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固始县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案以渠道整修和衬砌为主,并配套渠系建筑物和河塘整治等。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和《节水灌溉技术规范》等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灌溉保证率达75%,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65;配套桥(涵)建筑物荷载达到折减后的农桥-Ⅰ级荷载标准。固始县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分为:灌溉系统设计、渠道混凝土防渗衬砌设计、建筑物设计、闸门设计、塘坝整修工程典型设计、田间道路工程、标识牌工程设计等。  相似文献   

2.
陈乃庚 《治淮》2008,(2):33-35
一、工程概况 上桥节制闸是茨淮新河上桥枢纽的主体工程,位于安徽省怀远县城西南8km处,是一座以分洪为主,兼有蓄水灌溉、排涝等功能的大型水闸。工程建设于上世纪70年代,闸门控制方式为人工手动控制。为保证节制闸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枢纽工程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解放后,特別是大跃进以来,我专的水利建設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很大成績。灌溉工程控制面积由1957年的270万亩增加到440万亩左右;工程項目由单一的渠系工程发展为水庫、渠系、揚水机站、电灌等多样性工程。不仅項目多了,而且規模也大了,有庫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庫,还有灌溉1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这些工程,对战胜  相似文献   

4.
针对三姑娘引水工程存在管理不善、渠系水利用系数低、灌溉面积萎缩等问题,该文提出完善灌溉体系、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扩大灌溉效益等具体措施和整治办法,对当前灌区改造、实施节水灌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茨淮新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宝 《治淮》2008,(7):24-25
一、概况 茨淮新河是安徽省淮北平原的一条大型人工河道,河道全长134.2km,横跨茨河、西淝河、芡河等流域,流域面积6960km^2。河道上建有茨河铺、插花、阚疃、上桥四级控制枢纽工程,沿河岸建有提水泵站、引水涵闸等引水工程,发展灌溉事业。灌区采用蓄、引、提相结合的方式供水,即:利用插花、阚疃、上桥三座大型河道节制闸拦蓄径流,有效调节库容4350万m^3;上桥、阚疃两级枢纽建有大型抽水站,设计流量分别为120m^3/s、80m^3/S,可从淮河提水补给茨淮新河;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冬季漫长,结冻期长达几个月。由于结冰和冰冻的强大压力破坏,造成农田水利渠系和建筑物工程的严重技术事故和损坏。例如水库护坡的拱起,渠系出现冻土裂缝,桥、涵、闸等工程翼墙的冻胀裂开;砼桥基础变形等等。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冰冻对建筑物工程的影响,因为...  相似文献   

7.
渠系水利用系数是指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总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其与灌区自然条件、渠系配置、工程状况、用水管理等因素有关,是衡量灌区渠系输水过程中灌溉水源利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集中反映灌溉工程质量、灌溉技术水平和灌溉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8.
末级渠系工程运行管理状况直接影响到灌溉效益的好坏。根据灌区末级渠系工程运行的基本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末级渠系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改善灌区的灌溉条件,提高灌区的灌溉效益,并且有利于调整灌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有效的提高灌区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文就灌区末级渠系工程运行管理状况与节水灌溉进行浅显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漳泽水库灌区工程存在的设施老化、渠系破坏造成的渠系水利用率低等问题,结合该灌区的现状,提出了对提水系统及渠系的改建方案。改建后可扩大灌溉面积,彻底改变水源短缺问题,降低灌溉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朱红 《中国水利》2014,(5):23-24
<正>淠史杭灌区末级渠系工程,是指淠史杭灌区支渠及以下斗、农级渠道及其建筑物组成的渠系工程,是淠史杭灌区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灌区灌溉效益的发挥。因此,全面了解淠史杭灌区末级渠系工程及管理现状,探讨末级渠系发展思路,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稳定灌溉效益发挥、促进灌区粮食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武都引水工程农业灌溉末级渠系管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区配套和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武都引水一期工程建成以来,为灌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效益十分明显。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尾灌区用水困难,灌溉保证率和适时性较低,难以保证上下游均衡受益;二是浪费水现象严重,渠系水利用率低,水利用效益较差:三是农民水费支出居高不下,而水管单位征收水费又特别困难,工程的基本运行难以保障。调查分析表明,农业灌溉末级渠系是引起上述问题的主要环节,主要表现为:一是主体缺位或错位;二是缺乏节约用水激励机制;三是末级渠系工程硬化率低。为探索适应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后社会经济特点的农业灌溉末级渠系建设管理新模式,理顺末级渠系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2.
潮州市现有农业灌溉用水中存在:河流过量采砂,使引韩工程断流时间越来越长,农业灌溉出现了供水危机,灌溉工程年久老化,严重损坏;渠系工程配套不全;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水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提高水的利用率等一些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以实现韩江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渠系有效利用系数是渠系工程的主要指标。提高渠系有效利用系数,减少水量损失,是灌溉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为了给灌区规划设计、灌溉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渠系输水损失资料,我们在大量测验的基础上,对宁夏引黄灌区渠道输水损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冯胜骅 《四川水利》2005,26(4):51-52
邻水县万秀桥水库,是一座以农田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利工程,始建于70年代,总库容2328万m^3,设计灌溉面积4333hm^2。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完善渠系配套工程,水库无法充分发挥工程灌溉效益。2003年邻水县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水利部批准,安排在万秀桥水库实施。通过提高渠道水利用系数,改变过去靠天降雨为严格按照作物灌溉制度实行有计划的科学供水,有效地缓解了万秀桥水库灌区农业用水严重不足的矛盾。现将该项目的建设管理经验及效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古代灌溉事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丘陵山地的塘堰与渠塘结合,平原地区的渠系灌溉,沿江滨湖地区的圩塘、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塘循咸蓄淡工程,井及坎儿井工程等这五个部分的论述,说明任何灌溉工程都必须“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6.
从小河口灌区的水源工程、渠系工程、田间灌溉管理现状分析入手,提出了适合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宝鸡峡灌区骨干渠系淤积成因,并提出要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从源头上控制泥沙入渠,从措施上减少泥沙入渠,以恢复渠道输水能力,保障灌区农田适时灌溉。  相似文献   

18.
正(水利工程BIM综合应用奖三等奖,获奖单位为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工程概况上桥抽水站工程始建于1973年,工程由抽水站、灌溉引水涵、芡河排涝涵、跃进沟地下涵组成,是一座灌溉结合排涝的大型泵站。泵站采用肘型进水流道、驼峰式出水流道,设计抽水能力为120m~3/s。站内装有6台大型立式轴流泵,泵叶片采用上置式  相似文献   

19.
正一、概述灌溉水利用系数是综合反映灌区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灌溉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作为水利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是水利现代化考核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江苏省宿迁市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样点灌区采用直接量测法,根据灌区的规模大小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大型样点灌区,支渠及以上的渠系采用渠系水利用系数法,支渠以下的采用首尾测算法;对于重点中型样点灌区,分析骨干渠系构成情况,大型样点灌区的  相似文献   

20.
在建的龙头桥水库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挠力河的上游,总控制面积1730平方公里,总库容6.15亿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发电、养鱼、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龙头桥水库工程是“九五”时期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也是全省第一个利用部分外资(日元贷款)兴建的水利骨于工程。省委、省政府对治理开发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这项大型控制性工程非常重视,专门组建了以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黑龙江省龙头桥水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省水利厅作为工程项目的主管部门,决心把这项世纪之交的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