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深部软岩泵房集约化吸水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岩泵房吸水井集约化设计是根据矿井井型和排水量提出的软岩矿井组合吸水井设计系列方案,具体阐述了软岩泵房吸水井集约化设计原理、吸水井支护施工顺序与要求以及集约化吸水井支护效果与经济效益,和传统设计相比,在功能完全满足的前提下,不仅减少了工程量和工程造价,而且稳定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水泵房吸水井施工中,采用合理的设计方式,对安全生产、降低劳动强度以及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通过方案对比,分析对比可行性和优越性,在节约降成、经济实用等优化条件原则下,在泵房吸水井施工中探索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旗山煤矿深部软岩泵房集约化吸水井的结构与支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部矿井中,在高地应力的影响下,采用传统的矿井水平泵房设计和施工无法满足生产和安全的需要。根据矿井井型和排水量,制定软岩泵房吸水井集约化设计系列方案。本文阐述了软岩泵房吸水井集约化设计原理、吸水井施工支护顺序要求以及支护效果和经济效益。与传统设计相比,集约化吸水井满足了原有功能,减少了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硐室的稳定性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内蒙古鲁新矿井井下主排水泵房吸水井、配水井快速施工技术。施工中采用分段施工法,掘进时采用光面爆破方法,采用人工和耙装机装岩出矸方式。取得良好的施工速度和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吸水井直径5.0m,深度7.0m,不用施工配水巷,吸水井内部发碹一道隔壁(隔壁厚同吸水井发碹厚度),把整个吸水井分成三个体积相等扇形断面的配水室,隔壁上安装配水闸门互相连通每个配水室。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泵房吸水井系统布局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本文运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计算软件FLAC-3D,结合鹤煤九矿-420m水平泵房吸水井系统的传统设计和集约化设计2种布局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从巷道开挖后的围岩位移以及塑性区分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吸水井布局的岩柱尺寸对围岩的变形有一定影响,岩柱尺寸越大,围岩受影响范围越小,从总体上来说,集约化设计的泵房吸水井系统布局要优于传统设计。  相似文献   

7.
随着井巷施工深度不断增大,深部围岩状态趋于复杂化.处于软岩处的巷道及硐室的支护难度和破坏程度不断加大,特别是煤矿中立体巷道的应力集中现象,最容易破坏软岩泵房吸水井系统,其失修状态经常出现,影响矿井正常生产.根据鹤壁九矿-420 m水平开拓布置,用软岩泵房吸水井系统集约化设计来代替传统设计,不仅完全满足使用功能,而且减少了工程量和投资,提高了软岩泵房吸水井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鹤煤公司八矿三水平排水系统比较复杂、分散,二水平又未形成永久排水系统,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不安全因素.施工三水平水仓、泵房、变电所后,矿井最终形成一-20 m三水平排水系统.介绍了排水系统施工技术方案,通过合理选择配水巷、吸水井、配水井特殊地段施工方法和作业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吸水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介绍了排水泵房吸水井分段掘进及临时支护施工方法,分层立模、浇筑混凝土永久支护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和安全质量管理注意事项,经过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彭庄煤矿主排水泵房的整体加固技术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彭庄煤矿主排水泵房基础的加固治理中,当泵基础遇到煤层时,采用混凝土置换煤层以弥补煤层强度的不足,确保了泵房基础的持久稳定;在泵房吸水井、配水井和配水巷的施工中,采用了强抗微让的整体加固方案,有效防止了泵房主硐室一侧下沉;基于FLAC3D软件对加固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泵房围岩收敛变形和深部位移进行了长期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围岩收敛变形量仅为2 mm,深部围岩未发生位移,泵房硐室整体一直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光电监测缓冲吸能式斜井防跑车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旭光 《煤炭技术》2004,23(1):15-17
介绍了利用光电监测自动控制缓冲吸能式斜井防跑车装置。上车场设上方门式斜井防跑车装置 ,井底车场为光电控制的缓冲吸能式斜井防跑车装置  相似文献   

