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解包头某稀土尾矿库周边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d、Cr、Cu、Ni、Pb和Zn的富集特征及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状况,以尾矿库南侧湿地和西侧农田为研究样点,以相对无污染的小白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尾矿库西侧8 km的农田为对照样地,利用国标方法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并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地积累指数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各样点土壤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国家和内蒙古土壤背景值,其中以Cd和As污染最为严重,且As超过国家二级标准(GB15618-1995)。尾矿库周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均显著高于对照样地。湿地土壤污染程度显著高于农田,且随着与尾矿库距离的增大而减轻。该稀土尾矿库是造成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根本原因。研究揭示了该地区的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可作为当地土地资源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定量评价钒尾矿库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3种方法结合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尾矿库周边土壤存在重金属Cd、Ni、As、Cr、Cu、Zn、Pb含量积累和超标情况,Cd的超标率最大,Ni、As 次之。总体上,尾矿库周边土壤中Cd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为Ni、As,其它重金属元素贡献较小。生态风险评价表明,Cd、Ni为主要生态危害元素,Cd以较高风险为主,Ni为中度风险。该钒尾矿库对周边土壤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加强重金属污染的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3.
云南新平铜尾矿库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鑫  宁平  唐晓龙  易红宏  周连碧  李凯 《矿冶》2014,23(4):92-96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监管责任重大,对尾矿库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是建立固体废物管理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云南新平县铜尾矿库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性和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采用S型或梅花布点随机采样方式,评价标准参考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要求,对尾矿库周边土壤采用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进行评价。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该地区,污染最小的元素为铜、汞和铅,污染最严重的元素为铬,且均属于非污染,尾矿库周边监测点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均值污染程度属于安全范畴,污染水平属于清洁。但是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对于单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汞元素属于很强生态危害范畴,Ei值为166.21,其余各元素都属于轻微生态危害。对于各采样点,除1,2,3号点属于中等生态危害范畴,其余各点为轻微生态危害。对于总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该地区的RI值为207.39,达到中等生态危害。总体来说,云南新平铜尾矿库周边土壤被保护较好,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个别样点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因此,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监测,采取监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某铀矿山环境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铀矿山水冶厂、尾矿坝及矿井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实测值为基础数据,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综合、全面的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个样地及每个样地的7种重金属元素均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污染。样地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排序为尾矿坝>水冶厂>矿井周边;从各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看,Cd污染最严重,其次是Cr和Cu。该评价结果可以为矿山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六盘水市2个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重金属进行含量及分布特征分析。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和地积累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个矿区农田土壤Pb、Cd、Hg、Cu的含量最大值均超出了贵州省土壤背景值,Cu的污染最严重,2个矿区的含量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5.54倍和4.12倍;2个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分布总体上呈现在煤矸石堆放场、矿区洗煤池附近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高于远离矿区的外围农田的现象。矿区WJZ和矿区ZS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系数均值由高到低均呈现CuHgPbCdAs的现象,土壤采样点整体的污染负荷指数分别为1.39和0.75,即分别呈现中等污染和无污染的状况;Cu、Pb、Cd元素的来源可能受人为采矿活动的影响,Hg、As元素的来源可能受人类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安徽省典型磁铁矿区、铜矿区、硫铁矿区排土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矿区排土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为铜矿区磁铁矿区硫铁矿区;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分担率依次为CuAsPb。因此,针对不同矿区排土场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程度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伊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4个矿区中Cd、Ni、Pb、Cr、Cu和Zn等6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伊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有差异,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依据,4个矿区(13、14、17、87区)土壤重金属总体含量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接近。运用地累积指数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87区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最高的是Cu,4个矿区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最高的是Cu。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氧化铜矿尾矿区重金属的环境风险,以云南省某典型铜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在尾矿库及周边区域采集表层样品和主要农作物,分析样品中重金属含量(Cd、As、Pb、Cu、Ni和Zn);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尾矿及周边土壤的污染状况,基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重金属生态风险程度,并利用目标危害商数法对农作物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尾矿pH在9左右,属高碱性尾矿,尾矿区及周边区域受Cu污染最严重,其平均CF值达到高度污染水平,Cd达到中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少部分采样点中As达到中度至重度污染。根据潜在生态风险分析,Cu和Cd均具有较高潜在生态风险,为主要特征污染物。农田玉米粒的健康风险指数中,Cu具有最大贡献率,且植物叶片中铜富集较其它部位高。因此尽管表现为碱性尾矿,不易造成酸性废水排放污染,但该氧化铜矿尾矿周边仍然存在Cu、Cd等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同时该尾矿闭库修复后,应避免种植食用叶片的作物,避免重金属污染及Cu等重金属的摄入累积。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我国锑尾矿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用标准指数法分析了典型锑矿采选企业的锑尾矿主要成分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锑尾矿不属于我国已明确的危险废物,但需进一步判定是否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此外,采用水质指数法对锑尾矿库内废水、尾矿库渗滤液和尾矿库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浓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尾矿库内...  相似文献   

10.
