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高比例风光发电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使得5G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规模化应用成为必然,但配电网业务多样性对5G切片部署策略提出了挑战。针对配电网多业务场景下5G切片部署问题,构建了切片部署成本模型和时延模型;提出了基于成本惩罚函数和时延惩罚函数的成本时延联合优化算法,该算法通过惩罚函数,将切片部署成本和业务无线接入时延对部署策略选择的影响进行量化,通过自适应系数融合两种影响;根据配电网业务终端的接入情况制定切片部署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在满足配电网业务传输时延要求的情况下,切片部署效益较时延最优算法平均提升了48.7%,能够为5G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规模化应用和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5G网络切片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技术,能够保障网络服务质量.网络切片技术的性能和安全是当前5G网络的研究热点.通过分析警务系统的业务需求,基于5G独立组网(5G SA)网络物理节点资源和链路资源以及带宽和时延参数计算网络切片的安全隔离评估值;利用优化的粒子群算法(SecPSO)将网络物理链路资源利用率和网络收益作为适值函...  相似文献   

3.
该文研究面向电网业务质量保障的5G 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的资源调度机制,以高效利用低频段蜂窝通信系统内有限的频谱和功率资源来兼顾电力终端传输速率和调度时延、调度公平性,保障不同电力业务的通信质量(QoS)。首先,基于URLLC的高可靠低时延传输特性,建立电力终端多小区下行传输模型。然后,提出面向系统下行吞吐量最大化的资源分配问题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步求解,分别提出基于定价机制与非合作博弈的功率分配算法和基于调度时延要求的改进比例公平算法(DPF)动态调度信道资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资源调度方法能在保证一定传输可靠性和公平性的条件下降低电力终端调度时延,满足不同业务等级的QoS需求,与已知算法对比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通信系统具有通信时延长的特点,适用于GEO卫星长期演进(LTE)通信的资源调度算法非常重要。为提升星上资源分配的高效性,基于可变最大加权时延优先(M-LWDF)算法,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参数和应用层参数的跨层调度算法。该算法在MAC层从数学角度推导,提出权重更大的时延判决因子及在应用层根据业务优先级不同引入Q因子。仿真结果表明,与M-LWDF算法相比,不同业务情况下,跨层资源调度算法减小了通信时延,提高了系统吞吐量,但公平性能略有下降并增加了复杂度。  相似文献   

5.
铁路的关键业务包括铁路调度通信业务和铁路列车控制业务,只有完善5G专网集群通信技术方案才能为数据共享与业务通信提供支持。因此,文章提出需要综合分析VoLTE技术、MC技术等集群通信技术,利用这些技术解决了铁路5G专网集群通信系统架构、优化了集群通信技术方案,旨在对铁路行业5G专网通信的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铁路通信系统丢包问题,采用最大权重优先算法和最大权重时延优先算法对延时改进,提出基于延时吞吐量算法(DT-MLWDF),找出接近阈值的最大度量业务;然后利用比例算法均衡最大度量业务的吞吐量和数据传输,降低业务丢包率,解决车地实时性(RT)和非实时性业务(NRT)数据的同步传输问题。以往调度算法侧重于商业LTE技术,改进算法是在铁路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仿真结果显示,在阈值范围内增加时延,可以有效地降低丢包率。  相似文献   

