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徐云龙 《西部探矿工程》2013,25(1):86-88,93
胜利油田永3断块是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藏,在分析永3断块储层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胜利油田第一口跨断块阶梯水平井——永3平9井的设计及施工情况,阐述了跨断块阶梯水平井钻井施工的技术难点和采取的钻井技术措施。该井的成功实施及顺利投产,证明了跨断块阶梯水平井可以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的采收率,适合胜利油田东部老油区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对同类型油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复杂断块油气藏优快钻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Y3复杂断块油藏具有构造系统复杂、断块多、断层多、断块小、含油层位多、油藏类型多等特点,利用常规钻井技术开发难以有效提高经济效益。通过Y3区块已钻井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针对井身结构、井眼轨道、钻头类型提出了适用于本区块钻井的钻井优化方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实钻轨迹与设计方案符合率达到90%,且无井下复杂情况发生,进一步说明了设计的钻井优化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也为后续井的跨断块开发及优快钻井施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胜利油田永3断块是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藏,为进一步对该类型油藏进行挖潜,在仔细分析剩余油富集模式的基础上,决定在合适位置部署绕锥水平井。在分析了永3断块储层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永3断块第一口绕锥水平井——永3平6井的基本设计及施工情况,阐述了绕锥水平井钻井的技术难点和采取的技术措施。该井的成功实施及顺利投产,证明了绕锥水平井适合胜利油田东部老油区剩余油的进一步挖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复杂断块普通稠油油藏,受断层发育、构造破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原油粘度高等油藏地质特征的影响,注水开发层间、平面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注水开发效果。精细油藏研究,调整完善注采井网,优化注采结构,进一步提高注水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战静  王战 《资源与产业》2010,12(6):146-148
针对包14块复杂的储层和构造条件,依托VSP测井技术、地层划分与对比技术、三维构造地震精细解释技术、地质建模技术及储层反演识别技术的配套应用研究,解决了油藏开发中复杂性和多解性问题,取得了明显的开发效果。新增含油面积5.26 km2,新增石油地质储量396×104 t,在新增含油区域内,先后5次滚动扩边部署各类井95口,已实施67口,成功率95%以上,年建产能12.28×104 t,采油速度达到1.89%。实践证明:低渗透复杂小断块油藏需要实施滚动勘探开发,应用多学科,研究配套的滚动开发技术,不断深化认识油藏地质特征是改善开发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分支水平井技术在胜利油田特殊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分支水平井的特点、适宜条件、技术优势和技术难点,介绍了胜利油田利用分支水平井技术开发“水上漂”油层及薄层状互层等特殊油藏的情况及自主开发的分支井系统、钻井液和塑性水泥固井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多分支井钻井完井系统可通过机械方式将分支井与主井眼连接起来,并允许选择性地开采或混合开采各分支井段.它能够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原油采收率、增加产能和节约成本.简要给出了多分支井在类型选择、轨迹设计、钻柱设计和完井方式设计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并介绍了这项特殊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情况.认为多分支井技术是开发低渗透油气藏的经济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石油钻井技术的发展,水平井钻井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石油工业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并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建设。将水平井技术同丛式井技术相结合,可以综合两大钻井技术的优势,增加油藏开发面积,减少地面井场建设占地,方便采油集输管理。长水平段水平井有更长的完井层段,能够产生较大的泄油区,可以改造断块型油藏的连通性,能够有效地抑制有底水或气顶油藏的水锥或气锥。目前水平井已广泛应用于整装、断块、边底水、稠油、低渗透、特殊岩性等油藏,特别是在复杂断块、稠油、低渗透等边际油田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和钻完井技术的提高,分支井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提高油田采收率和开发特种油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支井的复杂性取决于完井的复杂性,即目前国际通用TAML分级方式.分支井完井管柱的可下入性和重进入分支井眼的能力,是分支井技术的关键之一,值得深入分析.通过对完井管柱的整体受力分析,得到分支井完井管柱在上提、下放和出砂打捞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可为现场操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稠油冷采井上首次成功应用同井采注水,为河南油田在复杂小断块边缘区块冷采稠油井开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井采注水技术的首次突破,是对传统注水开发方式的一次革新.同井采水注水工艺的应用,除去地面复杂的工艺流程和繁琐的操作内容,解决了注入水的水源问题,节省了大笔投资.为边缘区块的经济、高速开发提供了一套可靠的能量补充技术.  相似文献   

11.
