于太空育种的航天育种卫星。目前我国航天育种卫星项目已经立项,研制工作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两会声音     
《卫星与网络》2009,(4):28-30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曰在北京开幕。各行各业的代表都出现在两会上,成为人们关注的明星。航天代表有20名,而与卫星应用产业相关的代表则更多。很多代表在提案和采访中,都传递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内部新闻”。  相似文献   

4.
《卫星与网络》2008,(1):72-73
1月4日,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六院民用航天预研项目“小卫星固液混合动力系统技术研究”通过了国防科工委的验收评审,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侦察卫星包括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卫星,导弹预警卫星,海洋侦察卫星和核爆炸探测卫星等。在这些侦察卫星中,照相侦察卫星发展得最早,发射量最多,所用技术也最成熟,已成为航天大国越来越依赖的一种重要的侦察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卫星与网络》2011,(1):78-78,80
俄罗斯总理普京11日表示,政府将在2011年为国家航天项目投资38亿美元。普京说,在2011年俄罗斯计划发射大约50个航天器,并批准2020 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7.
《卫星与网络》2013,(4):15-15
1988年3月17日,“印度遥感卫星-1A”(IRS-1A)搭乘俄罗斯“东方号”(Vostok)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25年后的今天,“印度遥感卫星”(IRS)已经成为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最为成功的航天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良  敦怡  闫雪飞 《无线电工程》2023,(10):2445-2450
近年来商业航天发展迅速,中继卫星(Tracking and Delay Relay Satellites, TDRS)凭借其成本低、可快速部署等优势,已成为商业航天火箭发射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已多次应用于火箭发射。以TDRS支持航天发射为具体应用场景,研究卫星天线指向火箭和箭载终端天线指向卫星的算法模型,基于Matlab将算法进行可视化实现。所提指向算法可以根据TDRS定点位置和火箭发射参数,计算TDRS和火箭天线指向结果,快速获取测控任务双向可视弧段,缩短TDRS支持航天发射测控任务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我国应用卫星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加强遥感卫星用的统筹规划,必须坚持需求牵引的总体思路。以应用为导向,统筹规划对地观测业务成为中国民用航天发展然。在未来很长时期内,重视不同阶段的航天应用需求分析,并以之为指导,有效发挥民用航天综合效益是论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快速空间响应型卫星的发展需求脱颖而出,成为当前世界航天领域的新热点。快速响应型卫星主要有研制周期短、成本投入低、承载载荷不确定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应快速响应型卫星的遥测方案。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都有面试的经历,这是一种最简单最有效的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人的方式。司达网络导航P200T作为航天东方红卫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东方红信息)即将推出的新一代导航仪,到底水深水浅,让我们试试它。  相似文献   

12.
火箭升空,卫星入轨,飞船邀游太空.这些航天活动无一不是由推力巨大的运载火箭在航天发射场伴随着烈焰轰鸣送入太空的。人们在关注太空中飞行着的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的同时,对这些航天飞行器的发源地充满着好奇,这个发源地就是被称为通天路的航天发射中心。  相似文献   

13.
国外厚薄膜电路水平综述——厚薄膜电路的应用情况(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航天电子设备 厚薄膜电路在航天电子设备中得到了较多应用。据统计,美国每个阿波罗飞船中所用厚薄膜电路的总量达14740个,结构型式达215种。在飞船的收发电路、数字逻辑组件中,都采用了厚薄膜电路。 2.卫星通讯电子设备 在卫星通讯电子设备方面,美、英等国早已使用了厚薄膜电路。标志第四代卫星通  相似文献   

14.
《卫星与网络》2006,(9):14-14
随着我国卫星事业的发展,多路、高速、海量数据的应用成为目前卫星应用的瓶颈技术。8月7日,航天兴科公司宣布成功研制出了前端数据接收处理机,并经过了稳定性及各功能的测试,解决了接收、处理与转发的瓶颈问题。这一瓶颈技术的突破是卫星地面应用的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航天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于“高科技、高投资、高风险”的航天活动提供保险,已经成为了业内的共识,其中重要的部分——卫星保险也经历了起起落落的发展。1965年,当经营卫星科技  相似文献   

16.
卫星应用是航天高技术与商业市场融合的代表性产业,已成为国家提高技术水平、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全球卫星产业的年收入达到1230亿美元,其中卫星应用产业约占88%,市场空间极为广阔。作为航天大国,我国卫星产业从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的卫星制造技术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2004—— Sinosat-2被定为我国首颗直播卫星发射日期延至2006年 这一年似乎比任何一年更多了些内涵。年初时分,鑫诺卫星公司发表消息称,Sinosat-2卫星具备有效地防止非法信号攻击的能力,是中国第一颗具有抗干扰能力的高可靠广播通信卫星。航天科技总经理张庆伟透露,Sinosat-2卫星的研制已突破大容量贮箱技术、大型中心承力筒技术、卫星电源及控制技术、机械太阳翼及二次展开机构等12项关键技术。进入了研制的重要阶段。卫星还将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商业卫星项目管理方式。突出用户评审和监造作用。  相似文献   

18.
航天科技     
《卫星与网络》2009,(10):70-72
海南航天发射场动工 9月14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的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海南省文昌市破土动工,成为我国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又一个航天发射场,预计于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海南航天发射场由发射场区、配套测控站等区域组成,发射场区地理位置在北纬19度左右.包括发射区、技术区、试验协作区、技术勤务保障系统等。主要用于发射新一代大型、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航天器等航天发射任务。发射场建成后.不仅可以基本满足国内各种轨道卫星发射的要求,也为我国运载火箭更多地参与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本期人物     
《数字通信世界》2009,(6):11-11
李忠宝,研究员,1968年1月出生,甘肃会宁人。1990年7月毕业于天津大学,2001年兰州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他先后在航天五院第510所和503所工作.自1999年起.历任510所副所长、503所副所长、503所所长、航天五院卫星应用系统部部长、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公司党委书记兼高级副总裁、航天五院院长助理等职务。  相似文献   

20.
据外电报道,迄今有10个工业财团宣布要建立新的卫星电话系统,但其中可能只有4个大项目得以实现,这4个项目是:“ICO'’、“环球之星”、“铱”、“奥德赛”。 “ICO”系统将由10颗卫星(加两颗备用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将在10355km的中等高度以不同的倾角围绕地球转。这些卫星的主要承建者是洛杉矶的休斯国际航天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