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任何一个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一般都包括探查、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和衰落或复苏6个阶段。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由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决定的,为使旅游地具有长久的吸引力,并使其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可以通过人为的旅游产品开发手段得到实现。本文概述了新疆喀纳斯的资源特点,通过对其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分析,总结出了处于发展阶段的喀纳斯湖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容量问题。在注意完整性、保持原始性、容量适度性、体现创新性及社会经济性的原则下,提出塑造旅游地形象、丰富产品结构、重组旅游时空结构和宣传与促销产品等喀纳斯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任何一个旅游地的发展过程一般都包括探查、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和衰落或复苏6个阶段。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由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决定的,为使旅游地具有长久的吸引力,并使其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可以通过人为的旅游产品开发手段得到实现。本文概述了新疆喀纳斯的资源特点,通过对其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分析,总结出了处于发展阶段的喀纳斯湖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容量问题。在注意完整性、保持原始性、容量适度性、体现创新性及社会经济性的原则下,提出塑造旅游地形象、丰富产品结构、重组旅游时空结构和宣传与促销产品等喀纳斯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代旅游市场已经进入以品牌为核心的竞争阶段,旅游地品牌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资产,实施品牌战略已成为当今旅游开发新的趋势和必然选择。而在品牌战略实施过程中,品牌主题的强化是关键,旅游地形象的构建一定要突出品牌的主题。以新乡市为例,其旅游地主题品牌可以考虑设计“牧野神韵”旅游形象理念,以牧野神韵为主题整合旅游资源,以“浴乎牧野古风,醉乎太行山水”为宣传口号,萃聚旅游形象的丰富内涵,达到强化旅游地品牌主题的目的,推动旅游产业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地学是运用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规划学、美学等知识,为地质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开发与保护工作服务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旅游地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在中国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旅游地学的发展促进了地质遗迹的保护、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地质公园的建立。旅游地学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其学科专业建设的同步乃至先行发展。对旅游地学发展意义,以及其学科专业建设对地学与旅游学发展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在国内外旅游地学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开设、教材内容与旅游地学教育层次等方面对目前我国旅游地学学科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旅游地学及其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沈敏  周永博 《资源与产业》2011,13(6):162-167
可进入性是旅游地开发的决定因素之一,对旅游地的开发适宜性和市场竞争力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旅游地与外界联系的交通便捷程度是旅游地可进入性研究的主要方面,旅游地可达性成为衡量旅游地可进入性的重要指标。结合无锡案例,采用ARCGIS 9.2和SPSS 16.0,对城市交通可达性的空间数据和城市旅游市场调研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在计算城市旅游客源地可达性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处于不同可达性区域的客源市场特征,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城市旅游市场营销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综合论述设备管理理论的发展及现状,确定了设备生命周期理论逐渐成为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深入研究分析了设备生命周期的概念、设备生命周期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关于露天矿加强设备管理行之有效的新概念、新措施和新制度,对于露天矿降低设备生命周期费用、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迅猛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是当前旅游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受到了广大游客的青睐。旅游地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土民情逐渐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的关键。在研究汕头牛田洋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针对游客的偏好和对牛田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看法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牛田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来宣传和保护牛田洋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8.
中国兴文世界地质公园开发现状分析及其深度开发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四川省兴文县世界地质公园拥有全国及世界重要意义的“地球特大漏斗”、“中国最大的石海”和“中国最长的游览洞穴”等景观。2005年2月11日,该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其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发展也开始从探索、准备阶段转入成长的关键阶段。本文通过分析该公园旅游资源的赋存及其开发现状,总结初次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公园的资源优势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两个角度对公园的深度开发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地质遗迹资源是基于自身和开发利用方面的评价,通过对其本质与规律特征的研究,可以促进科普文化传播,而多层目标群决策过程能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基于景区发展现状的具体情况,选取其代表性指标,进行对比和整理数据,避免了评价体系易出现的重复与冗杂;使用数学模型赋值评分法;根据其分层及指标特点,将其分为多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地质遗迹综合评价方法是保护和利用地质遗迹的重要科学依据。本文结合地质遗迹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反映出了地质遗迹资源种类丰富且空间集聚状态好,体现了良好的景观品质和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结合剑门关景区从2001-2018年的接待人次、收入和旅游人次的数据变化,可得出自2010年后整体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在2016年景区实施区域化的整合营销方式后,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更加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剑门关地质遗迹资源的深入研究,对龙门山推覆造山带的隆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具有极为重要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城项目位于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与青城河之间,由成都大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商)和成都高科技发展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商)共同打造。中国青城共占地800余亩,分三期开发建设,其中一、二期项目已经建设完成,拟对第三期项目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进行项目SWOT分析和财务分析等。  相似文献   

11.
黄益军 《资源与产业》2008,10(2):108-111
文化是旅游景区发展的灵魂。针对目前诸多景区不注重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现状,文章以绍兴沈园风景区为例,对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4点建议: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拓展景区文化产业链、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播和营销、构建景区文化旅游品牌,以期为同类景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度假区(村)是旅游景区资源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成为发展度假旅游的重要载体。运用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国家A级度假区(村)的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旅游业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程度,发现其关联性均不大;分析其空间分布类型、均衡性与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其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区域分布均衡性较低,在总体上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度假区(村)是旅游景区资源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成为发展度假旅游的重要载体。运用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国家A级度假区(村)的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旅游业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程度,发现其关联性均不大;分析其空间分布类型、均衡性与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其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区域分布均衡性较低,在总体上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国各地旅游发展正处在一个极为复杂的环境中,可能面临不同的劣势与威胁,但同时也有自身的优势与机会。对于一个具体的景区(点)来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新疆各大旅游景区(点)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本文通过对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旅游发展SWOT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国各地旅游发展正处在一个极为复杂的环境中,可能面临不同的劣势与威胁,但同时也有自身的优势与机会。对于一个具体的景区(点)来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新疆各大旅游景区(点)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本文通过对吐鲁番葡萄沟景区的旅游发展SWOT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旅游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功能,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边缘区旅游发展显得举足轻重。以厦门市为例,基于旅游目的地功能,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城市边缘区旅游目的地功能,得出其变化趋势,并结合市场需求趋势调研分析,尝试为城市边缘区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调查以及征求专家意见,利用面积法、线路法分别对青海南部高原藏区5处生态旅游景区,即勒巴沟、文成公主庙、新寨玛尼石城、隆宝滩、尕尔寺峡谷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承载量进行测算,以期为该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由于海拔高,生态环境原始脆弱,青海南部高原藏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小,5个景区的日承载力为533~1 344 人,年均承载力为79 950~201 600人。目前各旅游景点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将来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考虑到景区外的交通条件,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