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资源监测管理业务主要包括全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监测及站网建设、相关业务培训及科学研究等工作,编发《北京市水资源公报》和《地下水动态简报》. 地下水监测是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的有效途径.北京市水文总站主要利用现有的885眼监测站网(729眼人工监测井和156眼自动监测井)数据,通过整理分析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状况,参与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同时,每年对北京市各区相关人员就地下水监测的理论、方法进行技术培训和业务经验交流,为更好地推进北京市监测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其中包括葫芦岛水文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批复,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41处地下水监测站,监测站均为遥测站。文中主要对监测井的施工方法做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陈苑 《广东水利水电》2011,(7):55-57,77
由于雷州半岛地下水的超量开采,超采区的中、深层承压水形成大范围的区域性水位降落漏斗,局部出现地面沉降,现有的地下水监测站网的结构和功能难以满足对地下水动态监测与评价的需要,因此,结合已有的地下水监测站网,在类型区划分、开采强度分区和站网分类的基础上,优化调整为国家级、省级、普通、水质与开采量基本监测站网,对于防止水文地...  相似文献   

4.
如何建立经济实用,科学可靠的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是地下水自动监测站网建设中首先越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辽宁省地下水动态监测站网建设的实践.对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通信方式的选择、信息流程的设计、监测设备的配置以及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地下水环境分层监测和专项监控网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地下水开采的增大和越来越突出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原有的地下水监测网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现详述了在过去3年里整合北京地区多家单位地下水监测网的过程。其中,由822眼监测井组成的区域监测网,主要在丰、枯水期对平原区4个含水层组进行监测。由360眼监测井组成的污染源专项监控网,每季度监测一次。新的监测网额外增加了21项有机指标,实现了对地下水环境1∶50000精度的立体监测。介绍了该监测网的运行模式和最新监测成果。  相似文献   

6.
邯郸市2016年设立地下水自动监测站268处。为实现自动监测站逐步取代人工监测站、自动监测站和人工监测站数据的有效衔接,采用差值和比值两种对比方法,以埋深和水位两种形式对邯郸市平原区深、浅层地下水的人工监测站数据与自动监测站数据进行折算系数计算、分析,为地下水自动监测站和基本监测站的资料衔接,提供科学可靠的折算系数。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采用水位折算系数法,深层地下水采用埋深折算系数法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呼和浩特市地下水监测站网的现状、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的监测井密度还有所欠缺的情况和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对呼和浩特市地下水监测站网做好服务提出了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南京市地下水资源量、开采情况及分布特点,分析相关规划前后地下水监测站网特点和站点布设情况,对规划后南京市地下水监测站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规划后南京市地下水监测井布设密度得以增加,自动化监测方式得以一定程度的落实,解决了监测方式落后、站点不便管理等问题;规划后,南京市地下水监测站点依然需要在站点布设、监测层位、监测项目、监测方式上增设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温)监测站,以便更好地为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昌吉州地下水监测现状,以改善地下水监测条件,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全面、客观地反映地下水动态变化为目的,从自动化监测站的选取、设备安装、自动监测和传输、信息处理等方面,对昌吉州地下水自动化监测网建设的布局、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山西水利》2011,27(11):19-20
地下水作为战略储备资源,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1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山西省地下水动态长观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积累,1990年全省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网建设已初具规模,在水位、水温、水量、水化学的测定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制度规范。截至2011年底,全省基本监测井780处(其中专用井168眼,自动监测井133眼),统测井2 400处,控制面积达31 980 km2。地下水动态长观也由单纯的观测变为监测和管理并重,其提供分析成果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环境提供科学、准确的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