研究矿区废弃排土场土壤重金属分布及污染状况可为矿区污染整治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测定粤北某废弃矿区排土场土壤中Cr、Cd、Pb、Hg、As共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险指数法对排土场风化土壤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As-Cr、As-Cd呈正相关关系,有机质与Hg、As、Cr、Pb呈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差异。Cd污染地质累积指数达到了偏中度污染水平,Hg为无污染水平,Cr、Pb为极重污染水平,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为CrPbAsCdHg;就潜在生态危险单项指数而言,各研究区Pb均达到极重度潜在生态危险水平,Hg、Cr、As达到轻度潜在生态危险水平,Cd达到偏重潜在生态危险水平,潜在生态危险强弱顺序为PbCdAsHgCr,两种方法的污染分析与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区主要污染物为Pb,对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应加强对Pb污染的预防与治理。  相似文献   

11.
矿山的开发活动会对矿区及周围地区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针对广西梧州大黎镇铅锌矿矿区开发影响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测试矿山及其下游距离线性关系的深层和浅层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土壤重金属来源,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等方法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内土壤受到一定的污染,在自然条件下矿山的长期开发、废弃矿石堆置等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工作对铅锌矿开发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辽宁矿区尾矿废弃地及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平  王恩德  魏忠义  杨朝强 《金属矿山》2008,38(2):118-121,135
辽宁省金属矿区及其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尤其是尾矿库及其周边土壤污染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采集了辽宁典型矿区尾矿及其周边的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Cu、Zn、Pb、Cd元素,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Hg、As元素,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分析Cr元素,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重金属污染评估。结果表明:辽宁省金属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以Zn、Pb两种重金属为主,同时伴生着Cd、As、Cu 3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13.
鲁西南煤矿区农田耕层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芳  李新举 《煤炭学报》2018,43(7):1990-1998
为了研究煤矿对周边农田耕层土壤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影响,以鲁西南地区某煤矿为研究对象,采集周边104个农田耕层土壤样品,利用ICP-MS测定重金属(Cr,Ni,Cu,Cd,Zn,Pb)元素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与地累积指数法,结合GIS技术,分析6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评价污染程度。研究表明,6种重金属元素在矸石山、工业广场、煤运中转站、运输线路等周边区域都有明显积累,空间分布特征各异,仅有Cu,Ni元素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总体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Cr元素无污染,Cu,Zn,Pb元素较为安全,Ni元素存在小范围轻度污染区域,Cd元素存在轻度污染区域与小范围中度污染区域。  相似文献   

14.
