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含水量对压实粘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直剪试验,研究了含水量对压实粘土的抗剪强度的影响,并从土体结构与土中基质吸力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作用机理。试验表明,随压实含水量增大,粘土的抗剪强度降低,粘聚力随压实含水量增加并非单调变化,其曲线型式类似于“”型,内摩擦角随压实含水量增加大体上是减小的;压实粘土浸水饱和后抗剪强度和粘聚力则显著降低,且压实含水量越小的土体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因饱和引起的抗剪强度和粘聚力损失越大,内摩擦角受浸水饱和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针对鲜少研究黏粒含量对粉土地震液化的影响机制,首先抽象得出了粉土概化模型:砂粒、粉粒等刚性颗粒组成了粉土的骨架结构,黏土矿物为片状颗粒填充于骨架孔隙之间,通过微元受力分析得出:粉土中的粒状颗粒受到支撑力、接触摩阻力、胶结力及孔隙水压力等作用,土体的抗剪强度来源于接触摩阻力、胶结力。分析了粉土液化性能、动孔隙水压随黏粒含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黏粒含量增加,粉土的抗液化性能增强;动孔隙水压初期受黏粒含量影响较小,中期随黏粒含量增加,增速变大。黏粒增加对粉土抗液化效应(表现为黏聚力增大)大于其促进液化的效应(表现为动孔隙水压增大)。  相似文献   

