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硫化亚铁材料,对该材料进行了XRD、SEM等材料表征,并作为负极材料组装成锂离子电池进一步分析其电化学性能、循环稳定性等性能特征,结果表明球形硫化亚铁材料具有两个充放电平台,分别对应两步嵌/脱锂反应;在不同倍率条件下,硫化亚铁材料表现出库伦效率的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锂化产物硫化锂的低导电率有关。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4):979-984
综述了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和碳纤维、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多孔碳四种碳材料的性能以及其在锂硫电池正极中的应用,并探讨了碳材料原位掺杂非金属(C、N、O、B等)和复合各种金属化合物对材料的导电性和对多硫化物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对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提出非金属掺杂多孔碳材料复合金属化物作为锂硫电池正极碳材料来降低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以及反应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进而提高锂硫电池性能。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和碳纤维、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多孔碳四种碳材料的性能以及其在锂硫电池正极中的应用,并探讨了碳材料原位掺杂非金属(C、N、O、B等)和复合各种金属化合物对材料的导电性和对多硫化物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对锂硫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提出非金属掺杂多孔碳材料复合金属化物作为锂硫电池正极碳材料来降低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以及反应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进而提高锂硫电池性能。  相似文献   

4.
对锂与锰酸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将磷酸亚铁锂与镍钴锰酸锂按照一定质量比混合后得到复合正极材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复合正极材料进行了表征。发现该复合材料结合了磷酸亚铁锂和锰酸锂的优点,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陈泓舟  褚晓东 《当代化工》2014,(11):2366-2369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兼具安全性好、容量高且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目前最具潜力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其较低的电子导电率及离子电导率等缺点也十分明显。主要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身的性能,包括倍率性能、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高低温性能方面分析了其实际应用于动力电池的潜力,以及结合国内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情况简述了目前国内外磷酸铁锂产业化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一次粒径和二次粒径对LiFePO4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次粒径和二次粒径对磷酸亚铁锂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等分析了材料的一次粒径和二次粒径。将材料装配成扣式电池进行一系列的电化学特性测试,分析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充放电循环性能、氧化还原电位、阻抗等性能。研究发现一次粒径主要影响磷酸亚铁锂材料的放电容量、放电电位和阻抗,对材料的振实密度影响视其团聚程度而定;二次粒径对磷酸亚铁锂材料的振实密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锰酸锂(LiMn_2O_4)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工作电压高、成本低、环境友好和安全无毒等优点,是一种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是,由于Jahn-Teller效应引起的结构畸变,使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其循环稳定性差。针对其不足之处,众多研究者对其进行掺杂改性,以期改善锰酸锂的循环性能,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详细论述了近年来通过锂位、锰位、氧位掺杂和复合掺杂等离子掺杂来改善锰酸锂正极材料循环性能的方法。提出,采用阴阳离子复合掺杂来改善锰酸锂正极材料的性能,可在有效提高材料循环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容量,被认为是提高锰酸锂综合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及镍钴锰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特点,以及负极材料,电解液等方面各种材料的行业发展情况。途述了锂离子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和电解质材料六氟磷酸锂的合成方法,及各种合成方法的特点。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复合型硫化亚铁清洗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油罐中硫化亚铁自燃的原因,传统上预防硫化亚铁自燃的方法,以及复合型硫化亚铁清洗剂的清洗机理,详述了具有代表性复合型硫化亚铁清洗剂的性能和特点,并对将来硫化亚铁清洗剂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高温稳定性较好、循环性能良好、环保等特点,已成为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由于磷酸铁锂电导率低及锂离子扩散速率慢等缺点,制约其在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因此主要从包覆碳材料对磷酸铁锂进行表面改性、对磷酸铁锂进行掺杂、制备亚微米或纳米级的磷酸铁锂或制备特殊形貌的磷酸铁锂3方面进行综述,分析改善磷酸铁锂性能最优的方法,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单斜结构的磷酸钒锂[Li3V2(PO43]材料与其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3.0~4.8 V)、良好的离子迁移率和优良的热稳定性,是一种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大功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结构特点及其充放电机理。磷酸钒锂的常用合成方法有碳热还原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及流变相法等,着重阐述了磷酸钒锂的不同合成方法对所制备样品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总结了不同合成方法的改进方法,以改善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电子导电性和锂离子扩散系数较低的问题。最后,针对磷酸钒锂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该材料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指出需要优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改善材料的颗粒形貌、提高电子导电率和扩散系数等,进而改善材料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和充放电性能等;需要改进制备流程、提高实验的安全性、简化反应流程和减少制备成本等,以实现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2.
