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上海汽轮机厂660 MW超超临界机组50%甩负荷试验过程,以及机组甩负荷防超速保护功能。从甩负荷判断速度、 DEH(数字电液控制)系统响应速度、调门快关时间3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甩负荷后汽轮机转速飞升过高的原因是调门快关指令柜间的通信广播频率为慢速。对通信设置进行修改后,机组50%甩负荷试验汽轮机飞升转速在合格范围。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汽轮机超速保护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参数和大容量机组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超临界超长机组的急剧增多,机组自身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各大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由于转动惯量大,转子飞升时间常数小,所以对它进行超速保护尤为重要。重点分析超临界汽轮机的超速保护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大型机组电超速保护装置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田丰  张俊杰 《国际电力》2001,5(4):13-18
汽轮机控制系统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防止汽轮机超速,现代化大型机组普遍具有电超速保护控制系统(OPC-Over-speed Protection Control)。机组甩负荷后转子的飞升特性是由调节系统和OPC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论述国内外几种典型机组实现数字电液控制(DEH-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OPC的基本原理及其技术特色。认为OPC的快速性、可靠性及其与调节系统的协调性是抑制超速并快速将转速稳定在同步转速继续接带负荷的关键,并推荐在机组大修后应测量发电机断路器跳闸回路的动作时间,使之成为一个例行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火力发电厂汽轮发电机组上采用的转速表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无超速记忆功能,一旦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跳闸后就无法知道跳闸后转速飞升;汽轮机做超速试验时,光靠人的肉眼观察,容易造成误差,并给危急保安器整定带来一定困难;机组超速事故难以确定原因(究系超速跳闸?低油压跳机?系统振荡还是人为的手拍停机?);转速指示偏低(采样速度不够快)。  相似文献   

5.
阐述高压缸启动汽轮发电机组超速保护控制(OPC)功能及特点,对机组甩负荷工况下OPC功能进行分析,针对机组甩负荷后OPC频繁动作难以有效抑制汽轮机转速飞升,DEH系统难以快速维持转速稳定的问题,通过优化运行方式、改进控制逻辑、合理设置延时、增加保护条件等具体措施,有效减少了OPC动作次数,保证了机组和电网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6.
根据江苏国华太仓发电有限公司2台国产600 MW超临界机组甩负荷试验,分析了数字电液控制(DEH)系统甩负荷控制策略改进的关键点,包括汽轮机超速保护(OPC)控制逻辑、OPC复位后汽轮机转速的关键控制策略,试验数据表明汽轮机的转速稳定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7.
对东方汽轮机厂、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和哈尔滨汽轮机有限公司3个厂家生产的不同类型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从配汽方式、末级叶片特点、滑销系统特点、启动方式选择、润滑油系统布置、超速保护设计、甩负荷后转速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各厂家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在设计结构及控制上各有特点.通过对比,为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的调试、运行和检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某超临界机组甩50%额定负荷试验转速飞升超过标准要求,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从试验机理分析入手,结合控制设计逻辑与动静态试验数据,得出信号传送的滞后为转速飞升超标的主要原因。对此,提出增加硬接线回路连接发电机出口开关和超速电磁阀、缩短模块的扫描周期等措施,最终机组顺利通过甩负荷试验。本文的结论对同类型机组的控制逻辑设计及运行调试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汽轮机电超速保护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号汽轮机在一次甩负荷试验中,该机组甩全负荷时转速飞升过快,其动态特性超标。主要原因是电超速保护系统的设计存在缺陷,高压油动机动作延迟。针对这种情况,对汽轮机电超速保护系统进行了改造,即在高压油动机两侧机底各加装两个电磁阀,加快了甩负荷过程中汽门的关闭速度,同时在电超速系统上增加了甩负荷发信点和快速保护电磁阀,既提高了反应速度、又增强了负载能力。该系统改造后,通过几年的运行,没有出现机组甩全负荷时转速飞升过快,动态特性超标现象,使1号汽轮机安全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汽轮机加速度限制保护是超速限制保护(OPC)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及时有效地抑制汽轮发电机组在甩全部或部分负荷时转速的飞升幅度。本文结合300MW机组加速度限制保护动作的实例,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其工程实现原理、动作机理。  相似文献   