12.
农民集中居住的动力机制及途径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集中居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的农民集中居住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土地权益以及政府政策导向等多方面的问题,面临着规划布局不准确、土地调整制约因素多、不同群体对集中居住要求和认识不一等难题,需要进行统筹安排。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比较分析江苏省农民集中居住的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建立农民集中居住的动力系统模型,具体分析了利益动力、产业动力、制度阻力、农民排斥力和资金阻力在农民集中居住中的作用。最后,结合江苏省实际和理论分析结果,提出了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政策措施,旨在为我国农民集中居住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陈虎  邓明明 《煤矿安全》2020,(3):133-136,143
针对下向穿层钻孔积水大时的排水难题,在分析压风排水原理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只以钻孔排水排渣的方式,探索出将钻孔内的积水引入到立井内再一次性集中排出的思路,创新提出了大孔径立井集中排水技术,阐述了立井集中排水原理和工艺,确定了立井最小排水压力。在1161(1)运输巷顶板巷试验单元试验并考察,结果表明:大孔径立井集中排水15 d后,下向钻孔内水位下降到了煤层底板以下,瓦斯抽采通道畅通,低透性薄煤层试验单元平均瓦斯抽采浓度提高到17.6%,平均百孔抽采纯量达到了0.13 m^3/min,高效抽采时间持续了70 d以上,单元评价时间缩短了3.2倍。  相似文献   

14.
李晓原 《煤矿机械》2012,33(1):214-215
随着自动控制信息化的不断发展,PLC控制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散状物料运输的各个方面。结合PLC集中控制技术和液黏软启动及盘式制动器在郑煤集团龙力长距离越野带式输送机的实际应用,介绍了集中控制的组成和控制流程,对其他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温矿井地面集中制冷降温系统节能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面集中制冷降温系统是高温矿井的能耗大户,解决好该系统的节能问题,对高温矿井的节能降耗意义重大。文章从一次冷媒水泵的节能设计入手,提出了高温矿井地面集中制冷降温系统一次冷媒水泵节能设计分析的方法。为制冷降温系统,节能降耗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双缸拉杆活塞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吸水能力 ,并通过实验和现场使用 ,证明其能满足反循环式钻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浅谈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的融合,是将会计集中核算监督职能成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重要职能,集国库集中支付和会计集中核算的职能于一体,并赋予完整的预算指标功能和财政清算功能。本文通过对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两种不同制度的比较,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将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相融合的主要做法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冲击载荷在围岩破碎区传播衰减规律,揭示巷道围岩破碎区的吸能防冲机理,提高巷道支护系统的防冲支护性能。从理论上分析了围岩破碎区形成机理与吸能防冲机理,给出了破碎区半径解析解。为了深入研究破碎区煤岩的吸能防冲性能,采用落球冲击筒内煤岩块实验装置,研究煤岩散体块径及厚度对破碎煤岩散体的吸能缓冲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破碎煤岩散体具有良好的吸能缓冲性能,随着煤岩散体块径的增大,煤岩散体的吸能缓冲性能有所提高;随着煤岩散体厚度的增加,煤岩散体的吸能缓冲性能增加,煤岩散体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其厚度对吸能缓冲性能影响不再明显。研究破碎区煤岩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吸能缓冲性能,揭示围岩破碎区的吸能防冲机理,为研究围岩破碎区防治冲击地压以及研发新型吸能防冲支护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交变电场声场作用下煤解吸吸附瓦斯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交变电场、声场作用下对煤解吸、吸附瓦斯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煤样吸附甲烷的量能很好地遵从Langmuir方程。随交变电场电压增大,吸附常数a变化不大,而吸附常数b却逐渐减小。交变电场的作用减弱了煤的吸附能力和解吸能力,减缓了含甲烷煤的解吸过程。声场的作用使煤的吸附量明显减少,吸附能力降低,且煤的瓦斯吸附量随声强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老矿山井下电机车直流供电系统的诸多弊病。及采取大容量整流设备、放射式集中供电的技改措施和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