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围绕甘肃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从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现状着手,分别从政策支持、标准化工作现状、标准制定与实施等方面分析了甘肃省乡村治理标准化实践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治理标准化体系构建设想,为后续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李国兵 《中国标准化》2023,(23):122-126
标准化可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规范、技术、指南,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探讨农村人居环境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科学发展。本研究从农村人居环境标准化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人居环境标准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标准化作用认识、突出技术规程标准、增加标准体系内容、依据地方特色研制标准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视角下,分析我国农村生活设施建设、管护现状和标准化现状,确定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标准化对象.在此基础上,分层次、分类别地构建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着手,解析了乡村旅游标准化的概念,进而从政策环境、标准研制、标准化试点和标准化技术组织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乡村旅游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乡村旅游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推动乡村旅游规范化发展提供相应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理标志产品是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标准化在支撑地理标志产品发展中发挥着基础保障和引领作用。本文通过对泗水地瓜产业的标准化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厘清了标准体系的建设思路,提出了泗水地瓜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框架,并对标准体系的动态优化完善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括了我国乡村人才发展现状及乡村人才振兴的相关概念,深入分析了乡村人才振兴标准化现状和存在问题,从科学构建标准体系、加快标准研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推进我国乡村人才振兴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基于研究国内有关政策法规及云南省实情,梳理乡村生态振兴领域标准化建设现状,初步构建生态振兴标准体系,分析标准现状并提出标准制修订建议,从标准体系构建和具体标准制定层面对乡村生态振兴进行探究,对助推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21世纪最炙手可热的一种旅游方式,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建设,既是完善旅游市场体系、提升旅游业整体服务质量的需要,也是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这是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在分析温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旅游标准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温州市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的路径,论述了温州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本文基于政策法规研究以及山东省实地调研,系统梳理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领域标准化建设现状,初步构建起了乡村振兴标准体系,并提出标准制修订的方向,为全国乡村振兴标准化建设探索经验,为从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研究和管理的人员提供标准化方面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覆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诸多方面,其在运行中暴露出的标准化建设缺失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依照"认识本质—总结内容—提出困境—搭建体系"的标准化研究脉络,通过政策、实践与理论的分析,指出了美丽乡村标准体系建设应包括村容村貌整治、特色产业发展、健全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和村务管理建设等内容。针对现有美丽乡村标准体系研究存在的体系繁复、灵活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包含综合通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和村务管理结构的美丽乡村标准体系,为宏观政策向具体化、精细化方向的延伸提供可操作和可量化的标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覆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诸多方面,其在运行中暴露出的标准化建设缺失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依照"认识本质—总结内容—提出困境—搭建体系"的标准化研究脉络,通过政策、实践与理论的分析,指出了美丽乡村标准体系建设应包括村容村貌整治、特色产业发展、健全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和村务管理建设等内容。针对现有美丽乡村标准体系研究存在的体系繁复、灵活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包含综合通用、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和村务管理结构的美丽乡村标准体系,为宏观政策向具体化、精细化方向的延伸提供可操作和可量化的标尺。  相似文献   

12.
阐述遂昌县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做法、成效、启示,以期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交流。 遂昌"标准体系+6个子体系+核心标准+项目推广"为核心的工作模式,将标准化运用于农村电子商务、村级便民服务、村监会、乡村旅游、乡村保洁、特色农业等方面,利用有限资金实现乡村建设成效最大化,打造了标准化、模块化、可复制的标准化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13.
李昂  文武 《中国标准化》2023,(5):150-153
地理标志产品是乡村振兴的有利抓手,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与标准化是地理标志长期发展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地理标志产品新农寒富苹果品牌建设与标准化的现状,分析了品牌建设与标准化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标准体系、培养品牌意识、完善产业链等建议,以期助力新农寒富苹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分析了农业观光服务及其标准化现状,构建了农业观光服务标准体系,并提出了农业观光服务标准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我国美丽乡村标准化现状进行梳理,并结合铜陵市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工作,充分利用标准案例,论证了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的必要性,从覆盖面、时滞性、配套性、实用性等方面分析了现有标准存在问题,从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乡村振兴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那么,乡村振兴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完善乡村振兴标准体系完善乡村振兴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客观反映乡村振兴进展的指标和统计体系,把建立评估考核标准体系作为检验乡村振兴成效的衡量尺度和手段工具,反映了以标准化助力"三农"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对新时代乡村振兴标准化提出了全新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数字乡村建设是筑牢乡村振兴基础的必然举措。标准化作为一种普适工具,对数字乡村建设有支撑、引领的作用。本文以长泰区数字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为例,通过分析标准化需求,提出长泰区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框架构建思路,旨在为我国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GB/T 32000-2015《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为依据,调查研究卓尼县部分村庄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其不足,提出指导性建议,为甘肃省美丽乡村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构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的解读,本文对全国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将视角锁定在云南省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在总结云南省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建设现状、特点以及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全省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构建框架,并对现有乡村旅游标准与待建标准体系之间的差距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云南省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与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0.
标准化体系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尚未完善,在标准覆盖范围、有效供给、国际化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发展问题,亟需结合社会需求,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技术先进、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的发展现状,研判了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新时代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面向2025年和2035年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的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研究建议,加强健全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增加新兴服务业态的标准有效供给、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的标准体系系统衔接、夯实标准化人才基础、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以期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