11.
汽轮发电机组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PLU)可防止汽轮机转子超速,但不必要的保护动作易引起机组跳闸等事故,本文根据汽轮机的理论模型,建立了超超临界1 050 MW机组PLU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机组甩全负荷时有PLU和无PLU情况下机组超速保护动作以及汽轮机转子转速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机组PLU和超速保护控制(OPC)均能起到超速保护效果;在甩全负荷时,只有OPC的系统达到的最高转速(3 192 r/min)高于同时有OPC和PLU的系统最高转速(3 150 r/min),有PLU和OPC的系统比只有OPC的系统早动作仅约0.16 s;PLU的超速保护功能与OPC功能重复,同时PLU可能出现的误动会引发严重事故。因此,如果汽轮发电机组同时装有OPC和PLU,且PLU仅起防止机组超速作用,则建议在优化OPC逻辑的前提下可以取消PLU。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临界600 MW汽轮机组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功能及特点,着重介绍机组转速飞升抑制控制实现方式及其独特的阀门管理控制方式,控制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神华国华准格尔发电有限公司3号、4号机组在进行电气解环试验及启动升速操作时,发生了汽轮机转速飞升现象,分析认为控制系统中的电气并网信号取样不准确、不能真实反映机组是否为并网状态,以及控制逻辑设置存在问题易导致误操作是造成机组转速飞升故障的原因。通过提高电气并网信号的可靠性和优化DEH系统逻辑,解决了机组电气假并网试验引起的汽轮机转速飞升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汽轮机超速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了现在普遍采用的汽轮机超速事故树的错误和不当之处,画出了经改进后的汽轮机超速事故树,并提了防止超速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火电机组OPC超速保护动作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火电机组超速保护系统(OverspeedProtectController简称OPC)是一种抑制发电机组超速的保护控制,其作用是在汽轮机出现超速时,关闭所有调节汽门,防止汽轮机转速进一步升高。它取代了传统液压调节系统的微分器,对发电机跳闸、甩负荷、103%额定转速限制更精确可靠。OPC主要功能是:当汽轮机转速达到3090r/min(额定转速的103%)时关闭所有调节汽门,汽轮机转速恢复至3000r/min后,重新开启调节汽门维持汽轮机转速在3000r/min;发电机跳闸后快速关闭所有调节汽门,汽轮机转速恢复至3000r/min后,重新开启调节汽门维持汽轮机转速在3000r/min。尽管OP…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上汽西门子汽轮机甩负荷过程中汽轮机转速二次飞升较高的问题,对该机组甩负荷逻辑进行了详细研究,指出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高、中压调节汽阀快关电磁阀失电时间和高、中压调节汽阀开度置零指令(R410)的复位时间,与转速/负荷控制回路中PID函数的调节速率不匹配。通过延长高、中压调节汽阀快关电磁阀失电时间及R410的动作时间,有效抑制了甩负荷后汽轮机转速的二次飞升。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高压缸启动方式下机组超速保护控制(OPC)功能及特点,对机组甩负荷试验中OPC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OPC复位时间Tr的预算方法,Tr的取值关系到机组甩负荷后汽轮机转速降至最低转速以及OPC动作次数,再热蒸汽的快速泄压可减少OPC的动作次数.某亚临界300 MW机组甩负荷试验结果表明,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能够满足对汽轮机转速控制的要求,如果选取机组惰走至2 900 r/min的Tr进行OPC复位时,第2次汽轮机转速飞升峰值会更低,对转速的控制会更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300MW机组汽轮机在非挂闸状态下盘车脱扣、升速事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汽轮机本体内外缸疏水系统窜蒸汽是造成汽轮机转速飞升的根本原因。对此,将存在缺陷的疏水管道直接引入凝汽器后故障消除,汽轮机转速恢复正常,机组甩负荷试验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陈涛 《西北电建》2004,(2):32-36
大唐唐电一期技改工程300MW机组1#机,甩负荷试验于04年1月17日进行。50%及100%两次甩负荷试验汽轮机最大转速飞升分别为3092r/m及3192r/m,未达到机组超速保护值,就结果而言是合格的。但试验过程仍然反映了不少问题,如转速飞升属偏高水平,OPC反复动作多次等。  相似文献   

20.
傅敏 《上海电力》2001,14(B11):28-30
为坚决贯彻国家电力公司颁发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中“关于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的各项规定,根据华能总公司提出的有关反事故措施具体要求,结合我厂两台超临界机组运行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防止汽轮机超速和轴系断裂事故措施,要求各生产部门认真执行,进一步提高我厂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