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用于海上蓬莱19-3油田的远程数据传输与管理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以及数据实时传输与远程数据传输的系统工具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并对油田油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组成及应用与管理方法进行了介绍。该系统的应用对于形成网络专家支持系统,实现对海上钻井现场生产动态的实时跟踪与管理,从而高效而准确地做到对现场资料质量的控制以及降低作业风险提高作业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该介绍了用于海上蓬莱19—3油田的远程数据传输与管理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以及数据实时传输与远程数据传输的系统工具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并对油田油井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组成及应用与管理方法进行了介绍。该系统的应用对于形成网络专家支持系统,实现对海上钻井现场生产动态的实时跟踪与管理,从而高效而准确地做到对现场资料质量的控制以及降低作业风险提高作业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不同PLC和组态王软件的处理站自动控制系统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油一厂稀油处理站自动化系统完善,严格遵照新疆油田自动化数据管理系统建设规范实现一厂稀油处理站原油处理系统、锅炉系统、污水加药系统、地磅房计量系统数据采集及集中显示,确保数据稳定、准确、实时。开发完成稀油处理站自动化实施数据向ORACLE关系数据库的传输功能,按生产需要,实现自动化历史数据在网上浏览、查询和综合分析能力。建立基于油田地理信息系统的生产自动化管理系统,提高油田生产自动化管理水平。提高自动化新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水平,降低系统建设及维护成本。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监控与管理,为油田安全生产,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4.
油田自动化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油井远程监控、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输油管线泄露监测、集输站库自动化监控等四个部分,其目的是利用现场监控系统,实现数据源头自动采集,借助油田现有网络资源自动加载到厂级实时数据库,为各级管理部门应用提供开放的数据平台,使生产和管理人员及时控制和掌握生产动态,从而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并可以对取得的实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优化,从而为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降低生产成本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油田自动化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油井远程监控、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输油管线泄露监测、集输站库自动化监控等四个部分,其目的是利用现场监控系统,实现数据源头自动采集,借助油田现有网络资源自动加载到厂级实时数据库,为各级管理部门应用提供开放的数据平台,使生产和管理人员及时控制和掌握生产动态,从而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并可以对取得的实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优化,从而为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降低生产成本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油作业远程监控系统需要通过自动化、信息化等手段,实现井口数据采集、传输、显示流程清晰化及标准化,电泵井井口数据的远程监测与数据共享。加强电泵井安全生产的管理,可降低电泵井的巡井和维护成本,缓解在现场生产管理中点多井散、战线长、电潜泵躺井率高等一系列的突出矛盾,保障现场生产管理的实时性和安全性。现场RTU采集油井各项数据和井口功图数据并打包上发到中心,中心监控管理软件对油井现场进行远程监控,发现油井故障或其他状况会立即解决。油田开发将进入智能化、自动化、可视化、实时化的闭环新阶段,在数字油田建设中,计算机远程监控技术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设备和工艺的监控方面,依靠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电气设备、网络技术进行监控和操作,主要包括现场总线监控、集中监控、远程监控。把现场总线中的智能仪表等仪器设备与DSC连接,完善自动化的控制功能,通过软件和硬件操作带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场总线通过DSC/PLC网络集成,或DSC和PLC相互结合实现远程控制、诊断故障、维修等自动化应用操作,完成油田生产现场的可控制化运转。根据现有油田生产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实现统一的电气自动化应用系统平台,实现总线的监控是油田生产全面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将安全评价的方法应用到生产数据的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开发,利用其建立整个应用管理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库,将进一步加强自控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结合安全评价方法的原油降凝冷输项目远程数据监测系统的开发,从而提高数据监测系统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准确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冀东高尚堡油田采油作业区为实现整个区域统一管理和生产的自动化,建立了EchoSCADA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油田的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实现了计量站、转油站和注水站现场测控单元数据的实时监测及对井口设备远程的遥控,并能够对生产数据进行归档保存管理等。EchoSCADA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冀东油田的生产效率,减轻了油田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油田生产管理成本,并且为计量站油井实现无人值守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阿莫科石油公司油田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石油工业很久以来希望用管理人员替代油田作业人员的梦想。该系统远程收集油田数据并通过遥测技术或电缆将信息传到中央计算机进行处理.阿莫科石油公司近年来开发的微机信息系统弥补了自动化系统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数据桥系统是一套针对油气田勘探开发等业务的数据管理系统。系统基于B/S架构,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查询和修改等功能。该软件针对大港油田、吉林油田和大庆油田开发了专有的数据桥,并通过用户管理功能实现了软件的权限控制,保证各个油田的数据隔离。通过在油田的实际应用表明,系统可有效地解决各油田数据信息孤岛的问题。数据桥系统在华北和冀东油田现场试用软件,对356口井进行优化和诊断,其中对95口井进行有杆泵优化,系统效率由21.3%提高到26.9%;对50口井进行螺杆泵优化,系统效率由30.2%提高到36.7%。  相似文献   

12.
