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回顾了我国小氮肥的由来,分析了小氮肥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简要论述了目前我国氮肥行业格局,并结合我国2012年氮肥行业运行情况及我国"十二五"新建尿素项目,对我国"十二五"末期氮肥行业格局等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氮肥基础产能向西部煤炭资源地转移、煤头大型装置对行业的主导是中国氮肥行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阐述目前我国氮肥行业的基本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提出小氮肥行业今后的主要任务,尤其对小氮肥企业、科研部门、设计部门分别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3.
孔祥琳 《小氮肥》2007,35(1):1-5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和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第4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小氮肥第13次技术经验交流会”,目的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氮肥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这次会议还有着格外重要的历史意义,就是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第4次会员代表大会将根据氮肥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和政府对行业协会工作的要求,拟撤销大中氮分会和小氮肥分会两个分支机构,今后协会将不再以小氮肥和大中氮肥名义组织会议了(除小氮肥工业诞生50周年活动外)。在小氮肥企业和大中氮企业早已难以定义、规模界线早已交叉模糊的实际情况下,再把氮肥企业分成这两个类型已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小氮肥自身的发展壮大,使“小氮肥”这一名称成为历史,这是一篇光辉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是中国武汉化工工程公司(化工部第四设计院)原院长。文章总结了我国小氮肥企业的生产管理经验,虽是1984年所写,但至今对全行业仍有普遍指导意义。小氮肥企业在我国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987年我国小氮肥生产的企业有1045家,共生产合成氨1064万吨,约占全国合成氨总产量的54%。近年来,各厂在加强管理、降低消耗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全国小氮肥行业1986年还亏损3亿元,到1987年却净盈利7.67亿元。我们相信:只要大家狠抓技术进步,切实加强企业管理,我国的小氮肥行业必将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支农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田守国 《氮肥技术》2003,24(3):48-50
原料市场的形势迫使小氮肥行业尽快掌握劣质煤造气的技术,冲破劣质煤造气的技术难关是小氮肥行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小氮肥行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已具有一定规模,但随着近几年煤炭市场的变化与农民用肥观念的变化,小氮肥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能耗高、工艺落后是制约我国小氮肥工业发展的最大思想束缚,特别是以白煤为原料的生产厂家,由于对煤质煤种的要求比较高,也是制约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原料煤的加工与利用、造气新技术的推广等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7.
全省小氮肥行业,1988年实现利润总额为9550万元,百元投资积累13.55%,接近全省化学工业的平均值14.59%。是1980年时0.56%的24.2倍,最大的小氮肥企业临猗化工总厂和和顺化肥厂其百元投资积累高达24.3%和47.7%,小氮肥行业投资大、效益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小氮肥工业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它为支援农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小氮肥行业生产的合成氨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谁都无法否认这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小氮肥能否与大中型氮肥行业相竞争而长期共存,互为补充;小氮肥要采取怎样措施才能达到上述目的,诸如此类问题是小氮肥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合成氨不同原料路线的生产原料成本,回顾了氮肥行业型煤制气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小氮肥行业采用型煤制气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行性,阐明了推广型煤制气技术的迫切性和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传统煤头为气源的中小氮肥行业不断进行着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应用大量行之有效的创新成果,在单体生产装置能力提升,生产厂家数量缩减的情况下,行业的整体产能增加,吨氨耗能下降。中、小氮肥已成为行业生产的主力军,占据氮肥产能总量的70%以上。中、小氮肥之所以能够在市场经济风浪中长存不衰、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节能降耗减排技术的不断实施,以节能提高经济效益,以成本优势占据市场,抗风险能力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召开2010年氮肥工业工作会议,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充分分析氮肥行业的实际状况,讨论并提出了《氮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初步意见,要求实现3个转变。  相似文献   

12.
余良骥 《化肥工业》1996,23(4):6-10,45
自1990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化工部在小氮肥行业推广“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技术以来,全国已有460多家小氮肥厂实施了此项技术。1992年3月,化肥司又制定了《小氮肥“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改造考核验收标准》。但盯法一部分厂与蒸汽自给达标要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本文就工艺技术和生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84年我省小氮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创出了历史较好水平,开创了小氮肥生产新局面。产量进一步增长。84年1~11月份共生产合成氨88.32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17.8%,比83年同期增长19.8%,生产氮肥59.16万吨,完成年计划的117.0%,比83年同期增长20.2%。合成氨和氮肥产量分别提前一个多月完成了国家计划,全年合成氨产量超过95万吨,创出了我省小氮肥生产史上最高水平。利润大幅度增加,84年1~11月份,全省128个小氮肥企业中,盈利企业125个,盈利额8381.4万元。亏损企业只剩下三个,累计亏损额38.7万元,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净盈利8342.7万元,比83年同期增长73.4%。全  相似文献   

14.
小氮肥行业热管换热器应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小氮肥行业热管换热器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该行业热管换热器研究与开发的前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小氮肥生产工艺和装置,经历了近50年的风雨磨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期间凝聚了几代“小氮人”的心血和智慧。今天“小氮肥”的符项经济技术指标,特别是在节能降耗方面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全国化肥(工)行业都处于领先水平,而占据小氮肥生产总能耗60%的造气装置的技术创新更烛首当其冲,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6.
1 怎样看待小氮肥的四十年小氮肥从工艺到产品都是世界各国没有的,完全是中国式的,是从中国这块土地发芽、生长、壮大并结出丰硕的果实。怎样对待小氮肥?小氮肥从诞生那天起,在中国就有争论。我认为有争论是好事,表明大家对小氮肥都很关心,争论的结果是小氮肥形成了近2000万t的合成氨能力,确确实实撑起了中国氮肥工业的半边天,这件事给了我们很多启迪,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11 各级领导都很支持小氮肥,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12 “争论”是小氮肥发展的一个推动力。有“争”就有“论”,有矛就有盾。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从这个…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小氮肥工业的产量占全国氮肥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生产形势越来越好,一九八二年上半年实现了全行业扭亏为盈。贯穿在全厂各生产环节中的水的处理,不但直接影响着化肥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影响着全面节能和安全生产。小氮肥的给水概括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1.生产原料用水水是小氮肥生产的直接或间接原料,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小氮肥行业节能技术发展很快,运行较好的企业从能耗、成本诸方面,敢与中氮厂抗衡。从能耗角度讲,有相当一批小氮肥已低于中氮肥。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能耗大户——煤气工段能耗高。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小氮厂煤气炉操作温度比较低,一般在400℃左右,降低...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小氮肥发展方向甘金振(广西西江氮肥厂,贵县537100)全国小氮肥发展30多年来,虽历经艰难曲折,但在我国化肥行业中始终保持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化学工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在市场经济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它能否生存和...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各项技术革新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小氮肥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中变串低变,2260造气炉改造等许多项目已在全行业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为落实化工部“九五”抓好化肥工程的要求,有利于小氮肥企业依托现有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措施的推广应用,根据近年来小氮肥行业的经验,提出造气、变换,合成等技术革新措施十条向小氮肥企业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