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浆料pH值在9.0~10.0时,Zeta电位最大,在水中的分散性最好。探讨了硅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钠和磷酸二氢铵作为分散剂时,包膜过程的黏度变化情况,发现硅酸钠和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时体系黏度最低。利用硅酸钠作为分散剂,加入量为0.15%,一次性加入时,包膜过程体系黏度最低。采用比表面积和扫描电镜能谱对包膜产品表面成分的分析可知,包膜过程黏度低时,包膜剂在二氧化钛表面沉积比较均匀、致密。  相似文献   

2.
燕鸿鹏 《四川冶金》2014,(1):47-50,54
在保持浆料密度、脱盐水、分散剂加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等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了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粗品的打浆实验。分别讨论了物料的pH值、磷、硫、钾、锌等微量元素百分含量以及金红石含量等因素对打浆后浆料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使用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在钛白粉表面包覆致密Si O_2膜层,对包膜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用Si O_2沉积量和酸溶率综合评价包覆效果,确定了最佳包覆条件。使用胺类分散剂,采用并流加料方式,打浆浓度为200 g/L,温度为60℃,催化剂氨水添加量为4%,水醇比为1∶6.9时,达到最佳包覆效果。对比研究发现TEOS比硅酸钠包膜产物显示出更低的酸溶率和光催化活性,表明TEOS包覆的Si O_2膜层具有更高的致密度,包膜产物耐候性更高。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确定了Si O_2膜层以化学键合的方式包覆于Ti O_2表面。使用电导率测定方法分析了包膜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王玥 《四川冶金》2014,(2):39-44
表面处理是金红石钛白粉生产的关键工序,本文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TiO2包膜效果的影响,以包膜后的分散性、亮度、Tcs等应用性能的变化为依据确定相应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采用氯化法工艺生产的钛白粉浆料作为原料,利用沉淀法对其进行表面包覆水合氧化铝,对包覆陈化的pH、温度、转速和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包覆水合氧化铝的优化工艺条件:陈化pH为9,陈化时间为90 min,陈化温度为70℃,搅拌转速为150 r/min。并对未包覆与优化工艺条件的样品进行TEM、颜料性能、和包覆机理进行对比分析,优化工艺条件包覆的勃姆石型水合氧化铝薄膜能够改善钛白粉的颜料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相化学沉积法在TiO2表面包覆水合SiO2膜。利用SEM、FT-IR、EDS及TEM等测试方法对TiO2包硅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包覆过程的温度、pH值、硅包覆量等对包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合SiO2包覆膜与TiO2表面具有Ti-O-Si键,形成化学键合。控制硅包膜条件为pH=10、硅添加量3%、陈化时间为3h及温度为80℃时,TiO2表面水合SiO2包覆膜致密、均匀、表面光洁,随着包膜温度的升高膜的致密性和光滑度提高,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照片显示包覆膜的厚度约为3nm,与理论计算膜厚一致。  相似文献   

7.
《钢铁钒钛》2021,42(1):60-64
选择硅酸钠作为氯化法金红石钛白的包硅原料,首先研究了包膜过程中调节pH的盐酸加量与包膜后钛白粉颜料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盐酸加量的增加钛白粉亮度、白度L值和蓝光白度等颜料性能指标降低,但Scx和b值等蓝相指标则逐渐改善。其次对比分析了包硅过程中硫酸和盐酸两种不同酸体系中钛白粉二氧化硅膜层均匀致密性、颜料性能和应用性能的差距,明确了硫酸体系的二氧化硅膜层均匀致密性更好、光泽度更高,而盐酸体系的蓝相更优。  相似文献   

8.
以低浓度工业钛液水解所制的偏钛酸为原料,采用L27(313)正交试验考察盐处理剂加量(锌盐、钾盐、磷盐)和煅烧段最高温度的正交交互作用影响,并进行金红石型钛白粉制备过程中盐处理煅烧工艺正交优化试验,检测所得样品的消色力、蓝相、亮度和粒度,并用SEM、TEM对煅烧样品进行表征。最佳盐处理煅烧条件为:锌盐加量0.30%,钾盐加量0.60%,磷盐加量0.12%,煅烧段最高段温度850℃。该条件下,所得金红石型钛白粉样品的消色力、蓝相、亮度值分别为1713、3.07、96.88,粒度为0.28μm。盐处理剂之间、盐处理剂与煅烧强度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9.
《钛工业进展》2005,22(2):29-29
中国科学院网站2005年2月16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与江苏太白集团在钛白粉技术开发合作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合作开发的钛白粉表面处理新工艺对金红石钛白粉进行表面包覆处理,改善了钛白粉的白度、消色度、分散性和耐候性,能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等行业,提高了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双方建立的钛自粉后处理技术开发平台、钛白粉应用平台,开发了全国钛白粉行业第1套年产500t的后处理装置.为今后新品研发、工艺改进提供了1个放大试验的平台,有效降低了工业试生产的风险,形成一整套产业化研发生产链,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谈中国氯化法钛白粉工业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钛白粉即二氧化钛 ,是白色之王 ,重要的化工原料 ,主要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纺织、造纸和油墨等工业 ,与国民经济紧密相关。钛白粉消耗量的多少 ,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高低。先进国家每人每年的钛白粉消耗量在 1.0 kg以上 ,世界平均每人每年消耗量为 0 .45 kg,而我国仅为 0 .0 4kg。钛白粉主要有两种晶型 ,为锐钛型和金红石型。其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 :硫酸法和氯化法。硫酸法可以生产锐钛型和金红石型产品 ,而氯化法只生产高档的金红石型产品。硫酸法主要以钛铁矿为原料 ,近年来开始使用酸溶性钛渣做原料。氯化法以天然金红石、高…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南京钛白公司钛白粉总产量7.4万t,总产值8.65亿元,锐钛型钛白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折合为标准煤,下同)为825.26 kg/t,金红石型钛白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 170.63 kg/t。2014年1~6月份,公司钛白粉总产量3.67万t,总产值3.63万元,锐钛型钛白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817.79 kg/t,金红石型钛白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 166.23 kg/t。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口碑颇佳的老牌钛白粉企业。2008年公司5万t/a硫酸法钛白粉环保搬迁改造项目  相似文献   