金属矿山的尾矿库、排土场由于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在长期的风化、淋溶作用下缓慢释放,从而污染土壤与地下水。本文对江西某铜矿排土场、尾矿库、疏干井排水口淤泥进行了取样测试。浸出毒性判别结果表明排土场土壤、尾矿砂及淤泥为不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但浸出液浓度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中III类水标准,尤其是铜、铅、镉元素超标严重,对地下水环境构成威胁。重金属释放实验显示,随时间增加重金属释放量也增加,酸性降水条件下重金属释放量明显高于中性条件。因此,为避免土壤及地下水受到污染,应采取控制与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析检测了高寒荒漠区某铜矿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As、Cd、Hg、Pb、Cu、Zn、Cr、Ni)含量,并进行了简要评价,结合主导风向和河流方向,对矿业活动剧烈区一定范围内加密采样,研究重金属元素污染分布范围。结果表明:(1)铜矿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仅围岩、废石堆场周边区域个别的样品As、Pb、Cu元素超标;(2)围岩、废石堆场重金属元素污染范围小,集中在其周边200 m区域内,土壤污染深度小于40 cm;(3)尾矿库主导风向下风向200 m内,重金属元素出现一定程度富集;(4)高寒荒漠区,气候寒冷、干旱、少雨、常年多风、蒸发强烈,土壤中重金属扩散主要影响因素是风力和水流作用,垂向传播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6.
选择新疆准东煤田五彩湾露天煤矿区域作为研究区,对研究区周围的不同采样点的土壤样品进行采样及室内试验分析,测定了土壤中0-10cm、10-20cm、20-30cm三层土壤中的Hg、As、Zn、Cu、Cr、Pb六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了多元统计分析、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GIS空间插值和降尘重金属分析等方法对六种重金属在该区域的污染程度,空间分布特征,污染范围和等级,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从重金属含量上看,Hg、As、Cr三种元素的均值含量超过了新疆背景值,分别约为背景值的3.0倍、2.8倍和1.6倍。其中Zn和Cu相关性成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较高,根据主成分分析可以确定这两种元素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Hg元素主要来源受人为因子影响,As、Cu、Cr元素不仅来源于土壤母质,也受人为因子影响。综合污染评价表明,Hg和As处于重度污染,其中Hg污染程度极重,Cr处于中度污染,Cu,Zn和Pb处于轻微污染状态。潜在生态风险表明,Hg处于较高生态风险,其他元素生态风险较低,该区域的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较高。从空间分析看,重金属高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矿区周边,公路附近和两个工业园区附近的区域,煤矿开采,运输,煤化工生产和能源工业等人类对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Referring to GB5618-1995 about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SPSS, the major pollutants of mine area farmland heavy metal pollution were identified by variable clustering analysis. Assessment and classification were done to the mine area farmland heavy metal pollution situation by synthetic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The results show that variable clustering analysis is efficient to identify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mine area farmland heavy metal pollution. Sort and clustering were done to the synthetic principal components scores of soil sample, which is given by synthetic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Data structure of soil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s, relationships and pollution level of different soil samples are discovered. The results of mine area farmland heavy metal pollution quality assessed and classified with synthetic component scores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both the major and compound heavy metal pollutants.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results of mine area farmland heavy metal pollution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e to propose control measures of mine area farmland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focus on the key treatment region.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广西某废弃锰矿场废渣堆存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评价重金属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广西某废弃锰矿场废渣堆存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堆存区内设置45个采样点以及周边区域的4个对照点。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发法结合GIS克里金插值法对堆存区土壤中Pb、Hg、Cr、As、Cu、Cd、Ni、Co8种重金属的污染分布规律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堆存区土壤样品中8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广西土壤环境背景值,在垂直分布上的特征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重金属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Cr因受到酸性土壤的影响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堆存区土壤样品中As处于轻度污染状态,Co处于重度污染状态,Hg、Cd具有很强、强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9.
有色金属尾矿库常呈现典型区域性分布特征,一旦发生事故对水环境危害严重。目前国内外研究多以单一水体污染程度作为衡量指标,评价指标未能全面反映水环境风险。本文以典型多金属伴生矿区为研究对象,对比水质质量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密切值评价法、污染负荷指数法,从地表水和底泥的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污染影响分析,并采用基于SQG-Q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以便更为科学、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估区域内多座尾矿库对下游水体的环境风险。为后续有色金属尾矿库开展系统的水环境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