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1种板式换热器热工性能测试平台的工作原理及测试中的应用方法。通过该测试平台.可以对各种不同种类的板式换热器进行性能测试基础工作,从而获得不同的板式换热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参数:通过数学方法和模型将所得到的数据转化为合理的方程.并且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科研性试验,在板式换热器板片混装技术上获得重要参考价值和信息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佳的发挥板式换热器高效传热的特点,基于传热学理论,研究了准则方程的几种建立方法,同时,结合板式换热器的一种选型计算过程,深入的分析了板式换热器准则方程的应用,通过分析表明,努赛尔方程在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的计算中起到决定性因素,而通过欧拉方程则可以计算出板式换热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压力降,因此,建立准则方程对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及应用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热网首站换热器型式包括普通管壳式换热器和全焊接式板式换热器,文中将热网首站换热器蒸汽侧传热过程分为过热段、凝结段和冷却段,不同阶段的热工设计采用相适用的传热系数和压降计算公式,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在相同工况条件下的热网首站换热器,分别采用全焊接式板式换热器和普通管壳式换热器进行设计,并对结果分析得出全焊接式板式换热器在传热、压降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且设备重量为普通管壳式换热器的1/2。  相似文献   

4.
吴方丽  蒋开炎  金波 《广州化工》2013,41(6):142-143,157
根据国家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要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广泛,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设备逐步取代原有的管壳式换热器。本文针对板式换热器的优越性进行阐述,提出了解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按照工况和介质正确合理的利用,可以提高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折流板式换热器与折流杆式管壳式换热器的区别,折流杆式换热器在介质流动速度大及振动工况下的应用,并根据设计实例介绍了折流杆式换热器的管束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前二文的基础上分析了TEMA、ASMEⅧ—1、CODAP、GB151—89、JB4732—95等规范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中管子和壳体应力的计算公式,再次指出的危险工况下管子和壳体应力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结构紧凑、性能高效的换热器。但板式换热器的各种失效破坏也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析了板式换热器失效的原因,以及提出了解决板式换热器失效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某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几何模型进行简化,建立可用于ANSYS求解的网格化模型,进行结构及热结构耦合两种工况下的应力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应力校核,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周强  江澜 《中国氯碱》2002,(2):32-34
简述了H-276(钛材)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机理和耐腐蚀性能,并与碳钢换热器在VDC氯化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实践表明H-276板式换热器在该工况中的使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换热器》分册,包括管壳式换热器、空气冷却器、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热管换热器等类型,介绍了各种换热器的功能、结构、工艺设计与选用等内容。本书可供从事石化设备换热器设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板(不兼作法兰)和壳体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受力状况作出分析,提出设计换热器时管板应考虑二种危险工况;壳体的危险工况与管板的危险工况是不同的;根据设计条件(管、壳壁温)确定壳体应计算一种最危险工况,或者是二种危险工况,它们均不同于管板的二种危险工况。  相似文献   

12.
换热器微生物污垢问题普遍存在于能源化工领域,污垢的聚集会导致设备的流动阻力、燃料消耗和维护成本支出大幅度增加。本文采用复合纳米镀层来抑制和减轻换热表面的微生物污垢的附着和沉积。首先采用化学镀的方式,在板式换热器的不锈钢316板上镀覆 Ni-P-TiO2复合纳米镀层和对照性的Ni-P 镀层。基于板式换热器的微生物污垢在线监测实验系统,研究了镀覆Ni-P-TiO2复合纳米镀层的板式换热器微生物污垢特性。结果表明,清洁状态下,镀覆两种镀层的板式换热器其摩擦系数(f)和Nusselt数(Nu)相较未镀覆板式换热器均略有增加;微生物污垢实验后,相比较未镀覆的板式换热器,镀覆Ni-P镀层的板式换热器污垢热阻减少了8.36%~23.07%,而镀覆Ni-P-TiO2复合纳米镀层的板式换热器污垢热阻减少了16.6%~30.96%;在相同微生物污垢实验工况下,镀覆Ni-P-TiO2复合纳米镀层的板式换热器的摩擦系数(f)相比Ni-P镀层的低2.54%~11.82%,但Nu却明显高于Ni-P镀层达8.47%~9.45%,并且污垢热阻明显小于Ni-P镀层达10.66%~18.18%,镀覆Ni-P-TiO2复合纳米镀层的板式换热器展现了优异的强化传热性能和抑垢性能。  相似文献   

13.
对板式换热器的特点,结构和使用工况等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全面分析管板式换热器的特点后指出,通过改变传统的换热器制造工艺,严格控制壳体环向焊缝的纵向收缩量,即可在“壳体-管板-管子”这一超静定体系中,建立起一一个当于壳体受拉而管子受压的预应力系统,这种力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可以在四种经常应用的工程工况下得到安全可靠的应用。如何在制造中择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施以预应力的技术后,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明显地降低管板的应力水平。而对一些必需设备膨胀场合,采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前二文的的基础上分析了TEMA,ASMEⅧ-1,CODAP,GB151-89,JB4732-95等规范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中管子和壳体应力的计算公式,再次指出的危险工况下管子和壳体应力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的可能工况与危险工况,提出了“各自危险工况”概念,以及判断各自危险工况和计算其相应应力的方法。认为英国标准、我国设计规定中关于危险工况的处理方法值得商榷。上述分析推广至浮头式、U形管式和填料函式换热器。  相似文献   

17.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节能、紧凑的设备,由于其传热系数大,传热阻力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工业,它的发展已经历140多年历史。多段板式换热器作为换热器的一种在食品等行业应用广泛,在设计选型计算多段板式换热器过程中影响因素比较多,本文通过板型选择、压力降校核、流程与流道的选择介绍多段板式换热器设计选型中要注意的问题,并通过实例选型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夏侯国伟  张俊杰  龙葵  马锐  张苗 《化工进展》2018,37(8):2919-2926
为提高脉动热管换热器在空调系统排风能量回收中的换热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并联槽道板式脉动热管及由其组成的换热器。首先对单片热管在空调排风夏季工况下的能量回收情况进行了传热性能实验研究,影响因素包括槽道当量直径、充液率、工质种类、风速、风温、微倾角;然后对一组由7片热管顺排形成的板式脉动热管换热器的换热效率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新型板式脉动热管的适用工质为R141b,最佳充液率为25%;传热性能随新风温度及风速的升高而增强,新风、排风温差小于6℃时热管不启动;随风速增加,换热量增加,但换热效率有所降低;给定工况下板式脉动热管散热器的换热效率为44.1%;微倾角可使空调能量回收系统在保证良好换热效率的同时实现换季不换向,热管安装宜采用+2°左右的微倾角。  相似文献   

19.
<正> 板式换热器向大型化方向发展已属趋势。然而,大型换热器的问世必将带来密封上的问题以及组装上的困难。研究和解决大型化带来的这些问题,已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板式换热器的各种密封结构及组装方法,以期对国内的板式换热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全面分析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受力特点后指出,通过改变传统的换热器制造工艺,严格控制壳体环向焊缝的纵向收缩量,即可在“壳体-管板-管子”这一超静定体系中,建立起一个相当于壳体受拉而管子受压的预应力系统,这种预应力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可以在四种经常应用的工程工况下得到安全可靠的应用。如果在制造中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施以预应力的技术后,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明显地降低管板的应力水平。而对一些必需设置膨胀节的场合,采用预应力技木后,可以不必设置膨胀节,并降低管板的应力水平,从而可以提高换热器的疲劳寿命,减薄管板厚度。 本文以我国钢制管壳式换热器为实例,提出上述旨在降低管板应力水平的预应力技术的设计理论与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