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指导ABC     
大部分学生把写作看成是头疼的一件事,大抵看来,原因如下:一是学生缺乏观察并积累作文素材的能力,无话可说;二是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使学生思路受限制,没有自主权,处于被动地位;作文远离生活,学生没有实际感受,作文成了无米之炊;三是说写没有好好结合,相互脱节,学生不能进入写作佳境.针对以上问题及我班的实际情况,在作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的莫过于作文课.许多学生为了完成这两周一次的作文费尽心思、七拼八凑,不知所措.归结起来,作文教学主要面临着三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学生的畏难心理,他们往往谈"写"色变,缺乏写作的欲望;第二是"写什么"的问题,许多学生表示没有东西可写,即使搜肠刮肚,也无计可施;第三是"怎么写"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作文是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写作的过程不仅是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也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然而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这也是作文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语文作文教学中"写"的教学问题较大.因此,要大力改变当前作文教学中"写"的现状,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就应在自然中发现问题,扎根在语文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对症下药;教学生学会观察,仔细体会,指导写作;意在笔先,读为基础,摘记为妙;多就少改,鼓励为主,学生批改为主.  相似文献   

5.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的读书与理解书中内容的关系,其实,这一方式用于作文教学指导,同样是妙招.这里说的读有三个层面,一是教师读好的文章;二是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三是让学生读评语.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中,最使我们农村语文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作文教学。初中生普遍存在怕作文、厌作文的心态。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知识面不广,教师的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不起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在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中,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如何做好作文教学呢?笔者从贴近生活,表扬为主、读写结合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是教师在课的准备以及课堂教学中必须考虑到的一个因素.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达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的关键.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一是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在新知识的生长点展开讨论;二是把学生参与活动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三是把学生参与操作活动和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是目前,我们农村学校普遍存在学生无东西写,写不具体,空谈,文短无味.要搞好作文教学,让学生爱好作文,教师首先要爱好作文,有理论还要有写作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作文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话题作文是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内容.为了让教师系统地开展话题作文教学,让学生对话题作文写作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本论文提议先从审题和命题两个方面剖析话题作文的写作.  相似文献   

10.
灵感是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的契机.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灵感火花:一方面要求教师会设计,会布局、会创造;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积极配合、潜心思索、善于捕捉.让学生走进生活寻找写作素材,准确捕捉"灵感火花";加强生活体验,让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真正达到磨刀不误砍柴工.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写作教学长期以来十分关注训练学生的文笔,强调文字优美,富有诗意,抒情性强,从历年高考选取的作文优卷中就不难发现这一取向.为应付考试,学生们埋头背诵优秀习作,拼凑成文;捏造雷同的"感人"故事,为文造情;堆砌古人事例,千篇一律;套话般的开头结尾,如出一辙.长期模式化的写作训练,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厌倦.写作脱离生活,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想写,而且写出有实际内容的作文,美国的实用化写作教学也许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是当前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写好作文,要积累素材,品读美文;精心设题,激发兴趣;体验真实,关注生活;观察生活,精巧构思;锤炼语言,多多写作;评价及时,注重修改.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写作最主要的是学生个体生命在客观外界促发及教师的培养催育之下,与其内心精神世界产生碰撞发生共鸣,从而激发写作冲动,所以,写作的本质只能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精神活动,是学生展露心灵、发扬个性的精神活动.学生习作中的"假、大、空"以及成人腔很大程度上是应试教育背景下作文教学的产物,应试作文模式扼杀了学生对生活深入的思考,使学生把严肃的作文当成随意涂抹的玩物.因此,个性化写作还要从作文教学入手.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课程的总目标中也指出:学生能根据日常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语文教师要把握规律,讲究方法,真正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怎样进行作文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认为迫切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写什么",二是"怎么写".而解决这两个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积累材料和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15.
英语写作近年来分值不断加大,并随着新课程改革及新教材的出现,更加重视学生的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同学们和老师对此提高重视.但是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在一朝一夕,要靠我们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不管是从我们平时的写作,还是中考试卷写作分析看,都普遍存在许许多多问题,学生的作文得分率很低.从学生的作文分析来看有这样几点不足:一、字母书写不规范,标点符号用错;二、单词拼写错误;三、时态把握不准;四、语法错误;五、语句生硬.缺少衔接等.这些错误都是一些基础知识,体现同学们的基本的素质和能力.我曾就同一篇文章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去写作,结果初一的一部分基础扎实的学生虽然很少写作,但是比那些经常练习写作,但基础差的初二、初三的学生写得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提高写作主要在于基础知识的提高,它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功夫重在平时.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老师怕改作文,改作文犹如"移山",费时费力,效果却并不明显的现象,所以作文教学中写作文花费时间多,写作次数少和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是老师在训练时从文体、立意、谋篇到遣词造句面面俱到,且字数一般不得少400字.大多数学生完成这样一篇作文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相似文献   

17.
写作能力的高低,一贯以来都被专家学者视为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标准.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都极重视"写",各种形式的训练,为写而写,为练而练,学生们非常辛苦,甚至产生了对写作的恐惧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对于这段话的解读,教师是否注意到了"乐于"二字呢?的确,我们教师要致力于打造快乐的课常,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体验写作,才能真正落实课标的要求,夯实学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学习的有效与否取决于兴趣,缺乏趣味被动的学习往往事倍功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每位教育者不必忽视的.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我们每位教师共同探讨的话题.从而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快乐有效的学习.特别是初中的作文课,应该如何激发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写文章,历来是困扰写作课的重要问题.兴趣可以使灵感再升华,可以使写作思路畅通无阻,兴趣足遇到困难时坚持下去的主观动力.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一定要激发学生的真情,逐渐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使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积于胸而后流于笔端,下面我就初中作文如何培养并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由于政治课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和特殊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充分体现其特殊地位和作用.但现实中学生对此学科无兴趣,其原因除学生认识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教师问题.本人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教师要从如下三方面着手:(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学生的情感资源;(二)利用信息资源必须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用"字上下功夫;(三)要充分运用好新闻材料这一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20.
农村初中新课改作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阅读量太小,教师的指导存在着偏差,学生缺少写作的兴趣和足够的生活积累.教学时用情感搭建想象的空间,用感悟充实想象的空间,用个性拓宽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