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冀东油田开始推广应用,基于该技术的解释评价方法地域性较强,研究适用于冀东油田的解释评价图板与标准是确保成功应用的关键。针对这一现状,首先,借助大港油田成功应用该技术的经验,在系统分析冀东和大港两个油田190口井原油样品和314种钻井液添加剂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原油和钻井液添加剂图谱分布特征;然后,经过现场对冀东油田36口井三维定量荧光图谱的分析研究,结合试油数据,依据三维定量荧光图谱特征,首次引入了解释评价参数一波长偏差;最后,通过该油田9口井定量荧光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结果,得出了定量荧光对比级别分别与最佳激发和最佳发射波长偏差的解释评价图板及标准,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波长偏差解释评价方法。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指导录井现场进行油气显示判断与储集层流体性质评价,解释评价符合率为82%。  相似文献   

2.
针对钻井液加入有机添加剂后对录井资料的影响,介绍了通过紫外荧光分析、定量荧光“差谱分析”技术、气测的不同变化特点、des指数法、地化、热解气相色谱谱图特征、峰值变化规律及各种资料相关性等随钻识别真假油气显示、评价油气显示层的技术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姜丽  周启达 《录井工程》2011,22(4):39-43
二维定量荧光录井检测精度相对较低,荧光谱图所反映的信息量欠丰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录井解释评价的要求,但解释评价符合率低;三维定量荧光录井虽然检测精度高、谱图信息丰富,但目前国内各油田尚无定型的解释评价标准和方法。针对这一现状,以吉林探区为例,在深入分析荧光谱图中反映最大荧光强度特征峰位最佳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基础上,得出了利用特征峰位识别含油样品原油性质的标准;在详细分析如何确定二维、三维油性指数的条件下,建立了运用二维、三维油性指数判断油质的标准;通过对10口井54层岩屑样品的二维、三维定量荧光油性指数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结果,分别建立了二维油性指数与单点标定相当油含量油水层解释评价图板和三维油性指数与体积标定相当油含量油水层解释评价图板。实际应用和统计分析表明,含油样品原油性质的识别标准行之有效,储集层解释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早期冀东南堡凹陷勘探中,应用常规录井技术效果良好,但随着钻井、钻井液工艺的不断提高,对常规录井技术影响不断增大,导致常规录井资料代表性变差,不能有效反映储集层流体特征,同时南堡凹陷还存在低电阻率、低气测异常层,给解释评价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通过地化录井、轻烃录井、三维定量荧光录井等特色录井技术配套应用,弥补了常规录井技术的不足,利用地化及三维定量荧光技术,能够定量检测岩石中的含油信息,准确反映储集层含油性,同时结合轻烃录井技术,可以有效判断储集层含水性。通过对特色录井技术解释方法研究,优选出地化参数S1、Ps及三维定量荧光参数对比级别N、油性指数Oc作为含油敏感参数,进一步综合提出含油指数Do,同时引入轻烃含水指数Dw,建立了南堡凹陷储集层流体录井解释图板。截至2017年底,通过应用该录井解释方法,冀东南堡凹陷储集层解释符合率提高至83.4%,有效解决了南堡凹陷储集层流体特征判别难题。  相似文献   

5.
水包油钻井液可以实现欠平衡钻井目的.有利于油气层的发现和保护。但水包油钻井液条件下钻进也给现场油气显示识别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消除钻井液的影响,准确识别油气显示,通过重点探井CG2井的录井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油气显示识别方法.即应用钻井液定量荧光分析以及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谱图对比等录井手段,为水包油钻井液欠平衡钻井条件下录井显示识别提供了成功借鉴。  相似文献   

6.
