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阿尔及利亚X区块三叠系的主要目的层段是TAGI组,它属于典型的低幅圈闭油气藏,其储层类型为河流相的砂岩储层。在新完钻的两口井中均钻遇了低阻油层,其成因十分复杂,油水识别比较困难。本文基于低阻油层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深入分析了该区低阻油层的成因,主要为高地层水矿化度、双重孔隙系统并存、泥质含量重及砂泥岩薄互层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基于岩心分析、成像测井和电缆测压资料的低阻油层饱和度的计算模型,能准确计算研究靶区低阻油层的饱和度,为海外油气储量的准确评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根据测井曲线、岩心物性、压汞曲线、薄片、水性分析、试油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郑寨子地区长6低阻油层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研究。长6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即:高束缚水饱和度、高矿化度地层水及工程施工影响。认为高束缚水饱和度是长6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测井解释精度,提出适合本地区低阻识别的方法,主要包含声波时差与视自然电位差交会图识别法、气测录井法和核磁共振测井法。  相似文献   

3.
根据某油田的低阻岩心和常规岩心资料建立数字岩心,通过对比研究地层水矿化度、微孔隙度、粘土含量、阳离子交换能力以及泥浆滤液侵入程度等对岩心电阻率的影响情况,认为地层水矿化度、微孔隙度、粘土含量是导致该区块油层低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地层水电阻率是确定储层含油饱和度的一个关键参数。自然电位曲线可较好指示水淹后矿化度变化情况。通过自然电位进行厚度、吸附校正,根据效正后自然电位幅度计算地层水电阻率,可以直观分析水淹情况,并为饱和度准确计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永进油田中生界油层具有低电阻率特征,多数油层与临近水层相比较,电阻率增大不到2倍,影响了油层在测井资料上的判识。通过大量的岩心资料分析,认为泥质含量、岩石粒度、地层水矿化度、构造倾角是本区油层低电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此为基础研究了低阻油层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低阻油层测井使用常规测井方法较难识别的问题,分别从地层水矿化度、原油性质、油层厚度、导电矿物、复杂的油水系统等9个方面分析低阻油层的成因,针对性的提出核磁共振测井、重叠法识别、岩电实验研究、地层电缆测试等适用于低阻油层的测井识别法,并提出测井应与录井、地质、油藏工程相互结合,低阻油层的识别率将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低阻油层,即油层的电阻增大率小于2,近年来,低阻油层作为老油田挖潜和新增储量的目标之一倍受人们的关注。本文以敖21区块为例,从地层水高矿化度、高束缚水、泥质附加导电性三个个方面阐述了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这些方法在敖21区块葡萄花层的低阻油层的识别和评价中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大的地区,地层电性特征易受到地层水的影响,地层水矿化度的不同导致视地层电阻率的变化极为复杂,储集层含油气性不明显,这就给油水层的识别带来较大困难,容易漏失低阻油层。本文研究了滨县凸起南坡地层水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分析油水层在纵、横向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成果可以指导测井解释,帮助确定测井解释结论,并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分布广泛,使用常规测井识别方法对此类油层识别精度低。通过研究油层表现出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构建孔隙度解释图版、渗透率解释图版和含油饱和度解释图版,用电阻率曲线重叠法和视地层水电阻率法两种识别方法对低阻油层,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白秋地区是近年来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该区域断层发育,纵向上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大,存在低阻油层,导致常规测井评价流体性质困难,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本文利用RMT测井新技术~([1]),形成了以曲线重叠、快速直观定性识别流体性质技术到定量评价油水层技术的一套适合于该区域低阻油层的评价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研究区域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准确率,满足了油田勘探和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低阻油层认识的不断深化,在实际勘探开发过程中,低阻油层储量和产量都在不断的增加。雁木西油田受高矿化度地层水、岩性、地层磁铁矿导电性、储层物性等因素影响,对低阻油层的识别带来很大的难度。本文从低阻油层成因方面对雁木西油田油层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试油、试采资料进行综合识别,建立了低阻油水层识别模板,有效指导了油田低阻油层的评价和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12.