3.
含水率对重塑红黏土反复抗剪强度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黏土性质的稳定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抗剪强度作为红黏土强度特性之一,与红黏土的稳定性密切相关。为探究含水率对红黏土反复抗剪强度的影响,以山西长治地区的重塑红黏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反复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竖向压力时,随着剪切次数的增加,抗剪强度减小并趋于稳定值,第2次剪切达到抗剪强度时对应的剪切位移小于第1次剪切时的位移,稳定剪切时对应的剪切位移大于第1次剪切时的位移;抗剪强度与含水率呈负线性关系,且抗剪强度为土体的真黏聚力,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施加竖向压力后,抗剪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利用抗剪强度表达式拟合得到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其中黏聚力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通过真黏聚力计算得出新的内摩擦角,2种分析方法得出的内摩擦角基本接近且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减小幅度逐渐增大。定义黏聚力差异指数比来研究真黏聚力与黏聚力之间的差异,分析得到黏聚力与真黏聚力的差异指数比在0.75~9.96之间,当含水率为19.5%时黏聚力差异指数比达到最小。利用所建立的相关经验公式,能够为红黏土地区矿山岩土勘察、设计和开挖过程中土性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非饱和Q2原状黄土的破坏形式、变形、强度和屈服特性,采用SJ-1A型三轴剪力仪改造的非饱和土三轴剪切试验测试系统进行了5组非饱和Q2原状黄土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非饱和Q2原状黄土在三轴条件下,呈剪切破坏,破裂角一般在55°~61°;非饱和Q2原状黄土在低围压下呈剪胀性,在高围压下呈剪缩性;随着围压增大,应力应变曲线由软化向硬化发展.此外,通过εv-q/p关系曲线可以较好的确定非饱和Q2原状黄土在各围压下的屈服应力(py,qy),且研究发现随着围压的增加,屈服偏应力qy与屈服球应力py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5.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开采过程中,孔隙比为影响浸矿效果和矿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探索不同孔隙比下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强度特性变化,选取6组重配比的稀土矿样,对不同孔隙比矿样进行了直接剪切实验,探讨孔隙演化对矿体抗剪强度的作用规律,揭示孔隙比对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不同孔隙比非饱和稀土矿对应着不同的剪切强度,基于试验数据发现剪应力与剪位移呈"类抛物线"变化,并建立了孔隙比与抗剪强度指标的关系模型.机制分析认为,随着孔隙比的增大,结合水膜效应逐渐弱化,粒间接触点数目也随之减少,使矿体抗剪强度减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干熄焦炉的热震性及其对斜道区耐火材料的影响,开展了热震试验,并对干熄焦炉内换热情况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表明,牛腿砖试样经历的热震温差越大,热震次数越多,其抗折强度损失率越大;干熄焦的工况变化会引起斜道出口风温波动,发生热震现象。对干熄焦炉进行三维建模,当从底部均匀进风时,干熄焦炉内部的流场呈现非均匀趋势,在靠近出口一侧循环气体风量较大、速度较快、温度较低,而远离出口一侧循环气体风量较小、速度较慢、温度较高,两侧最大温差为653 ℃。干熄焦炉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加剧了热震现象。为提高干熄焦炉耐火材料尤其是牛腿砖的使用寿命,应稳定操作,减少工况波动,以减少干熄焦炉内热震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工程活动产生了大量的边坡,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有效地解决这类灾害,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植物护坡技术的研究。植物护坡技术是利用植物根系与土体之间的紧密缠绕,起到提高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强边坡浅层土体稳定性的作用。论文着重从植物根系的分布、根径大小、根数和土壤含水率、干密度等方面总结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变化,分析了植物原状土与重塑土的抗剪强度特性之间的差异性,并简要论述植物加筋理论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研究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8.
水性聚氨酯和膨润土是2种性质不同的固化剂,分别单独固化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山浸矿场地边坡土壤,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抗剪强度,但此2种固化剂使抗剪强度提高的影响因素不同。为提高固化剂固土的利用效果,将水性聚氨酯与膨润土按不同比例混合,重塑含水率为17.09%的浸矿场地边坡土样,土样在相同室内环境下养护3 d后进行快剪试验。结果表明:当控制膨润土比重不变,增加水性聚氨酯比重,黏聚力显著提高,内摩擦角变化较小;当控制水性聚氨酯比重不变,增加膨润土比重,黏聚力变化较小,内摩擦角先增后减。对比19种不同配比实验结果,当m(碳酸氢钠)∶m(水性聚氨酯)∶m(膨润土)∶m(水)=1∶15∶12∶100时,内摩擦角与黏聚力均达到最大值,该混合比例的固土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应用RYL-600岩石剪切流变仪对长沙市某边坡砂卵石土试样进行剪切流变试验,分析砂卵石土的剪切流变特性。试验表明正应力越高时,能够引起砂卵石土试件发生剪切流变破坏的剪切应力也随之增高。砂卵石土剪切流变在低于长期抗剪切强度的应力作用下,表现出黏弹特性;在高于长期强度的应力作用下,表现出黏弹塑性。应用五元黏弹性模型与VR黏塑性模型串联得到的黏弹塑性模型对砂卵石土全程流变曲线进行模拟,将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验证了新模型具有正确性和合理性,这对砂卵石土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炜  周律敏  熊力  薛正良 《钢铁》2015,50(7):38-42
 为了避免和减轻SS400含硼钢连铸坯表面裂纹,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SS400含硼钢连铸坯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获得其在650~1350 ℃范围内热延塑性和高温强度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SS400含硼钢连铸坯的高温强度较低,且其高温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SS400含硼钢的塑性区间仅在1 000~1 100 ℃温度范围内,该温度范围内试样的断面收缩率均大于90%;SS400含硼钢的低塑性区间较宽,第Ⅲ脆性温度区间为700~950 ℃,主要原因是硼在晶界的偏聚以及BN等第二相粒子在晶界析出后脆化晶界;局部区域的重熔也降低了SS400含硼钢在1 150~1 250 ℃温度区间内的塑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软启动的原理与运行特点,以及MCC控制柜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12.
模式飞剪的APC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延津 《钢铁》2002,37(10):60-64
介绍了不同于回转剪的模式飞剪,给出了模式飞剪APC系统的结构,推导出模式飞剪APC系统的控制算法及位置,给定信号产生原理及算法。绘出了模式飞剪与带钢行进中的路径波形,给出了APC系统实际的定尺精度等运行结果。带钢被剪端口光滑、整齐。该APC位置控制系统在本钢带钢剪切生产线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炉卷轧机生产线上用于切头、尾和分切的转筒式飞剪的二级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以TMEIC-GE的V系列PLC为控制核心,辅以热金属检测器完成飞剪的精确定位和剪切。文中着重阐述了飞剪的剪切循环和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4.
程知松 《钢铁》2004,39(3):27-28,60
就国内棒材倍尺分段飞剪两种运行模式常规分段和优化剪切分段作了详细分析,阐述了常规分段剪切原理、适用范围及其弱点,提出了精确优化剪切概念,采用实时预报分析下一根轧件的单位长度质量来精确计算下一根坯料轧出的成品总长,从而控制轧件分段长度及分段段数,并指出实现精确优化剪切的必要条件即坯料单根称重、轧件跟踪及二级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飞剪的基本形式,以及在型钢轧机生产线上剪切长倍尺的应用和优势,并且重点介绍了H型钢剪刃的孔型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鹏 《河北冶金》2012,(11):60-62,38
通过对双边剪目前存在问题的详细分析,认为引起双边剪剪切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夹送辊甩钢、剪刃不平行等因素,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调整夹送辊标高、平行度及轴承座平行度等改进措施,制定了调剪刃间隙标准,提高了双边剪的剪切质量。  相似文献   

17.
邱芳  张丽  姜巍 《冶金丛刊》2011,(6):35-37
宽厚板试样剪作为样品剪切及运送的设备,安装在定尺剪的下游。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钢板在传送链上打滑、滚轮磨损等原因,造成长度定位不稳定、长度过短等严重问题,难以实现有关技术功能规格以及生产控制的要求。因而准备对剪切过程定位控制功能进行改造,根据原有现场设备,优化了现阶段的控制方式。优化后的系统,满足生产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张彦  杨升  纪有礼  王全生  曾可  李海峰 《四川冶金》2011,33(1):43-45,52
本文详细介绍了倍尺剪电控系统的构成及控制技术.选用将T400工艺板直接装入直流SIMOREG DCMASTER驱动装置中这种控制结构,可以满足飞剪高速运算、高速反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宣钢连轧中型生产线为解决角钢生产倍尺分段时造成的剪切变形问题,对在线2#飞剪进行异型剪刃改造,实现了角钢无变形剪切。  相似文献   

20.
按工艺要求直接求解飞剪机构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冉  胡光华 《钢铁》1996,31(12):62-66
连杆类飞剪机的结构参数确定,普遍认为属于传统的给定轨迹的设计,本文不再给定轨迹,直接以工艺要求为目标,建立相关的定理,定义,使用优化方法确定机构参数,并以实例说明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