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Lee 《国外塑料》2010,(8):19-19
美国宾西法尼亚州UNIVERSITY PARK消息(2010年8月3日)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种“智能”聚合物生产技术,利用该技术可改变聚合物形状,甚至在暴露于特定的化学触发剂时能够自动解聚。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开发设计出一种"智能"聚合物生产技术,利用该技术可改变聚合物形状,甚至在暴露于特定的化学触发剂时能够自动解聚。  相似文献   

3.
王胜楠  陈康  郑旭 《化工进展》2022,41(7):3636-3647
吸附式空气取水技术因其适用环境范围广、低碳环保的特性,被认为是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技术之一。吸湿材料的特性决定着该技术的取水性能。本文对吸湿材料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总结。重点介绍了吸湿性聚合物和复合吸湿剂(多孔材料-盐、聚合物-盐、聚合物-聚合物和多孔材料-聚合物),并对各类吸湿剂的性能特点以及在吸附式空气取水系统的应用展开详细介绍。发现复合吸湿剂的吸湿性能更强,特别是聚合物类复合吸湿剂,满足宽领域吸附的要求,进而提高了在干旱地区的取水效果,在未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最后,指出了吸湿材料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推进吸附式空气取水技术早日实现从实验室研究到规模化工业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英国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种聚乙烯添加剂,能分解各种包装,包括塑料袋。
  总部位于伦敦的聚合物技术提供商Advanced Enzyme Science公司已开发出Enzymoplast,该公司称这种产品含有的蛋白质和酶能“自然”分解聚乙烯。  相似文献   

5.
聚邻苯二甲醛是一种刺激响应型聚合物,其既能在150℃以下稳定存在,又能在特定刺激条件下触发响应,快速而且完全地解聚为其组成单体。聚邻苯二甲醛的特殊性能使其在光刻胶材料、触发释放材料、瞬态电子材料衬底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并针对其触发响应特性和制备工艺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综述了聚邻苯二甲醛的制备工艺、改性研究以及最新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几乎所有的塑料制品都来自于石油制品,且无法降解,会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据报道,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Metabolix公司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方法,能够直接从植物中获取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研究人员称这种用“塑料草”生产可降解聚合物的方法,不但节能环保,而且成本不到目前普通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的一半,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该公司的研究人员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美国本土的一种草本植物--柳枝稷进行了基因改造,从中可以直接提取到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7.
注入聚合物对油田进行开发是一种常用的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随着聚合物注入量的增加,聚合物固体颗粒将沉积在地层孔隙中,这些附着物将会干扰聚合物的继续注入。因此,我们研究了RES-2型聚合物解堵剂,并应用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现场试验,截至2003年7月底,共应用解堵剂12t,累计施工4井次,成功4井次,施工工艺成功率为100%。平均单井增注2400m^3,平均单井增注聚合物母液13000,对应油井增油420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挤注解堵剂解堵后,平均降低注聚压力1.2MPa。  相似文献   

8.
《合成橡胶工业》2007,30(2):162-162
据“Rubber World,2006.234(5):81”报道,日本Bridgestone公司成功开发了一种将高顺式丁二烯橡胶的分子末端通过化学键与二氧化硅连接起来的新技术。通过该技术合成的用于轮胎的橡胶材料,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包括聚合物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增强剂如炭黑和二氧化硅以及其他配合剂。  相似文献   

9.
一个由液体处理机器人和定制软件组成的自动化系统可以一次生成多达384种不同的聚合物。由罗格斯大学领导的工程师团队开发了该系统,以消除研究人员在探索用于化学和生物应用的大型聚合物库时遇到的限制。罗格斯大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Adam J.Gormley在罗格斯大学网站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通常情况下,研究人员在高度受控的环境中合成聚合物,限制了大型复杂材料库的发展。通过自动化聚合物合成和使用机器人平台,现在有可能快速创建大量独特的材料。”他是一篇描述“高级智能系统”研究的论文的资深作者。  相似文献   

