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历史建筑数字化技术是历史建筑修缮与保护的重要应用技术之一.从传统的手工测记到数字实景测量,如今在历史建筑保护领域数字化技术被普及应用,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测量数据的非结构化特性,增大了实景测量数据的应用难度,也限制了其在历史建筑修缮保护领域的深层次应用.针对实景测量的特点,分析对比了实景建模与参数化BIM建模的应用特性,并结合上海音乐厅修缮工程,详细研究了面向平台化应用的历史建筑数字模型的构建、融合与修复等技术.结果表明,基于异构模型的融合与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支撑历史建筑平台化的应用,为深入研究历史建筑遗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三维激光点云获取技术能快速、精确、多方位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为历史建筑测绘提供新思路.本文从三维激光点云获取技术特点及测绘历史建筑的适用性出发,介绍点云数据采集、多种数据融合处理的流程.以常州市历史建筑普查为例,论述常州市历史建筑三维激光点云获取到处理关键技术,点云成果精度符合历史建筑测绘要求,也为后续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基于探索测绘如何在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重建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什刹海环湖测绘项目中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工程测量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点云数据、正射影像、地形图、剖面图等形式详细地记录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现状,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和重建提供了可靠的数字资料,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式金厝"的区位和形制以及修缮前的现场勘察、测绘制图、定损、制定修缮方案、修缮设计制图等工序,解析了"式金厝"保护修缮施工的全过程重要工艺节点,梳理出一个传统村落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的完整案例。同时,结合对原始木结构遗留的墨迹、篙尺和营造尺、古建筑的BIM技术的思考和探索,总结出了一个有效可行的历史建筑修缮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工程测量广泛应用于水利、交通、建筑、矿产、地质等多类工程中,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工程测量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并更加先进.数字化测绘技术是科学技术推动下衍生的新型测量技术.论文主要通过分析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价值,介绍数字测绘的主要内容和数字化测绘技术,并深入研究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虹桥路2374号房屋约建于1930年,为西班牙风格花园洋房,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根据优秀历史建筑检测评估要求,在修缮前对房屋进行了包括建筑结构测绘、材料力学性能检测、完损状况检测、变形测量等内容的现场检测.本文根据现场检测并结合验算结果综合评定该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和整体抗震性能,并提出相应的加固修缮建议,为房屋修缮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亮  邢亮 《城市住宅》2016,(2):63-66
正对BIM技术在历史建筑修缮与扩建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BIM技术在历史建筑修缮与扩建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应对策略。BIM技术在历史建筑修缮与扩建中的应用,根据历史建筑的数据建立模型,对模型采取修缮与扩建工作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能够促进历史建筑的保护,降低历史建筑修缮与扩建的难度,减少历史建筑保护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节省历史建筑预保护工作的成本,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1历史建筑修缮及扩建中BIM技术的应用难点BIM技水指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虚  相似文献   

8.
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原生的传统古厝民居是当地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悠久的历史和杰出的艺术、技术成就不容忽视。该文以实地踏勘、测绘结合修缮施工的现场跟踪以及构件尺寸分析等,对鼓浪屿古厝民居的石材应用方面展开探讨,揭示石材在闽南传统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所体现的营造智慧,以期为当代文物建筑修缮、现代建筑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田地 《建筑知识》2014,(2):352-352,360
文章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简述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常用的作业模式,对地面数字测图、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等常用的数字测图技术、地籍测量中的数字测图技术以及数字地球中的数字化测绘技术进行了具体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马智刚  刘方雪 《建筑》2023,(8):136-139
历史建筑具有超越其物理存在的特殊性,它们以自身的建筑形式保留了特定时代的文化信息,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进。因此,历史建筑的修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建筑图纸的缺失,历史建筑的修缮往往遇到一些困难。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创新性发展,允许在多维层面进行建模,为历史建筑修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将BIM技术与历史建筑修缮相结合,并引入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实现历史建筑的虚拟展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PM2.5概念、组成、来源及危害,从太原市的地形、地貌、气象特征对PM2.5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论述,对钢铁企业排放PM2.5的主要工序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太钢当前PM2.5的防控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与注册师制度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专业评估认证已成为教育界和关心教育人士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是中国开展得最早的专业评估认证,有近20年的专业评估认证的经验。文章分析了中国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的基本情况、中国建设行业注册师制度情况、对专业评估认证及注册师制度的思考,以及完善建设行业注册师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特雷克斯是一家经营方式独特的跨国公司,1986年创建于美国特拉华州.凭借其独特的收购兼并经营方式,在工程机械领域迅速扩张,不断将世界各地有名的单一工程机械品种生产商整合在自己的品牌下.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立了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构成的我国法定城乡规划体系,标志着我国城乡规划在法律制度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城乡规划法,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治情况,加强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同时它仅仅只是解决了城市和村镇的统一规划问题,对于存在于乡村地区的大量的自然,历史等资源的规划和保护,利用的问题,并没有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本文通过结合南京浦口的规划实践工作,提出基于城乡一体的规划编制设想,目的旨在探索地方层面的规划编制如何能进一步结合地区管理需要,实现规划与管理的无缝对接,充实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5.
瓷砖石材粘结剂和填缝剂泛碱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瓷砖、石材粘结剂和填缝剂等材料在施工后泛碱的产生过程、内在机理、泛碱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材料中存在过量的游离Ca2 、Na 、K 等,材料内部结构中存在毛细孔以及有水存在是材料泛碱的3个条件.只有严格控制材料的性能、正确的施工方法和采用合理的养护措施等消除产生泛碱的条件,才能有效防止泛碱.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及其评价与防治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5  
长期以来,混凝土的收缩性质受人关注,但除了大坝以外,通常只测定混凝土的干缩值,并以其评定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然而,随着对水泥与混凝土工程技术的不断研究发现,温度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引起开裂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加速,弹性模量、徐变松弛等参数随之变化,造成开裂趋势明显加大。因此,更新评价和预测混凝土收缩与开裂的方法,寻求改善现今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方法已经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7.
采用GIS技术、GPRS技术及物联网传感等技术实现对城区"雨情"实时发布、"涝情"及时预警、"排涝"资源科学调度.并结合WebGIS地理技术设计和大型应用数据库系统,在此基础之上,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和重组.本系统在东营市上线运行以来,对大、暴雨监测,多次利用排水模型进行预警,针对实时降雨强度进行报警,通过短信、LED显示大屏等多种渠道对广大市民进行提醒,对人民大众出行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BIM技术可以实现各专业的协同设计,可在机电安装项目中,模拟所有管线的综合排布位置和工序,并进行施工模拟,为工程实际安装阶段的工作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该文从机电安装的角度,结合实际案例,在机电综合排布、碰撞检查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验证BIM技术在机电安装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并对BIM技术对安装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郑昕 《城市建筑》2014,(18):186-186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的限制以及约束,导致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存在一些没解决的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的一些背景,然后阐述了设计中应考虑的几点问题,希望能为同行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与发展小城镇,其目的在于集中人口、控制人口、改善环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实现人口控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国要发展,环境要改善,国民素质要提高,农村人口(特别是山区人口)必须聚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必然趋势,结合国家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契机,利用小城镇的建设聚集农村和山区人口,做好区域内水土流失治理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