南堡油田为典型的复杂断块注水开发多层砂岩油藏,注水开发中暴露出平面、层间、层内矛盾突出的问题。以单砂体为单元完善注采井网及注采关系,应用大斜度多级细分注水技术缓解层间矛盾,应用分段调剖技术方法进行水淹层治理,实施酸化增注、压裂增注等综合性增注措施,实施精细注采调控,加强精细注水管理,油藏自然递减大幅下降,含水上升率得到有效控制,采收率提高。本文总结分析了南堡油田精细注水主要做法,对同类型的多层砂岩油藏精细注水开发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上礁灰岩油藏非均质性强,储层裂缝和孔隙发育,剩余油分布复杂,井间剩余油富集,开发调整挖潜难度大。MRC技术能够增大井眼与储层接触长度,在广义MRC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海上油田平台、井槽受限的现状,通过修井等简单方法,利用老井眼侧钻成多分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钻井成本,提高单井产量,可作为海上油气藏的一项增产技术,海上砂岩油田的成功应用证明,采用MRC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挖潜井间剩余油,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基于海上砂岩油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适合礁灰岩油藏MRC技术选井条件,根据M油田实施2口井的现场应用情况,MRC技术同样适用于海上礁灰岩油田,为类似油田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E海低孔渗气田储量占总储量的93%,提高低渗透、特低渗透气田开采率,已经成为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重要课题。水平分支井技术成为提高低渗透、特低渗透气田开采率的重要手段,使用水平分支井技术提高气田开采率在国内外油气田开发已有先例且效果显著。水平分支井技术,是水平井和侧钻井等多种钻井技术的融合,是当今石油开采工业的热门技术,已在海油E海域多个油气田应用,是实现低渗气田高效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深入研究总结水平井分支井钻井技术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水平分支井侧钻技术,深入分析并结合X气田水平分支井现场实钻情况,总结出水平分支井在该区块现场应用的关键,为以后水平分支井在低渗油气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东濮凹陷极复杂断块油田滚动开发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油气资源潜力丰富,但断层极其复杂,构造破碎,油水关系复杂,如何在复杂断块区寻找新的接替储量,是油田开发实现储量、产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分析油田滚动开发潜力的基础上.通过对胡状—庆祖集极复杂断块油藏地质特征认识的深化,在西部斜坡带石家集断裂带的滚动勘探开发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适合西部斜坡带极复杂断块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对极复杂断块油田的滚动增储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复杂断块油藏经过几十年的开发进入高含水阶段后,注采关系更加复杂、层间及平面矛盾日益突出、井况问题不断加剧。在剩余油潜力研究基础上,对Z油田开发层系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了2套注采井网,从而达到了层系清晰、井距合理、井网独立的目的。预计层系重组后,油田可提高采收率6.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为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藏。本次研究充分应用层位标定、剖面平面综合解释、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对研究区进行精细解释,查明了工区构造样式及圈闭类型,分析了主断层及伴生断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结合地质及动态分析落实了有利目标区潜力,在166圈闭落实部署了17口井,主力产油圈闭部署加密扩边井2口,进一步挖掘油层潜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胡庆油田加大了对微构造油藏的研究力度,对微构造进行系统分类,形成了复杂断块中对微构造油藏的一整套滚动开发技术。根据微构造油藏依附于断层、含油层位多,空间位置错移的特点,采用了打多靶定向井和侧钻井等特色技术,对胡7—94块等微构造块进行了成功开发,证明了胡庆油田仍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该地区断块复杂、地层温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地层压力高等特点,采用非混相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技术,通过综合分析文72块油气藏静、动态数据,对该试验区的油藏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已是提高油气藏采收率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以及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康德权 《资源与产业》2009,11(2):140-145
针对大庆外围东部地区葡萄花油藏为窄砂体、薄油层复杂岩性油藏的地质特点,本文简要回顾了通过引进并学习先进的地震解释软件,应用开发地震技术,精细识别小断层、小砂体及微幅度构造的“三小技术”,实现了钻井成功率逐年提高的开发效果。并针对油田开发难度逐年增大,储层条件和油水关系日趋复杂的情况,综合应用精细构造解释、波形畸变技术、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多井约束反演、储层正演技术、储层预测技术、地震相解释技术及三维可视化技术,提高了复杂岩性油藏的描述精度,并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技术,为大庆外围东部地区后继的钻井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以文东油田为例,简要介绍了复杂断块深层低渗油藏开发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指出了开展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研究的目的。主要阐述了人工裂缝的几何形态及发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简要总结了该油田水力压裂、高压注水形成的人工裂缝及天然裂缝的分布规律。分析了裂缝研究在油田开发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