壳牌-委内瑞拉石油公司最近在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的Urdaneta西部油田证明了无线型数据采集通讯系统及网络软件开发的简易性。有时被称为eSCA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的自动化新技术为上游油气生产区域提供了基于无线和网络软件技术的远程资产管理及运行。这项新技术满足了工业对智能化资产监测、控制和数据管理系统的需要,这些系统降低了成本及运行费用,远程资产评估自动化为综合数据和知识管理、信息网络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框架,使整个组织机构成员都可以使用,且为生产优化和运行诊断提供了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13.
数据远程传输是实现录井现场与基地沟通的桥梁。介绍了在华北录井使用的综合录井远程传输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4个功能模块:现场数据管理系统,数据远程传输及接受系统,基地数据管理系统和基地数据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通过不断完善,日臻成熟,其在录井生产上的应用实现了录井生产的自动汇报与管理,提高了生产资料获取与运用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油田生产已进入数字油田建设阶段,油水井管理系统、数字化生产指挥平台等已普遍应用于油田生产,为油田开发的精细管理夯实了可靠数据基础。对于油田开发工作者来说,油井生产动态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至关重要。采用油水井以单井为单元的远程单管流程计量监测系统,结合数字化实时功图采集,形成油井远程监测、动态生产数据实时采集上传及分析优化系统,实现油水井生产数据及工况分析系统优化升级及高效运用实际生产,达到提升整个系统效率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技术人员探索油田开发规律、制定合理的油田开发技术政策提供了更为强大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开展油田地面系统简化工作,降低石油生产成本,提高油井的自动化管理水平,研制了基于Web的远程油田监控系统。以ASP.NET开发技术、XML技术和AJAX技术等程序开发技术为基础,使用B/S与C/S模式相接合的方式,实现信息层、控制层以及设备层三层网络的数据交互。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现场仪表、数据采集单元、无线网桥和监控中心计算机设备进行有效集成,实现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实时性。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管理便捷、实时高效和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可满足数字化油田的监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吐哈油田为了适应油田生产开发需求,在数字化站控管理系统方面采用物联网技术,物联网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构成。采用了全新的站场管理系统RTU,利用网络微波通讯网、GPRS和光纤网,实时收集地下井筒油流数据、井周设备运行参数以及地震数据,经过简单的处理和格式转化进入管控中心数据库。系统可对油田站场生产数据远程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够远程监控站场处理工艺过程。利用该系统能自动监控计量站的原油测量过程,精准确度可控制在±0.2%的范围内。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拓展了油田生产开发业务,是实现油田数字化站场有效管理的基础,也是吐哈油田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油田是由油井、气井、水井、计量站、配水站、转油站、联合站等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其中联合站是这个系统中的最主要组成部门。集输系统自动控制过程主要通过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利用现场采集网、前置数据网、信息平台数据管理网三级网络系统,进行远程数据分析及运行参数调控优化,实现集输系统自动控制。本自动控制系统硬件分为现场控制层、基层控制监督层、上位机计算控制层、全局联网控制层4层。软件系统主要实现现场数据采集、工艺过程控制操作等,完成数据显示、报表打印、记录查询、限值报警、人机对话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8.
南京华盛创业/金丝利公司自1993年以来,开展了国产Wellsnet油田生产自动化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系统的目标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操作效率和优化生产过程来提高油田经营利润率。Wellsnet系统在同内南北方几个油田应用获得了成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1Wellsnet系统概述Wellsnet油田生产自动化系统是一种高性价比、模块化的、应用于油田生产的实时数据采集、监控和网络系统。Wellsnet通过基于微处理器的各种远程智能终端(RTU)采集油田远程设备数据和自动控制功能,以无线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前,喇嘛甸油田配注联动系统存在母液PID自动调节流量时储罐液位波动较大和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通过采用PID控制配制站外输泵流量和注入站母液灌液位的双PID自动调节模式,降低了储罐液位波动幅度,提高了系统设备的运行寿命和效率。采用IFIX组态软件,编写远程数据传输控制程序,实现配制站、注入站生产数据远程传输;对配注站监测和调控参数进行筛选,并在PLC控制系统IFIX组态软件上分别开发出远程监测和调控程序。通过开展配制、注入自控系统联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实现了配制站和注入站信息共享,外输总液量自动调节和一泵多站流量自动调控等功能,形成了以区块为单位的自控系统联动模式,大大提高了喇嘛甸油田配注联动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以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将基于无线数据传输的SCADA系统用于油田勘探开发系统中,将相距几十公里的现场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控一体化的目标,有效提高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对系统设计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工控机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