与一般意义上的定量荧光录井技术相比,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丰富的图文信息,能够相对全方位地反映油气显示的众多信息。针对该技术在渤海湾盆地的应用尚未建立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解释评价方法的现状,以该盆地A油田为例,利用不同性质原油样品分析的最佳激发波长、最佳发射波长和井壁取心岩心样品分析的油性指数建立原油性质识别标准;以井壁取心岩心样品分析的对比级别与油性指数为交会分析参数,建立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储集层流体性质初步解释评价图板,将该图板的解释评价结果与其他录井资料相结合,形成了储集层流体性质解释评价方法。该油田34口井43个油气显示层的应用表明,只有7层与试油结论不符合,解释符合率达到83.72%,能够较好地满足现场及时准确识别原油性质与解释评价储集层流体性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进入勘探开发中后期的油田,应用小井眼侧钻井技术,不但可以节省油气开发成本,而且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恢复老区块的产能.针对小井眼侧钻的复杂井况条件,提出了应用定量荧光录井的差谱技术有效识别真假油气显示,利用其分析参数及解释图板对储集层进行解释评价的方法.在介绍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总结出常用钻井液添加剂的荧光特性及影响程度,并通过对样品的图谱形态分析和参数特征研究,建立了原油性质判别标准、储集层解释评价标准及解释图板.应用结果表明,其油气层解释符合率达到88.6%,油气发现率100%,为老油田增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定量荧光及地化方法识别真假油气显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钻井液添加剂的使用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录井识别的准确性。复杂录井条件下,应用定量荧光及地化参数分析录井技术识别有机添加剂污染,可以快速准确识别真假油气显示,对于油气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钻井施工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定量荧光技术在低孔低渗储集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介绍了采用定量荧光录井技术、通过油性指数(Oc)、孔渗性指数(Ic)、总质量浓度C总等参数,对开鲁盆地低孔渗储集层油气显示进行判别所取得的成效。研究表明:定量荧光技术不仅提高了油气显示的发现率,而且适用于油田进入勘探中后期调整井施工中“难、深、薄、低”油层由于大量添加剂的加入,所造成的荧光录井及储集层解释困难的状况。定量荧光技术实现了荧光录井由定性向定量化的转变,为今后各类储集层研究及完善油气层解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真假油气显示识别方法在准噶尔盆地中部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钻井液体系,提高钻速,或者考虑到处理工程事故的需要等,需在钻井液中加入带有荧光材料的添加剂,这给现场准确发现油气显示增加了困难。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地化、定量荧光录井技术进行真假油气显示的识别,十分必要。该文通过D1井的应用实例,用实验及对比分析的方式介绍了这一方法,展示了应用这种技术在准噶尔盆地中部勘探施工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定量荧光常规谱图对比法局限于出峰位置和数量的比较,完全靠手工操作和肉眼观察,不能进行谱图峰形特征的精确对比,难以区分特征峰相近的谱图.结合常规谱图对比法(谱图重叠观察、特征参数比较等方法)的优点,以特征峰位相近、特征等值线环相似为原则,建立了谱图相似度对比法,全面体现了特征峰峰位、数量和形状等多种信息.该方法将样品谱与标准谱中所有配对的特征峰的高点到其等值线环的每组特定测线距离的比值进行线性回归,其相关系数作为配对成功峰的相似度,除以样品谱和标准谱中非重复特征峰总数作为谱图总的对比相似度,根据总相似度大小,量化判断两谱图相似程度.在此基础上,应用软件技术实现了三维定量荧光录井谱图的自动对比和荧光物质鉴别.应用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发现与识别储集层真假油气显示、确定储集层原油性质、鉴别各类荧光物质成分,对于提高油气显示发现率、有效评价储集层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岩屑图像技术通过计算机实现了岩屑表征信息的再现,在含油显示识别中避免了人为误差,大幅提升了岩屑录井技术含量,在垂直井录井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大斜度井中受岩屑床影响,含油岩屑分散、滞留、拖尾现象严重,该项技术按常规方法在大斜度井中应用时出现了明显的不适,无法准确判断含油显示位置,经常出现漏失显示的现象。通过应用岩屑荧光面积比值、差值两项参数将含油显示与基值动态分离,并将二者间的差幅放大,使含油显示位置得以突出,从而达到准确识别油气显示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钻井液加入有机添加剂后对录井资料的影响,介绍了通过紫外荧光分析、定量荧光“差谱分析”技术、气测色谱全烃、组分的不同变化特点、地化谱图特征、峰值变化规律及各种资料相关性识别真假油气显示的方法;结合气测、地化资料的特点,提出烃灌满系数、灌满系数—烃比值解释图版、亮点法等钻井液加入有机添加剂条件下解释评价方法,实际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TARAPOA地区是南美安第斯油田的主力产油区,随着钻井工艺发展和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该地区钻进中岩屑破碎更加严重,烃类信息大量损失,含油显示难以识别,同时潜力储集层的气油比普遍较低,气测录井难以及时发现油气显示,导致高含油储集层识别困难。