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2, 6-二氟氯苯为原料,经过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溴代反应生成3-氯-2,4-二氟溴苯。以收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L16(44)正交试验,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2, 6-二氟氯苯与NBS物质的量比为1∶1.09、2,6-二氟氯苯与浓硫酸物质的量比为1∶15,反应温度为0℃,反应时间为4 h。最佳反应条件验证实验显示,产品收率高达90%。  相似文献   

2.
以对甲基苯硫酚为原料, 通过硝化、还原、重氮化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4-甲基-2-羟基硫酚。考察了重氮化过程中NaNO2用量、硫酸浓度、反应温度以及水解时硫酸浓度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 最佳工艺条件为: NaNO2与4-甲基-2-氨基硫酚的摩尔比为2.10∶1, 硫酸浓度为3 mol/L, 反应温度为3 ℃, 水解时硫酸浓度为6 mol/L, 此条件下4-甲基-2-羟基硫酚的产率为71.2%。  相似文献   

3.
以溴化-1-J基-3-甲基咪唑离子液体和1-丁基-3-甲基-1H咪唑四氟硼酸盐室温离子液体作催化剂,由正丁醇和苯胺反应合成对-正丁基苯胺,在室温下2种离子液体可以催化合成对-正丁基苯胺,作为一种绿色催化剂,离子液体在烷基化中有较大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4.
汪碧容  石林 《非金属矿》2011,34(2):8-10
对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体系的热分解反应进行了研究.应用热力学方法对体系的6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进行了计算,按反应方程式的比例,对不同温度下的焙烧产物测定其钾溶出率,并进行了XRD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该体系适宜的物料配比为n(KAS6):n(CaSO4):n(CaCO3)=1:1:14,主要物相为:K2SO4、C...  相似文献   

5.
MoO3和Sb2O3混合物与NH3通过程序升温反应制备电极材料,用XRD和SEM方法表征反应产物。SEM表明,电极成膜物质为纳米晶体。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材料制备的电极具有典型的电容性能,经Sb改性后的γ-Mo2N复合电极“准电容”的比容量提高近1.6倍,在酸性电解液中有优良的电化学活性,循环伏安测试在-0.4V之后极化程度小,电位下降趋势明显减缓,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储能材料。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1,3-二(3,5-二甲基毗唑)-2-丙醇(Hdpzhp)-1,3-二(3-甲基-5-对异丙基苯基毗唑)-2-丙醇(Hmipdzhp)-1,3-二苯并三氮唑-2-丙醇三种配体(Hdbzhp);通过熔点测定、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等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
以甲苯为溶剂,在Lamoreaux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与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反应产物St-SiO经1H-NMR分析,表明产物为α-加成产物和β-加成产物的混合物。通过1H-NMR对α-加成产物和β-加成产物的比例进行了计算。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和Si-H/C=C摩尔比对β-加成产物和α-加成产物比例的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40℃~80℃),Si-H/C=C比例的降低(4:1~4:4),产物中β-加成产物占主要成分并逐渐增多,α-加成产物相应减少。利用Chalk-Harrod机理对异构体产物形成过程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以热力学计算为手段,研究了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热分解体系产物的形成过程。研究表明,在富CaO区域,通过固相反应将优先生成2CaO.SiO2、2CaO.Al2O3.SiO2,且随碳酸钙的增加,反应产物最终向2CaO.SiO2和3CaO.Al2O3转化。根据这种趋势可得出,钾长石-硫酸钙-碳酸钙热分解体系的最佳的物料配比为:钾长石CaSO4∶CaCO3=1∶1∶14。  相似文献   