12.
从包覆成膜时热力学所决定的包膜量以及工艺本身引入的盐分对包膜量的影响出发,分别探讨了TiO2表面包覆致密SiO2膜的最小包膜量与最大包膜量;同时进行TiO2表面包覆不同量SiO2时实验样品的酸溶性、吸油量、消色力、白度等性能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TiO2表面包覆致密SiO2适宜的包膜量.  相似文献   

13.
提高钛白粉油分散性的几种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金红石钛白粉产品油分散性判定方法的分析,结合硫酸法金红石钛白生产工艺特征,探索并实践了几个关键工艺环节对油分散性提高的影响,对金红石钛白粉油分散性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钛铁矿固相酸解和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红石矿资源的逐渐枯竭,钛铁矿已成为钛白粉生产的主要原料.目前我国钛白粉生产主要采用硫酸法.试验考察了攀枝花钛铁矿固相酸解和浸出条件.用80%~85%浓硫酸、在酸矿质量比(3.0~3.5)∶1条件下酸解矿石,然后在液固体积质量比6∶1条件下用水浸出90 min,Ti和Fe浸出率都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刘婵 《钢铁钒钛》2019,40(1):57-61
研究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硅对锆铝包膜的金红石型钛白粉包结料进行表面处理,通过高温保温后考察钛白粉的白度变化来分析不同种类有机硅对钛白粉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有机硅对钛白粉颜料性能和应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基团对钛白粉的热稳定性、吸油量、分散性等颜料性能,以及分散性和遮盖力等应用性能影响的对应关系不同,而有机硅的种类和功能基团的不同对钛白粉的白度和亮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碱法钛白粉清洁生产工艺中硫酸钛溶液的制备及水解。硫酸钛溶液制备过程中,通过试验及MATLAB拟合,确定了硫酸质量分数、原料用量与硫酸钛溶液质量浓度及酸度系数(F值)间的函数关系;水解过程中,考察了水解温度、酸度系数(F值)、硫酸钛质量浓度对水解的影响。在优化水解条件下,钛水解率达90%以上,制得的偏钛酸在高温下煅烧可得到金红石型和锐钛矿型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17.
SiO2和Al2O3在TiO2表面的成核包覆与成膜包覆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崔爱莉  王亭杰 《化工冶金》1999,20(2):178-181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TiO2表面包覆的机理和工艺条件,分析了TiO2成膜包覆与成核包覆的动力学控制因素,并提出了TiO2与包覆物之间的微观结构模型。实验研究了对TiO2进行硅、铝二元包膜的过程,二氧化然在浆液中的等电点为3.6。PH=10左右有最大的Zeta电位,有利于颗粒分散,硅酸聚合速度研究表明,pH=9 ̄10时硅酸聚合速度降低,有利于形成均匀致密的膜,因而最佳包覆pH值为9 ̄10。从XPS谱  相似文献   

18.
《有色设备》2005,(3):9-9
由北京天之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一种钛白粉替代产品———TCA复合钛白颜料,日前已经完成中试和应用实验,通过了由北京市科委组织的省部级鉴定。该产品是一种具有二氧化钛颜料性质的硅铝酸盐———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其材料颜料性质与钛白粉接近,其金红石型产品光学稳定性与金红石型钛白相同,制造成本仅为钛白粉的50%。使用TCA复合钛白粉制备涂料,可以取得与使用钛白粉相同的技术性能,并能较大幅度地降低涂料成本。在塑料、造纸、油墨、橡胶等利用钛白粉物理性能的场合应用该复合材料代替钛白粉,可以起到改善应用产品性能和降低成…  相似文献   

19.
以低浓度工业钛液为水解原料,通过自生晶种热水解硫酸法工艺制备出金红石型颜料钛白。考察底水量、加料速率和熟化时间对金红石型钛白粒子形貌、粒径分布及颜料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粒度测试、SEM、XPS、TEM及颜料性能测试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的水解操作条件为底水量22%、加料速率8.3 r/min和熟化时间30 min,所得金红石型钛白粒度适宜、粒度分布较窄,颜料性能优良;水解条件对颜料钛白性能影响顺序为:底水量加料速率熟化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二氧化钛的产品性能,以硅酸钠作为包膜剂,利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二氧化钛初品进行了致密的二氧化硅包膜。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分析了样品的物相结构,并研究了包膜过程中钛浆料浓度、pH值、浆料温度和硅的含量,对其白度、光泽度和吸油量的影响。得到包覆硅氧化物的优化工艺条件为:TiO2浆料的浓度为166.67g/L,pH值为10,温度为70℃,硅的比例占钛的1%。经过硅包膜的样品的白度、吸油量和耐候性等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