磷酸铁锂因稳定的橄榄石结构、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安全、无污染,比容量高、电压平稳等优点,成为目前应用广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本论文简要介绍磷酸铁锂结构、合成方法、物质性能和化学性能,对比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简单水热反应制备磷酸铁锂前驱体,并结合后期热处理过程制备了镁离子掺杂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表征了镁离子掺杂磷酸铁锂的成分、形貌和结构。元素分布结果证明镁离子均匀掺杂在磷酸铁锂材料中。通过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等方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镁离子掺杂后的磷酸铁锂材料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0.1C放电比容量为 160.1 mA·h/g)和优越的倍率性能(20C放电比容量为77.2 mA·h/g),同时减小了极化和电荷迁移电阻。这条合成路线是提高水热法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橄榄石型磷酸铁锂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环境友好、循环寿命长和工作电压稳定的特点。近年来,随着CTP技术、刀片电池技术等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磷酸铁锂的商业化程度得到了大幅提高。但磷酸铁锂存在电子导电性较差和离子扩散系数低的缺陷,严重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容量,因此开展磷酸铁锂制备工艺和性能强化研究对磷酸铁锂的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比了磷酸铁锂电池与其他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差异和发展现状,系统总结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制备与强化的改性方法及相关研究进展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制备与改性技术,特别介绍了我国磷酸铁锂纳米化、离子掺杂、碳包覆等改性技术和水热合成、溶胶—凝胶法等磷酸铁锂制备技术,阐明了改性技术有利于进一步改进电池电化学性能,以适应混合动力汽车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风能、太阳能储能设备等对锂离子电池要求。基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发展前景,提出了我国传统磷化工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对接新能源材料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磷酸锰铁锂具有能量密度大、安全性好、成本较低等优点,被认为是磷酸铁锂理想的升级品。但是,磷酸锰铁锂较低的电导率和Li+扩散系数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介绍了磷酸锰铁锂材料性能,总结了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溶剂热法等合成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碳包裹、纳米化及形貌控制、离子掺杂等改性策略,指出磷酸锰铁锂材料应具有一个合适的锰铁原子数量比;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氧化钴锂(LiCoO2)、氧化镍锂(LiNiO2)相比,橄榄石结构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安全、环保、比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高温特性好等优点,被誉为最具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长的循环寿命、优良的高倍率放电性能、高的放电平台、大的能量密度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能,也使得磷酸铁锂成为高功率动力电池正极的首选材料。但是,磷酸铁锂也存在电子电导率相对较低、锂离子扩散系数小、振实密度不高、低温特性不好等缺点,因而制约着它的应用和发展。从磷酸铁锂结构、性能、制备和改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磷酸铁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邓凌峰  陈洪 《广东化工》2009,36(9):167-168,170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豹新型锂盐一双乙二酸硼酸锂(LiBOB)研究的成果。介绍了双乙二酸硼酸锂的合成方法、组成与结构、化学和电化学性能及其与结构的关系。并重点综述了LiBOB电解液的导电性研究,对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的稳定性研究,与其他锂盐在锂离子电池中混合使用的性能研究等。总结了LiBOB的优缺点,指出了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梁莉  李琪  乔庆东  李萍 《无机盐工业》2007,39(9):9-11,19
镍酸锂具有比容量高、污染小、价格适中、与电解液匹配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较有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它合成困难,循环稳定性差。近几年来一些研究人员从合成方法、掺杂改性等方面对镍酸锂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介绍了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镍酸锂的结构特征、电化学性能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的电化学研究者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酸锂的合成及稀土掺杂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稀土掺杂对镍酸锂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对镍酸锂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橄榄石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有原料来源丰富、价廉、无毒、环境友好、理论容量高、热稳定性和循环性能好等特点,有望成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综述了高温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微波合成法、水热合成法和共沉淀法制备磷酸铁锂的方法.并详细说明了磷酸铁锂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等表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