为攻克这些勘探难题,2017年开始在该地区引入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和地化录井技术。通过三维定量荧光录井,可以判别油质类型、准确区分钻井液污染,同时优选参数,应用对比级N和相当油含量C两项参数建立了三维定量荧光参数标准;应用地化录井的S_1、S_2、P_g、P_s四项参数建立了地化参数标准,优选S_2、P_g两项参数建立地化解释图板。同时,通过建立地化含油参数C_o,结合三维定量荧光对比级N,建立了该地区的录井综合解释评价图板。2017-2018年在TARAPOA地区19口井应用三维定量荧光及地化参数标准、地化解释图板和录井综合解释评价图板,有效地解决了该地区储集层解释评价难题,解释符合率达88.7%,并在安第斯油田其他区块成功推广和应用,为后期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录井解释评价服务进入更多的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地面复杂环境下油层开采的主要模式是布置大斜度定向井。大斜度定向井目的层井斜角一般为40°~70°,由于井斜过大,完钻测井时只能采用管输式测井,测井项目少,曲线拉伸失真严重,导致无法直接通过电性变化特征准确判断储集层流体性质,因而储集层油气显示异常的识别主要取决于录井;常规录井同样受大斜度定向井钻井影响,录井必须首先破解大斜度井录井储集层油气异常显示识别的难题。针对大庆油田大斜度定向井录井面临的困难,选取岩屑混合样品进行岩石热解含油气总量分析,利用该曲线变化特征结合岩性描述分析落实储集层的含油性;应用钻井液轻烃录井,通过参数优选,利用总烃含量曲线变化特征落实油气显示,确保不漏掉油层。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直观的特点,且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OFA定量荧光分析仪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量荧光录井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录井新技术。由旧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制推广的OAF定量荧光分析仪可以进行定量荧光录井分析,增添了新的识别和评价油气层的手段,尤其是在鉴别真假油气显示,发现轻质油,评价储集层,去除混油及钻井液添加剂对荧光录井的影响等方面,显示出优越的性能。介绍OFA定量荧光分析仪在河南油田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成果,并对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俊男 《录井工程》2005,16(2):5-10
该文简介了OFA-3DI三维荧光录井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三维荧光与二维荧光录井技术的区别,通过对轻、中、重质原油样品、常用有机添加剂样品、纯净水样的三维荧光图谱及参数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总结,阐述了三维荧光录井技术的技术特点,通过应用实例,初步建立了吐哈盆地三维荧光油气评价标准,获得了初步认识,认为该技术在识别真假显示、判别流体性质、求取含油饱和度、含油丰度、油源对比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资料应用及影响三维荧光录井技术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合油田实际提出了三维荧光录井技术的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消除特殊钻井条件下钻井液中大量混入有机添加剂对荧光录井的影响,有效识别钻探过程中的油气显示,国内外录井界都在尝试一种新的录井方法--定量荧光录井技术。通过近两年的试验性应用,证实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解决上述难题上卓有成效,提高了荧光录井资料的可信度和应用范围。该在简介了定量荧光录井技术的检测原理、方法和特点的基础上,以现场应用实例为依据,阐述了该项技术在下面几个方面的应用效果:(1)能消除钻井  相似文献   

19.
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消除特殊钻井条件下钻井液中大量混入有机添加剂对荧光录井的影响,有效识别钻探过程中的油气显示,国内外录井界都在尝试一种新的录井方法定量荧光录井技术。通过近两年的试验性应用,证实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解决上述难题上卓有成效,提高了荧光录井资料的可信度和应用范围。该文在简介了定量荧光录井技术的检测原理、方法和特点的基础上,以现场应用实例为依据,阐述了该项技术在下面几个方面的应用效果:(1)能消除钻井液污染,有效识别油气层;(2)更有利于轻质油的发现;(3)在裂缝或页岩层等特殊储层,定量荧光分析解释更有优势;(4)在识别微弱油气显示及低阻油层的评价效果较好;(5)可在现场准确判定储层原油性质;(6)为油源评价提供了一项新的解释资料。总之,定量荧光分析仪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较实用的分析评价软件,提高了荧光录井资料的使用价值,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海洋石油》2017,(2):61-65
三维荧光的荧光光谱分析技术解决了钻井液添加剂、芳烃化合物的问题,改进了传统的荧光录井技术的局限性。芳烃化合物是原油、烃源岩、油田水有机组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不同类型样品的三维荧光光谱图的分析,可以进行油油对比、油源对比等石油地质研究工作,展现了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