在彩南油田低阻油气层定义为电阻增大率(油层电阻率与水层电阻率之比)小于2的油气层,其油水层的测井信息差异小,含油饱和度小于50%,试油时却产纯油气,投产后含水上升速度很快,且该区具有高阻水层和低阻油层同时存在的现象。根据该区低阻油气层测井曲线响应特征,可以总结出低能相带、正韵律、反韵律、齿状低幅四种测井沉积模式。其成因是由于岩石不动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盐水泥浆侵入影响大、构造幅度低、油层厚度薄、原油密度和粘度较小和油水关系复杂,其核心机理为岩石颗粒表面的水膜厚,油层厚度薄,油水分异作用差或无分异造成油气层电阻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临南油田低阻油层的测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南油田沙三中泥质砂岩油层低电阻的成因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泥质附加导电性不是泥质砂岩油层电阻率降低的主导因素,更重要的是高束缚水饱和度和高地层水矿化度。将孔隙度作为选取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和测井评价的约束条件,对低阻油层进行评价,重新计算了储量,增加地质储量200万吨。对临南油田的开发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王集小断块油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石油地质学和测井学作为理论基础,从岩心实验、试油资料、测井资料入手,对可能引起低阻因素进行分析[1],揭示本地区低阻油层成因的主要控制因素和次要因素。得出环境因素、岩性、油层厚度、地层水矿化度、孔隙结构是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原因。而泥质成分、含油高度是形成低阻油层的次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地层水变化规律性差是河南油田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因素,而确定地层水电阻率是测井解释中的难题.RMT测井可较好的反映地层的含油性而不受地层水的影响,可准确识别低阻油层,应用后取得明显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随着勘探认识加深、勘探程度不断提高,新老油区中不断有相对低电阻率油层发现,并逐步成为其主要产油层系。由于新系列测井对辨别低阻油层具有局限性,本文依托录井、地层水、试油、测井及解释等常规资料,对定边地区长2油层组低阻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所导致的束缚水饱和度高,是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原因,另外绿泥石粘土膜所吸附的地层水及砂岩储层中高放射性物质含量也会造成长2油层组电阻率值一定程度降低。而较高的地层水矿化度所导致的较差的油水分异特征,是常规辨别低阻油层的薄弱环节,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Z2):209-212
西区油田发育低阻油气层,因其低阻油层是电阻增大率偏低的一类油层,在测井解释过程中经常被遗漏。根据西区油田特点,在对大量实验数据资料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对西区油田旦八区低阻油气层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储层电阻率低的原因主要有:喉道微细、地层水矿化度高,油藏圈闭幅度低等,这为识别低阻油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正确识别镇北油田长3低阻油层为目的,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地层水矿化度高、储层岩性特征、钻井液侵入、泥质含量、含油饱和度.另外提出了适合本油田低阻油层识别方法,即地质录井识别、测井资料识别及地质综合分析方法识别,并且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小集油田断块油藏埋藏深,储层物性差,为低孔特低渗高凝复杂断块油藏,其地层水型为CaCl2,矿化度20000-40000mg/L,泥质含量9.8%。其高矿化度、强水敏和速敏油层具有油层保护的需要。在对小集油田油井生产及作业过程中的实际资料及现场实验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总结分析,采用了无固相优质保护液对低渗油藏油井在常规洗井及作业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方式,对于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雷秀洁  段鹏辉  李卫兵 《辽宁化工》2012,41(9):936-937,941
从华庆地区侏罗系油藏储层岩性特征入手,通过对地层水矿化度、束缚水含量、岩石润湿性及粘土矿物成分等因素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区低阻油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依靠一种方法很难识别出来,应广泛结合钻井、测井、录井及地质等各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辨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