10.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人员采用负离子原位聚合法,以N,N-二甲氨基苯甲醛缩苯胺为封端剂合成了链端氨基官能化集成橡胶,考察了封端剂用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大分子链活性端种类对分子官能化封端率的影响,并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N-二甲氨基苯甲醛缩苯胺封端剂可以与大分子活性端等摩尔反应,  相似文献   

11.
注聚合物对油田进行开发是一种常用的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随着聚合物注入量的增加,聚合物固体颗粒将沉积在孔隙中,这些附着物将会干扰聚合物的继续注入。因此我们研制了TR-3型聚合物解堵剂,我们应用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现场试验,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共应用解堵剂12吨,累计施工4井次,成功4井次,施工工艺成功率100%。平均单井增注2400m^3,平均单井增注聚合物母液1300m^3,对应油井增油420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挤注解堵剂解堵后,平均降低注聚压力1.2MPa。  相似文献   

12.
《粘接》2010,(11):76-76
使用聚合物,可以帮助撕裂的肌肉和肌腱再生?这听起来就像深夜的科幻小说,或是玛丽雪菜小说中的“科学怪人”,对不对?不要轻易地下定论一位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希望在10年的时间内,通过在人体受损区域直接植入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纤维,来重建人体组织和加快受伤部位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塑料制造》2006,(3):29
世界著名的膜技术研究机构德国GKSS研究所日前研制出一种“智能”聚合物膜材料。使用该材料时。研究人员可以首先对其进行压缩以减小其体积,然后再把该材料植入人体。  相似文献   

14.
据“1994,40(4):87”报道,日本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开发成功一种聚合物型抗静电剂,可应用于OA机器等电子部件的壳件。 该静电剂是以聚醚为基材的特殊嵌段聚合物,它是按一定的亲水性聚合物和亲油性聚合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于2016年8月研发出一种方法,可近100%循环利用特定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据了解,碳纤维材料和橡胶一样,与聚合物基体通常互相连接很难融化,导致无法剥离聚合物回收碳纤维,不像铝、钢铁和塑料等材料可以回收利用。而该学院的研究人员将环氧树脂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浸入  相似文献   

16.
《橡塑技术与装备》2006,32(4):16-16
德国科学家目前已开发出一种形状记忆聚合物,该聚合物可通过一个磁场来触发其形状记忆功能,可用于不适合采用加热或辐射改变聚合物形状的场合。  相似文献   

17.
《现代塑料》2011,(6):65-65
EDI推出的这项新技术称为“活性微层”模头技术。它结合活性包装与微层挤出概念,生产出的薄膜和片材,不仅对阻隔性聚合物材料也施以层倍增工序,而且对吸氧剂或除湿剂等活性材料也施以层倍增工序。EDI此前的研究表明,通过将阻隔层分开后重组为多个阻隔微层,可以显著延长高温杀菌包装和热灌包装、立式高温杀菌包装和真空贴体包装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18.
2,4-二羟基二苯甲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为模板分子,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液中合成2,4-二羟基二苯甲酮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平衡吸附和液相色谱的方法分析了印迹聚合物的识别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对印迹分子具有很好的亲和性和特定的选择性,用作液谱固定相可将其与结构类似物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快速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9.
提供能提高聚合物和有机溶剂的亲和性、抑制吸湿性的聚合物颗粒。解决课题的手段是:该专利所使用的原料为乙烯性不饱和单体、醇解度(50~95)%(mol)的部分醇解聚醋酸乙烯及引发剂。将上述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悬浮聚合,得到聚合物水性分散液;接着,在碱性物质存在下进行醇解,所得到的颗粒状聚合物对有机溶剂的亲釉性高,且可抑制吸湿性。  相似文献   

20.
自Szwarc发现活性聚合物以来,二步聚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制备窄分布的样品。二步聚合也叫播种技术(seedingtechnique),即将单体分二批加入引发剂中。一些研究工作者认为:引发剂与第一批加入的少量单体间的作用起“播种”作用,使引发剂分子好象种子发芽一样,形成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