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讨论了探测隧道塌方空腔的理论和方法,并阐述了使用地质雷达系统对浙江省某两条高速公路隧道进行塌方空腔探测的情况,最终表明地质雷达法可应用于隧道塌方空腔规模的预估。  相似文献   

2.
以金童路南段的火风山隧道塌方段为工程背景,结合其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塌方原因初步分析,提出塌方治理的初步比选方案;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对比分析不同的隧道塌方处理方式的治理效果,提出隧道塌方治理的最佳方案。可为类似工程的隧道塌方预防及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远超 《四川建筑》2012,(1):104-106
隧道工程为地下工程,且地质情况千差万别,各种不同的地质变化及外力因素的综合影响均可能对隧道施工造成重大影响。如地下水、岩溶、地质断层破碎带等,使得施工难度加大、塌方事故发生的几率增加。对于塌方隧道的整治,主要有插板法、管棚法、锚杆法、注浆法等,其综合整治技术已是十分成熟并被广泛采用。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为保证塌方治理的顺利进行,本着安全、稳妥、科学、节约的原则,制定出隧道塌方整治方案,确保隧道施工塌方整治。  相似文献   

4.
省道S212线峰山隧道塌方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隧道塌方,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隧道塌方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提出了在相似地质条件下,通过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定性分析,预测可能出现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结合新奥法收敛数据,介绍预防隧道塌方及处理通天塌方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5.
隧道塌方影响因素离散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塌方是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围岩破坏现象.现场塌方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围岩地质条件、隧道断面形式及大小、隧道埋深、地下(表)水、爆破扰动、施工措施不当是隧道塌方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离散元方法(PFC2D),对上述塌方影响因素对隧道的影响进行了系列数值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的隧道塌方量与几种常用的隧道松动荷载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中所选取的参数如颗粒直径、摩擦系数、孔隙率、粘结强度等是通过双轴数值实验确定的.计算结果表明,隧道围岩强度越低,隧道高跨比越小,隧道塌方程度越严重;隧道埋深不同,隧道塌方表现形式不同;支护可以有效地抑制塌方,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入侵可严重恶化隧道的塌方程度.数值计算的隧道塌方量与公路隧道规范松动荷载计算方法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6.
唐建宏 《中华民居》2012,(11):305-306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地质情况不良而产生程度不同的塌方,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塌方前的测量和预报工作,避免发生塌方事故。但在塌方不可避免地发生后,如何处理塌方,如何恢复隧道正常施工,是隧道施工工程技术人员的难点和重点。因各个工程项目特殊性以及不同地质情况,如何正确处理塌方必须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总的原则是选择安全、方便、快捷、经济,保证人员和结构安全,保证施工方便,保证工期,保证费用最省的方案。本文根据叙(永)大(村)铁路大炮山隧道发生的塌方实例处理过程,将设计进行优化,采用双排小导管与地表注浆相结合的处理方案,既节约了造价,简化了施工工艺,是一种比较简单、安全、适用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隧道塌方发生的原因,探讨了从工程地质、施工技术预防塌方的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小塌方、大塌方、塌方冒顶、洞口塌方的处治措施,并通过云中山隧道发生的塌方案例,总结塌方处理方案,为隧道工程塌方处理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隧道塌方受自然环境、地质因素等影响,易发生隧道的塌方。文章针对大坡度、地质差、环境差的隧道塌方的处理措施进行研究,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隧道施工过程中,伴随着不良的地质状况及不当的施工方法,常会引发隧道塌方冒顶事故,影响施工进度,严重时可能造成人员财产的损失。结合凉都隧道工程实践,通过分析引发灰岩地质隧道塌方冒顶的原因,并对所采取的处治措施及施工工艺进行了论述,以解决灰岩地质隧道塌方冒顶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黄土公路隧道塌方问题,从地质、设计、施工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及发生机理,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确定了塌方发生的主要诱导因素,为今后黄土隧道塌方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