9.
以甲苯为溶剂,在Lamoreaux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与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反应产物St-SiO经1H-NMR分析,产物为α-加成产物和β-加成产物的混合物。通过1H-NMR分析结果对α-加成产物和β-加成产物的比例进行计算。随着反应温度升高(40~80 ℃)和Si-H/C=C配比降低(4∶1~4∶4),产物中β-加成产物占主要成分并逐渐增多,α-加成产物相应减少。利用Chalk-Harrod机理对异构体产物形成过程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0.
以AlCl3和Al(NO3)3-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草酸铵为添加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出超细球形Al(OH)3颗粒.通过SEM和粒度分布手段表征了产品的形貌和大小特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l(OH)。颗粒呈球状且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0.85μm.同时对球形颗粒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制备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3Dmine矿业软件在某矿建模过程中的应用,总结了在建立三维模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王梅  张建民  王宇飞  肖海红  黄为 《煤矿开采》2005,10(6):16-18,24
矿井三维信息管理对煤田的有效科学规划和安全高效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矿山管理和生产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依托“大柳塔煤矿三维信息管理决策系统”项目,面向煤田的有效科学规划和安全高效生产,针对煤矿的生产、安全与管理的特点,以矿山专业软件M icro-m ine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V isual C++和数据库技术,以各种地质、测量、采矿工程数据为基础,以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地质建模技术为手段,初步开发了具有真三维特点的煤矿生产管理信息系统CoalM iner3D。系统有助于指导矿区的科学规划、资源管理、安全生产、辅助决策等,也为国内的其他矿井提供信息化建设的样板。  相似文献   

13.
基于3DGIS的城市规划区三维数字景观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城市规划设计数据,在IMAGIS中建立了城市规划区三维数字景观。对于IMAGIS中无法建立三维模型的复杂地物,采用3DSMAX和IMAGIS相结合的方法来建立三维模型。在空间数据和属性挂接后,实现了三维空间查询和分析。该方法建立的城市规划区三维数字景观可以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环境监测等各种领域。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新的远程无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将目前的3G与3S技术进行集成,利用3G提供的高速无线访问技术,3S提供的高清遥感影像,以及全球定位和相应的服务平台,实现远程的监控、监测。系统具有操控方便、无人值守、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实时观测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三维真实感的图形技术是科学计算可视化、电脑动画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三维G IS是G IS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它最基本的技术便是三维可视化技术。结合应用实例,讨论了JAVA 3D技术的一些概念,及其在三维图形制作上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国内外矿井通风三维可视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3DVent三维通风软件中Hardy-Cross迭代法的原理,详细阐述了破圈法求独立回路的步骤。以某矿山的实际通风系统为例,建立三维通风系统模型,实现了通风网络解算和解算结果的三维动画模拟。  相似文献   

17.
刘云  盖俊鹏  刘颖 《矿业工程》2009,7(5):58-60
介绍了利用3DMine软件分层建立了矿山地质三维模型,实现了地质模型的动态显示与基本三维分析功能.该模型可广泛应用于测量、地质和采矿等工作中.  相似文献   

18.
周翔  王林江  谢襄漓 《非金属矿》2012,35(2):39-42,4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层板中Al3+摩尔分数x值(x=nAl3+/(nAl3++nMg2+),其中x值为0.29~0.6)的MgAl-NO3-LDHs化合物,研究了Al3+摩尔分数对MgAl-NO3--LDHs层间域环境的影响.XRD分析表明,当x从0.6降至0.29时,MgAl-NO3--LDHs的结晶度逐渐提高.LDHs的层间距随x值减小而增大,NO3-由x为0.6时的与层板平行排布,变为x为0.29~0.5时的与层板呈倾斜排布.晶胞参数c随着x值的减小而增大,晶胞参数α、沿(003)晶面垂直方向上的晶粒尺寸D003和沿(110)晶面垂直方向上的晶粒尺寸D110受x值变化的影响较为复杂.FT-IR分析表明,在高x值(x为0.4~0.6)时MgAl-NO3--LDHs中NO3-基团的红外活性增强,而在低x值(x为0.29~0.33)时其红外活性减弱.  相似文献   

19.
简述三维勘探技术意义,三维地震与二维地震的比较,从野外数据采集、室内地震资料处理、地震资料的解释、利用三维资料认识地下构造,阐述了三维地震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三维GIS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并评述了三维GIS的相关发展情况。从三维空间数据的获取、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三维空间数据库、三维可视化表达4个方面对三维GIS技术的描述。最后总结了目前三维GIS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