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国栋  刘阔  倪炯  陈胜阳  徐强  强志民 《给水排水》2023,(4):113-117+123
供水管网漏失是城镇供水管理面临的重要挑战。基于管网独立计量区(DMA)的流量特征来评估管网漏失是目前常用的技术,但不同地区管网的运行状况与用户用水模式不同,漏失评估技术参数的设置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分析不同地区DMA的流量特征对漏失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我国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四个地区共计91个DMA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流量时变化、流量月变化、最小夜间流量(MNF)出现时间等流量特征,发现各地区DMA流量特征呈现出不同的规律;采用MNF与日均流量(F)比值(MNF/F)、单位户数与单位管长MNF分布等方法评估了DMA漏失情况,认为综合考虑这三个指标可对DMA的漏失状况做出更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管网水力模型的独立计量分区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管网漏失和水质稳定性是影响供水安全的重要问题,科学合理的独立计量分区(Discrete Metering Area,DMA)管理,可以辅助漏失点定位,控制二次污染.根据北京市某区实际监测数据,开发了供水管网水力水质模型,并应用建立的模型针对该区分析了不同DMA方案的可行性,确定了优化的DMA模式.  相似文献   

3.
供水管网模型在区域计量分区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供水管网实施区域计量分区(DMA)管理是城市管网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对提高供水系统的管理水平、提高供水效益、优化管网运行以及减小管网漏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以JM市为例,应用供水管网模型模拟分析手段,科学划分区域规模和边界,对分区方案进行计算,验证其可行性,规避DMA引起的管网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城市供水管网漏失控制科学分区方法,提出了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分区方案以及减压阀最优调度方案,通过实现城市供水管网压力最优化控制,从而降低爆管事故发生率,降低供水管网背景漏失,为供水企业的安全供水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区域供水管网DMA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区域供水管网规划阶段引入DMA(District Meter Area)理念,根据自然条件并结合管网布局情况,探讨管网分区原则;在给水管网建模基础上对DMA规划方案进行评估。通过模拟计算,本规划方案能满足该区域供水安全要求;通过费用分析,在规划、设计前期实施DMA技术,可有效节省建设成本。避免在现状管网中实施分区造成的不便,为提升供水管网规划及设计水平,提高供水企业管网的管理和运营水平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供水管网漏失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已有的管网检漏技术都是针对干线管道或支线管网而研发,不适用于终端管网,充分考虑供水终端管网的运行特点后,首次提出了一种定量计算与定性判断相结合,大漏失与微小漏失联合监控,单点可扩网络化,技术可行且经济可行的终端管网止漏失技术,并进行了止漏失仪研制及现场测试,可有效防止自来水漏失,减少因管网漏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防范漏失引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在供水终端管网在线检漏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物联网技术进一步开展供水终端管网水能高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供水终端管网水质在线检测技术研究,以及供水终端管网运行状态在线监控及预警系统开发,进而全面推进供水终端管网智慧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管理在供水企业中日益得到重视和加强,以某市供水管网独立计量区域(DMA)为例,提出管网更新改造投入较多,回报期较长时,可采取精细化压力控制策略来降低漏损,如控制管理复杂的小区,可采用固定输出压力控制法,再采用精细化调压,并提出了精细化的分区管理模式来解决管网漏损问题,以降低漏损率、减少爆管事故、延长资产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给水管网实测计量小区(DMA)的夜间流量数据进行解析,可以及时获得近似的真实漏损数值。利用大频率、高精度的夜间实测流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夜间不同时段DMA流量近似满足正态分布,其最小值近似接近真实漏损。根据某案例凌晨2∶00-4∶00夜间最小流量数据,采用置信水平95.5%、置信区间(μ-2δ,μ+2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μ-2δ表征剔除异常值后的DMA最小流量,可以消除实测数据的误差和干扰影响,来得出小区的真实漏损水量。这种方法可减少对用户夜间用水估计产生的误差,也可便利地通过流量设备进行现场计量,从而快速评估DMA的夜间漏失水平  相似文献   

9.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水量漏失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水管网渗漏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量损失的主要因素,供水管网漏失不仅对供水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也造成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导致供水渗漏的原因很多,本文通过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过程中供水管网水量漏失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工程管理过程中水量漏失问题的对策,以保障工程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越来越多的国内供水企业开展了DMA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DMA建设和运行技术管理规范,导致基于DMA的漏损控制难以取得预期的理想效果。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近年来开展了DMA建设和运行全流程技术管理研究,介绍了DMA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技术标准,阐述了DMA运行的主要内容、漏损控制量化考核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并对下一步研究思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