7.
电力应急通信系统为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现场实时直播提供重要通道保障。在重点研究5G切片等关键技术及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结合电力应急通信业务需求,对5G技术在电力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提出一种基于5G技术的电力应急通信网络架构解决方案,并从架构特点、业务流向、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应用架构的优势,该解决方案提升了应急现场在直播多个高清画面时的可靠传输能力,满足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对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将MIMO-OFDM应用于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技术中,提出一种基于MIMO-OFDM的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技术。首先对5G通信系统的认证模型进行构建,以通过物理层对5G通信网络进行安全认证。基于MIMO-OFDM系统制订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方案,方案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加密发射端,另一个方向是解密接收端,以实现5G通信跨层安全传输。通过对比实验验证该技术的接收者误码率低于现有技术,实现了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9.
认为5G传输承载网是支撑5G业务的基础。针对新的业务需求,提出了低成本城域波分、高精度同步、低时延传送技术、Flex E切片技术以及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等新技术,以应对5G对传输承载网的传输能力、设备性能,以及智能管控的挑战,从而满足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5G确定性网络是目前产业界正在积极推动的全新工业通信技术。为了逐步实现确定性传输,3GPP引入了时间敏感通信技术,与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技术相比,进一步在时延抖动和时间同步方面对5G网络进行了增强,从而实现端到端的时间敏感通信服务。介绍了时间敏感通信技术特点和标准进展,时间敏感通信技术以时间敏感网络与5G网络融合的网络架构为基础,通过精确时间同步机制提高时间同步精度,通过服务质量和调度增强机制降低业务时延、提高传输可靠性,通过以太网头压缩技术提高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1.
许世泓 《移动信息》2023,45(9):27-29
和4G相比,5G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度更快、通信更安全、容量更大。基于SPN的5G传输业务主要涉及3个方面,分别是无线业务、企业业务、家庭业务。在业务处理工作中,以ITU-T分层网络模型为基础,可以为IP网络传输、CBR网络传输和以太网的综合数据信息传输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从总体框架来看,SPN网络架构由3个层次组成,分别是切片分组层(SPL)、切片通道层(SCL)、切片传送层(STL)。文中简单分析了SPN的5G传输网络规划,希望能为网络规划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基于公安340 MHz频谱资源,通过5G新技术的公安宽带无线通信专网系统,进行网络架构,系统功能,系统性能,典型应用的研究,对促进对公安无线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系统架构、典型应用的发展和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5G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对移动通信安全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从5G应用场景出发,分析了新场景下的主要应用特点和面临的安全挑战,阐述了5G网络安全需求和5G安全技术架构,从安全认证、隐私保护、切片安全、终端安全等几个关键领域对5G安全技术和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从技术架构、部署理念、应用需求三方面总结了5G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公众移动通信网的集群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公众移动通信网的集群通信系统PTOS的体系结构,其基本原理是:在控制和管理层面,利用智能网的思想和体系结构对群组通信进行管理和控制;在资源层面,使用语音板卡提供的多方会议和混音功能实现群组的实时多方通话.首先介绍了PTOS的软硬件体系结构,然后对其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如多点控制模块设计、软硬件可靠性、应用层消息路由、跨板卡的会议等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本系统的商用前景和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警用无线通信由窄带向宽带化演进已是势在必行,通过宽窄带融合的方式实现警用无线通信系统的平滑演进已成为主流共识。利用多媒体融合通信平台实现宽带系统与窄带系统的互联互通,利用双模同号、宽窄互通加密等关键技术延续窄带用户拨号习惯,保证宽窄系统间语音传输的安全性。搭建宽窄融合通信实验局实现了宽窄融合的多类型业务应用,为我国公安的专网通信宽带化演进提供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5G网络的逐步商业化推进环境下通信运营商面对的需求、业务和挑战到通信运营商的网络安全责任。基于对网络安全构架和业务特征化的安全布局进行分析,重点对5G网络业务切片下的网络安全管理进行了安全策略差异化分析,着重提出了网络安全布局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军事网络管理需求的不断变化,现有的军事网络管理架构已经不适应军事通信网络管理要求。在分析军事通信网络及其管理需求的基础之上,比较分析现有网络管理架构,提出了一种分区、分级、分层的协作式管理架构。应用总线式通信架构保障多种网管信息交互模式,采用资源信息模型、网络信息模型和业务信息模型实现对网络信息统一描述,通过门户技术和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实现网管服务集成和界面统一展现。  相似文献   

18.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technology in 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5G) networks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its application in vertical industries,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models of "patching" and "plug-in" have hindered the effect of AI applications. Meanwhile, the application of AI in all walks of life puts forward requirements for new capabilities of the future network, such as distributed training, real-time collaborative inference, local data processing, etc. , which require "native intelligence design” in future network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ve intelligence in the 6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6G) net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5G intelligent network challenges and the “ubiquitous intelligence” vision of 6G, and analyzes the technical challenges of the AI workflows in its lifecycle and the AI as a service (AIaaS) in cloud network. The progres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AI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in various industry organizations are summarized. The end-to-end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for native AI for 6G network and its three key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proposed: quality of AI services (QoAIS) based AI service orchestration for its full lifecycle, deep integration of native AI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native AI and digital twin network. The directions of future research are also prospected.  相似文献   

19.
TETRA Security     
TETRA is a digital trunked radio standard for the private/professional mobile radio (PMR) market. BT's Airwave service, a nation-wide mobile radio service designed to serve the needs of the police and other public safety organisations in England, Wales and Scotland, is based on TETRA and the inherent security of TETRA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servi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security mechanisms in TETRA and the various security services that are delivered using them.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5G网络对传送网需求分析及技术标准出发,将提高线路传输速率、提升系统传输容量、软件定义光网络、光网络模块的新型应用、光网络安全保障等5个方面作为超高速传输技术的探讨方向,旨在满足5G时代大带宽、高容量和低时延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